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雞痘高發期 做好防控很重要!

導語:養殖過程中,棘手的問題非常多,但是需要我們有一雙愛發現問題的眼睛和一雙勤勞的雙手,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如果您的養殖過程中,有養殖問題,可以關注我,下方評論,點擊我的頭像去我的主頁私信我即可。

禽痘是家禽和鳥類的一種緩慢擴散、接觸性傳染病。特徵是在無毛或少毛的皮膚上有痘疹(皮膚性),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上形成白色結節(白喉型)。

雞痘的流行特點:病雞和帶病毒雞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是由脫落和碎散的帶病毒痘痂在空氣中散佈,經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庫蚊、瘧蚊和按蚊等吸血昆蟲在傳播本病中起到著重要的作用。蚊帶毒的時間可達10-20天,期間易感染的雞經帶毒的蚊蟲刺吮後而傳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兩季蚊蟲活躍季節最易流行。


近期是雞痘高發期 做好防控很重要!

臨床症狀:雞痘的潛伏期4-50天,根據病雞的症狀和病變,主要為皮膚型、粘膜型、混合型、敗血型四種病型,偶爾有敗血症。

皮膚型:雞痘的特徵是在身體無或毛少的部分,特別是在雞冠、肉髯、眼臉和喙角,亦可出現於洩殖腔的周圍、翼下、腹部及腿等處,產生一種灰白色的小結節,漸次成為帶紅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綠豆狀大痘疹,成黃色或灰黃色,凹凸不平,呈乾硬結節,有時和臨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乾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疣狀結節,突出在皮膚表面。該型雞痘輕微,無全身性的症狀。但在嚴重病雞中,尤以幼雛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慾消失、體重減輕等症狀,甚至引起死亡。產蛋雞則產蛋量顯著減少或完全停產。

粘膜型:雞痘的病變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粘膜表面,氣管粘膜出現痘斑。初為鼻炎症狀,2-3天后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種黃白色的小結節,稍突出於粘膜表面,以後小結節逐漸增大並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層黃白色乾酪樣的假膜,覆蓋在粘膜上面。

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膚和口腔粘膜同時發生病變,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敗血型:在發病雞群中,個別雞無明顯的痘疹,只是表現為下痢、消瘦、精神沉鬱,逐漸衰竭而死,病禽有時也表現為急性死亡。


近期是雞痘高發期 做好防控很重要!

剖解病變

皮膚型:雞痘的特徵性病變是局灶性表皮和其下層的毛囊上皮增生,形成結節。結節起初表現顯潤,後變為變為乾燥,外觀呈圓形或不規則,皮膚變得粗糙,呈灰白色或灰棕色。

粘膜型:禽痘病變出現在口腔、鼻、咽、喉、眼或氣管粘膜上。粘膜表面稍微隆起白色結節,以後迅速增大,並常融合成黃色、奶酪樣壞死的偽白喉樣膜,將其剝去可見出血糜爛,炎症蔓延可引起眶下都腫脹和食管發炎。

敗血型:雞痘剖檢變化表現為內臟器官萎縮,腸粘膜脫落,若激發引起網狀皮細胞增生症病毒感染,則可見腺胃腫大,肌胃角質膜糜爛、增厚。

診斷:根據發病情況,病雞的冠、肉髯和其他無毛部分的結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的白喉樣假膜就可做出初步診斷。

鑑別診斷:皮膚型雞痘易與生物素缺乏相混淆,生物素缺乏時,因皮膚出血而形成痘痂,其結痂小,而雞痘結痂較大。粘膜結痂較大。粘膜型雞痘易於傳染鼻炎混淆,傳染性鼻炎時,上下眼臉腫脹明顯,用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粘膜型雞痘是上下眼臉多粘合在一起,眼腫脹明顯,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

防治策略:

平時的預防措施:注意環境衛生,保持舍內空氣流通,及時排出舍內的氨氣,注意驅蟲、消毒,在雞舍周圍噴灑殺蟲劑,消滅蚊蟲。

免疫接種,方案一,用雞痘鵪鶉化弱毒疫苗在雞苗在雞翅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1-2針。

發病時的治療措施:病雞應及時隔離並採用一些對症療法,雞痘特效藥(格鬥散)、結合抗病毒藥物(獨敗),格鬥散拌料連用5到7天 ,讓雞痘快結痂、快脫落,防治細菌繼發感染,對大群雞應使用廣譜抗菌藥(杆立克),連用4天。

對於所有的禽病(雞 鴨 鵝等)問題,如果你有任何疑問,可以留言諮詢,一次諮詢對你養殖業永久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