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邹清林:用爱心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邹清林,男,汉族,1958年2月生,中共党员,郑州铁路公安局洛阳公安处南阳站派出所站勤警长,先后获评全国公安机关二级英模、爱民模范、全国人民铁道卫士、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最美警察”、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河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感动南阳2013年度人物、卧龙区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2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南阳邹清林:用爱心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邹清林护送走失的孩子回家  

  在警岗上,他坚守了27载,一路洒满爱心,27年始终如一,他帮助114名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孩子找到了回家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为旅客办好事,解难题,救助逃学离家出走的学生、流浪儿童,被车站周边的群众亲切地称为“热心哥”。他就是郑州铁路公安局南阳车站派出所民警邹清林。

  服务热忱抚平百姓揪心事

  3月里的一天,正在南阳火车站执勤的邹清林发现站前广场的台阶上,一个目光呆滞的小男孩,茫然地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邹清林意识到有问题,就走过去,和孩子聊起了天。

  男孩叫魏一男,今年九岁,家住南阳镇平县,因为上网玩游戏被母亲责骂,独自乘车到南阳市区找舅舅。

  可到了南阳,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舅舅的住址和电话,只能在火车站附近转悠。孤独无助的他怕遇见坏人,见谁也不敢说话,直到碰见邹清林这个和蔼可亲的“警察伯伯”。

  下班后,邹清林根据魏一男提供的家庭地址,连夜开着汽车往魏一男的家赶。

  当一家人心乱如麻的时候,邹清林把魏一男平安送到了家。急得要发疯的魏一男母亲看到孩子安全回来,“扑通”一声跪在了邹清林面前,连连磕头感谢恩人,措手不及的邹清林连忙搀起孩子母亲。

  警岗上,他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以自己满腔的服务热情,为百姓解心忧、化烦恼,让每一个迷失的孩子都能走在回家的路上,让每一个家长都无不为之动容。

  爱心灯火照亮孩子回家路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孩子没了下落,谁都会万分焦急。27年前,邹清林也遇到过如此烦心事,因为孩子在车站走失,费了不少周折。当邹清林及家人百爪揪心的时候,一位好心人将孩子安全送回。

  从警生涯中,邹清林没有忘记那份最暖心的回忆,他每时每刻都在以百般的热情暖百姓心、解百姓愁。他不断总结从警经验,得出了很多警示家庭避免发生悲剧的“金点子”。

  他在站区巡逻的时候,遇到带孩子的,或是用小喇叭提醒,或是面对面宣传教育。他制作的《爱心联系卡》,将相关案例、警示内容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印在上面,现在已经发放了三千余册。

  他利用送孩子回家的机会,与当事人及其家长面对面帮教,与当地村委会、学校等建立联系。

  他编制了“联络图”,将所有途经南阳车站的64趟列车乘警长手机号码,沿线各车站民警和南阳地区周边派出所、救助站的联系方式全部记录在册,方便及时为旅客提供帮助。

  转业从警27年来,邹清林视旅客如亲人,帮助旅客做好事不计其数。邹清林一直燃烧着心中的爱心灯火,照亮了114名各类走失、出走、流浪儿童的回家路。

  满腹热情把爱心进行到底

  南阳火车站地处焦柳线与宁西线的交汇处,日均发送旅客六、七千人,是个一等客站,也是豫西南地区的第一大客站。1988年,邹清林从部队转业,当上铁路警察,就一直在南阳站派出所工作。从那时起,他便怀着满腹的热情,帮助迷失的孩子,爱心的脚步从未停下过。

  “邹警官,我终于找到你了!”1月的一天,一个小伙子拿着一份《南阳日报》来到派出所,紧紧握着邹清林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报纸上报道一名警察的事迹,开始想,是不是您?我妈说,就是!没想到十二年过去了,您还一直在做着好事儿,了不起!”原来,小伙子是被邹清林曾经救助过的一名离家出走孩子,现在郑州上大学。

  那是1999年5月的一天,邹清林在南阳火车站广场执勤巡视时警觉地发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裹挟在人流中。邹清林对这位“特殊的旅客”足足观察了三十多分钟,“你和谁一起来的?你家大人呢?”

  男孩叫解海亮,家住南阳卧龙区,要去找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孩子不辞而别,家里大人一定急坏了,现在紧要的是先把孩子送回家人身边。”这是邹清林的第一反应。

  爱心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回家的路。二十多年来,邹清林不断奉献着一份爱与责任,他所救助的孩子,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有的已经上了大学,有的成为国家公务员……

  “只要我遇见,我就会把爱心进行到底,坚持做一辈子。”邹清林自豪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