爭奪千億市場,生鮮電商迎來爭霸賽

4月21日,盒馬官方通過微博宣佈,盒馬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旗艦店主營全球時令生鮮蔬果,盒馬牌、盒馬工坊等,全國範圍最快次日達。


也在同日,生鮮新零售公司 “叮咚買菜”正式在北京展開服務,首批開設的18個前置倉,分佈在回龍觀、雙橋、青年路等社區,未來還將不斷開設新的前置倉達到全城覆蓋。


爭奪千億市場,生鮮電商迎來爭霸賽


同日,順豐發佈的《2020生鮮包裝解決方案》中提到,今年順豐將繼續以預處理中心為基礎化場景,聚焦重點生鮮產品,聯動產地政府及優質企業,打通生鮮全產業鏈條,解決生鮮產業痛點。

……


各大企業的一系列舉動表明,生鮮電商已然成為被人看好的行業之一。4月27日上午,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向全體員工發送內部信,表示未來五年,線上生鮮超市行業將進入快速成長階段,用戶覆蓋會從早期人群向主流人群普及,用戶滲透會從補充購買渠道向主要購買渠道升級,線上生鮮超市將成為主流人群的主要購買渠道。而這次疫情,更是放大了這個長期趨勢的速度和力度。


1、生鮮紅利期來了?


在疫情期間,網絡生鮮售賣地有多火爆呢?可以從下面這些數據看出來。2020年1月23日到2月23日 的《每日優鮮網購生鮮大數據》顯示,每日優鮮在此期間累計售出商品超20億件,累計售出蔬菜30735噸,優先小哥配送總里程2.124億公路。京東數據顯示,京東生鮮銷售同比增長215%,全國賣出了近15000噸生鮮產品,調味品、半成品銷量也分別上漲129%和142%。2月20日至3月4日,滋味生鮮整體銷量近13萬噸。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3月7日,蘇寧發佈開春大數據快報,蘇寧菜場訂單同比增長也超700%。由於需求急轉向上,傳統超市的線下流量也被瓜分,數據顯示,大潤發、永輝等傳統零售巨頭,線下客流減少了30%。據高鑫零售公佈其線上1小時到家服務數據顯示,2月份,大潤發線上生鮮平臺“大潤發優鮮”APP新註冊用戶數環比增長105%;歐尚的1小時達業務2月訂單量同比增長了5倍,業績同比增長了7倍,線上表現尤為亮眼。


爭奪千億市場,生鮮電商迎來爭霸賽


除了線上數據表現驚爆人眼之外,用戶方面表現也同樣令人震驚,甚至出現了一菜難求的情況。大量用戶為了搶到新鮮菜品,每天設定多個鬧鐘,早早起床等待平臺產品上線,否則不久產品就會出現灰色的“售罄”標誌,令人懊惱。結合數據和用戶反映來看,生鮮電商真的迎來自己的“春天”了。


在疫情之前,生鮮電商行業一直處於一種以補貼形式換用戶資源的狀況中,大多數人使用某一新平臺進行“薅羊毛”,平臺通過“被薅”把大量用戶積聚到線上,大多數用戶依舊習慣通過線下商超購買生鮮產品。但由於疫情的影響,人們體會到了線上買菜的便利性,而養成一個習慣僅需21天,所以很多人改變了消費習慣。目前不再是補貼時代,生鮮電商已經形成穩定了的客戶群,甚至以前習慣線下買菜的中老年群裡,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中。


據《宅家戰“疫”,一日三餐——每日優鮮網購生鮮大數據》的統計,在2020年1月23日到2月23日期間,每日優鮮40歲以上用戶增加了237%,此外,有90%的中老年新用戶跟兒女學會了下單,還有13%的用戶將“父母家”添加到了收貨地址欄。越來越多的中老年群體加入到這個平臺中,形成新的客戶群裡,生鮮電商行業從此從補貼時代真正地過渡到了用戶需求時代,紅利期到來了。


2、供應鏈成關鍵

用戶越多,流量越大,價值也就越大,生鮮電商賽道正在吸引更多的選手進入,甚至連中石化、步步高也開始進入這一市場。在生鮮這條賽道中,各家電商都有自己的模式。盒馬選擇做“開店+到家”模式,主要的業態就是盒馬門店;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為前置倉模式;而比如雲菜園,在到家買菜滲透率不高的濟南,用的是社區便利店模式;京東到家是平臺模式,類似的還有口碑+餓了麼、美團外賣等,供應商都是社會化商家。


但是,隨著競爭激烈程度的白熱化,單純的平臺已經不足以達到競爭頭部的水平了,美團買菜疫情期間由於銷售量激增,倒逼著其改變了原有的純平臺模式,原本主打社區化的生鮮電商,自身不參與供應鏈環節,但疫情防控導致物流不暢,很多生鮮蔬菜門店缺貨,為了保障供應,美團也開闢了直採模式,從產地拿貨,介入了供應鏈。所以,供應鏈是做生鮮必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生鮮供應鏈條非常複雜,供給、人力、物流等環節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其中必須要說到的就是物流運輸環節。


生鮮是易損品,所以冷鏈運輸尤為重要。有行業測算顯示,傳統生鮮電商的配送路徑是從城市冷庫經由配送站,進而送至消費者家門口,期間大多采用非冷鏈保溫,需要1-2天,生鮮損耗率在20%至50%左右。但是如果提高冷鏈運輸設施,就會降低損耗,但是冷鏈運輸設施投入需要成本,此時就要綜合考量成本與是否合適。如果可以在冷鏈運輸中,可以大量投入人力、物力,提高技術含量,那麼長遠看,勢必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除此之外,目前有的“生鮮賽道選手”在冷鏈運輸這部分則是直接運用前置倉模式。採用前置倉模式後,企業是將商品從城市冷庫房送至社區冷倉,也就是前置倉內,因而配送給消費者大多在1小時內。據每日優鮮數據顯示,其損耗率可控制到1%。這使得包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多個品牌將前置倉模式作為核心戰略,並逐步優化出不同賣點。


爭奪千億市場,生鮮電商迎來爭霸賽


但是前置倉模式雖然提高了配送速度,降低了冷鏈物流成本和損耗成本,但其高建倉成本、人工管理成本,以及盈利模式尚未打通,制約著該模式的發展。


疫情期間同樣大火的社區生鮮,則是以社區為入口,採用“預定製”需要用戶頭天提前晚上下單,第二天收貨,該模式的特點是中轉無庫存,然而缺點是缺少配送服務。


目前來看,誰能完美的解決供應鏈問題,誰就能在生鮮賽道中脫穎而出,這就需要生鮮電商企業要有足夠強大的技術驅動、優質供應鏈的打造和精細化的運營能力,去保證確定性。對於行業來講,現在也是充滿機遇的時代,疫情過後,大量用戶的出現代表著大量的商機,各種運營模式各有千秋,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改善,無論以何種模式運營,只要在促使行業進步、企業進步、讓客戶生活更便利就是有價值的。在生鮮這個賽道中,我們看到的是這種狀況。


3、爭奪千億市場 還需苦練基本功

生鮮配送是有時效性的,提高配送效率就是提高用戶體驗。徐正認為,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上生鮮超市將成為主流人群的主要購買渠道,行業也將由此發生三個質變:第一,從百億級別短跑的小組賽,到千億級別長跑的淘汰賽;第二,從破局於“最後一公里”物流,到決勝於“第一公里”供應鏈;第三,從上半場的拼模式,到下半場的拼內功。

徐正在內部信解釋說,現在,在全國不同城市級別、不同商業模式、不同組織基因的各種玩家中,一共有不到10家企業已經達到了百億規模量級,可以說是從過去百億級別小組賽中殺了出來。接下來從百億到千億的淘汰賽中,那些業務還不能實現盈利性增長的玩家,經營會越來越難。

這背後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方面,如果百億體量還不能實現盈利,就說明業務結構、業務模式、業務運營還有一些根本問題,基本上將來到千億規模也盈利無望。另一方面,從百億到千億的過程中,如果還是靠燒錢做擴張,以3-5年時間跑出3000億規模估算,如果平均虧損10%就是300億,這樣的資金消耗量也是大部分公司難以承受的。

的確,因此還需要各位“參賽選手”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盈利性增長的經營策略,步步為營。當然,隨著線上生鮮平臺逐漸升級為主流人群的主要購買渠道,用戶需求也會跟著一起變化,關注的痛點也會跟著變化,需求會從便捷性轉變為全品類一站購齊、優質優價、甚至是獨有性商品,行業發展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會從“最後一公里”物流轉變為“第一公里”的供應鏈。


因此接下來,玩家們要開始轉變思維,從上半場中拼模式的角色中抽離出來,進入到拼團隊、拼執行、拼效率、拼內功的下半場。就如平臺可以與高科技公司合作聯合對配送環節進行改進。如可以用大數據分析、計算配送路線,進行就近、最優化分配,提高人員配送效率;其次甚至可以發展無人配送、AI配送等。就好比在2003年“非典”中,人們發現了對物流配送的需求,經過這次疫情影響,人們也同樣發現了對智能物流的需求。當下疫情,也倒逼企業在信息化技術的道路上加快步伐,通過科技改善提高生鮮配送末端的配送時效,以提高客戶體驗。

當下,行業還沒有能夠真正“稱霸”市場的生鮮電商。就看在接下來的這場角逐賽中,玩家們如何超水平發揮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已不能再重走燒錢擴張的激進道路,而是需要精耕細作地提升盈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