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近日,武漢市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實施方案公佈。方案提出,要以保證“菜籃子”商品質量,提高城市品質、生活品質為根本,通過硬件建設標準化、功能設施完善化、長效管理精細化、改造投入常態化等措施,補齊短板、完善功能、強化管理、提升品質,實現農貿市場(菜市場)硬件設施和精細化長效管理同步提升,打造滿足人民群眾生活消費需求的現代民生市場。

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規劃改造提升農貿市場425家,政府將拿出2億元財政資金,對各區實施“以獎代補”,提高農貿市場業主和社會資金投入改造的積極性。全面對標上海,學習借鑑上海《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指南》《社區智慧微菜場建設工作方案》,結合商務部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標準和武漢實際,制定我市農貿市場(菜市場)升級改造標準。

既然是對標上海,先讓我們來看一看上海的菜市場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優秀基因?

甜園生鮮社區菜市場

這個時髦的菜市場是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1088弄愚園公共市集內的甜園生鮮社區菜市場,佔地210平方米。

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一樓有老麵館、耳光餛飩、山東水餃、泰康食品等老店,開業第一天,慕名而來的市民把小店包得裡三層外三層,在新店裡吃上新鮮的早餐和熱氣騰騰的餛飩,環境的提升,讓老闆和客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曾經盤踞在愚園路旮旯處的修鞋攤、裁縫攤和修鎖攤也在這裡有了一席之地。二樓的粟上海·社區美術館有一個彩虹長廊,它既是建築結構的一部分也是一個裝置藝術,設計師從海老的黃山畫作中提煉出中國傳統色彩,用現代手法重新演繹,致敬海老。展館內部活動場地可以舉辦沙龍活動、兒童手工課、藝術衍生品的展示和售賣,設計上用簡單的方法,設活動展架,擴大中央活動場地,適應多種功能。

這個菜市場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可以買到日常用品,網紅小吃,還可以和你的鄰居一起聊選購,這不僅僅只是一個菜市場的作用,更是鄰里之間的一個交流。特別是菜場所在的愚園路公共市集:既有油鹽醬醋,又有詩和遠方。

真如·高陵集市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新鮮的蔬菜瓜果,鮮活的魚蝦蟹貝,冒著熱氣的市井美食……無一不是菜場吸引我們的地方。位於真如的高陵集市遵循標準化菜場2.0規範對原有菜場進行改版升級在10個多月漫長的期待下於2019年12月底重新開業。

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一年後重裝歸來的它,搖身一變成為真如·高陵集市,還走起了民國風。一改菜場給人“髒、亂、差”的固有印象,經過重新裝修的高陵集市非常乾淨衛生;沒有難聞的味道、沒有瓜果蔬皮,把逛菜場都變成了一種享受。

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高陵集市集合了12個知名老字號品牌集合亮相,走進社區。讓百姓們品嚐到那份熟悉的味道,“匠人”精神更能體現“老字號”品牌的文化底蘊。長條凳,縫紉機,餅乾罐,收音機,都成為了菜場的展物,上海味道十足,處處都是回憶。

永年菜市場

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永年菜場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承擔著周邊“兩萬戶”的生活基本需要,這座菜場甚至並不需要變的“時髦”,而去迎合這個時代的“審美”。一間小而美的菜場“忽然閃現”,菜場里布滿小清新元素,由專業設計師全力設計,乾淨漂亮得讓附近阿姨爺叔讚不絕口!

蔬菜區、水果區、水產區、肉類區的劃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菜場上空被棉麻橫幅遮蓋,顯得非常文藝,設計師還專門為每類店家設計了專屬LOGO,燈光投射出的圖案,立馬抓住了眼球。賣豬肉的阿姨介紹:“這裡有臺高科技的溼垃圾處理器,每天可以將600斤溼垃圾轉成100斤幹垃圾”。

黎安集

黎安集,原黎安菜市場,建成於1994年,位於閔行區秀文路550號,總建築面積近15000平方米,近300米長購物步道貫穿於秀文路和黎安路之間。

全面對標上海!武漢花2億改造農貿市場

原木色和淺綠色混搭的門頭,巨大的天棚遮住雨水和驕陽,走進長達230米的通道里,中間頭一個攤位就是花鋪,儼然是中式建築中的影壁,不能一眼看到底,而要慢慢發掘驚喜。大到陳列道具、收銀工具,小到垃圾桶、門牌,都是統一採買,經營戶實現了拎包入住。其中蔬果店多為原木風,青翠的新鮮蔬菜放在竹編籃子裡,禽肉店則貼著白色瓷磚,統一安置半開放式冰櫃,閃亮的霓虹燈在店主背後閃爍。生鮮產品的異味?不存在。

上述的一些個案,只是上海諸多菜場一個側影,隨著城市更新、技術革新,更多的消費需求正在被逐漸滿足。根據規劃,武漢農貿市場將向“商超化”提升,在硬件設施達到標準化基礎上,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統一服務、統一品牌,同時提升功能佈局、智慧服務、管理水平,推動“互聯網+菜籃子”,引導市場與大型電商平臺合作,推進線上運營升級與線下硬件改造相融合,開拓數字化經營渠道,提升傳統市場品質與經營效能,希望能給武漢帶來新的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