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落葉(隨筆)

我在北方出生長大,在我的思維觀念裡,一年四季只有秋天樹葉才會落下,直到來了重慶才知道,南方的樹木有兩次落葉,一次在秋天,還有一次在春天。

說到春天,我們會把它與萬物復甦、生機勃勃聯繫起來。印象中,春天是不應該有落葉的,尤其在南方,四季如春,葉子難道不是爭先恐後地抽芽、發綠嗎?哪曾想到,當我朝樹下定睛一看,驚訝地發現,枯黃的樹葉鋪滿了整整一地。

我現在住的地方叫“黃桷坪”,因遍佈黃桷樹而得名。高大的樹木,嫩葉子在枝頭上長了出來。空中卻飄飛著老葉子,剛離開枝頭的老葉子,好像不捨得離開但又毅然決然離開,為了給新葉留一個生長的空間。紛紛揚揚飄落的葉子,黃黃的,如花、如雨,飄逸灑脫,超凡脫俗,讓人為之心動,似花非花,似葉如花,絕美!

真正留意到黃桷樹的落葉,是在一個雨後的清晨。霧氣籠罩著大地,我在往常的一條街道上走著,忽然,眼前一亮,平日不起眼的兩排黃桷樹,明黃一片亮色,在樹縫間,在半空裡,落葉飛舞著,像黃色的花雨,飄落在街道兩旁,地面積成黃色小溪,將水泥地面淹沒,落葉時而翩躚,時而翻飛,演奏著生命圓滿的舞曲。

我的腳步不自覺地停了下來,任落葉在肩頭滑落,在指尖溜過,沐浴著落葉之雨,聆聽著落葉圓舞曲,霧已悄悄散去,灰色的天空露出了陽光般笑臉。

站在樹下,一份思緒在靜靜地綻放。

我剛開始惋惜落葉竟眼睜睜地看著周圍芽兒拼命生長,然後擠走自己的位置,而自己只能墜下地來。當我俯下身撿起一片落葉放在手心,卻發現它與杜甫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裡的“落木”截然不同。

落葉在明媚春光的撫摸下,沒有千瘡百孔的傷痕,沒有缺水蜷縮的軀幹。落葉的氣息是離去,可這樣靜美的離去也是一種輝煌,儘管與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格格不入。

經歷過一年四季變換的老葉子,怕新葉子看到新世界的時候太寂寞,就選擇默默守護。等新葉子出生了,老葉子就化作春泥,為大地作出最後的奉獻,這就彷彿人間的接力賽。

聽這裡的老年人說,黃桷樹是有記憶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黃桷樹完全不需要年輪來存儲記憶。落葉帶著樹的記憶和溫度,滲入泥土裡,等待著下一年的輪迴。

一片落葉,解封一道冬的封印,釋放一個春的信號。有多少落葉凋零,就有多少春滿枝頭。正是落葉的奉獻,孕釀了春日的燦爛。由此來看,落葉締結了季節裡的春天。

看著落葉在春花爛漫的時候默默離開,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們最美的逆行者。如果說落葉是春日的一抹景色,那麼這些逆行者的背影,就是這個庚子鼠年最亮麗的風景。正是他們的奉獻與付出,讓我們見到了生命的春天。

黃桷樹下又飄落了一片葉子。我因春天的落葉而成為一片葉子,以後我也會是一片春天的落葉。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