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汪老头儿吹过的菜肴,才算你真的去过高邮

中国小康网讯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这两个日子非常神奇的连在了一起。地球是人类的故乡,书籍是心灵的故乡。把两个故乡联系在一起的人,是作家。

读一本书,看一座城。

在这个故乡之日连接的时节,搜城101特别推出一组“作家与城市”的系列,跟随他们的脚步,我们可以窥见大千世界的种种奥妙。

今年是汪曾祺先生的百年诞辰,高邮又热闹起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是为了去寻找汪味的高邮。

这样的高邮,是他所喜欢的。

0:00

/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settings, opens captions settings dialog
  • captions off, selected

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书香高邮 文明有我”高邮市第十三届读书节线上启动

吃过汪老头儿吹过的菜肴,才算你真的去过高邮

汪味高邮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底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颤悠悠的风筝在我们脚下飘着。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绕过去,我们看到的是鸽子青色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在散文《我的家乡》中,汪曾祺写到高邮,便情不自禁的夸道:“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高邮地处江苏中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痕迹,到秦始皇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城市历史已有两千余年。汉代这里设置郡县,到北宋时候,城河水系、城墙墙基、街巷体系得到发展并保留至今。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在大运河沿线58处遗产点中,高邮独占3处,其中盂城驿、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更是高邮独有的,淮扬运河主线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

这里自古出文人,宋朝有婉约派一代词宗秦观,当代则有“修炼成老精的文狐”汪曾祺。

1920年3月5日,那天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汪曾祺在高邮出生了。他十九岁离别家乡,一别四十二年没有机会回去,但高邮无时不刻不在他的脑海里。直至1997年5月16日,他和这个世界告别。

与夫人合葬之后,他的墓碑上铭刻着“高邮汪曾祺”。高邮,是汪曾祺的起点,也是他的归宿。

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和这个世界告别。在他的小说和散文里,家乡的地理风貌、历史人物、美景美食、寻常百姓的生活,都一一复活过来;他一遍遍的回到那个美丽世界,引领着一代代读者读着他的作品、咀嚼着汪味的高邮。

水乡小伙子信手拈来的话与画

吃过汪老头儿吹过的菜肴,才算你真的去过高邮

汪曾祺爱画写意画,他写的小说常有画境。这大概遗传自他的父亲汪菊生,后者既是高邮城里有名的眼科大夫,也是个画家。

他笔下的高邮,有若清明上河图。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每个人都深受故乡的影响,因之汪曾祺曾感慨道:“生如一条河,梦是一片水。俯首于我半身恍惚的倒影。窗帘上花朵木然萎谢了,我像一张胶片摄两个风景。”青年时代的诗集《自画像》里道出的,也是他对人生的追问,河水、倒影、胶片的比喻,是水乡小伙子信手拈来的意向,指向他无法解释的人生困惑。

在1941年4月25日《大公报》(桂林)上发表的题为《猎猎――寄珠湖》中,21岁的汪曾祺这样写道:“旅行人跨出乡土一步,便背上一份沉重的寂寞。每个人知道浮在水上的梦,不会流到亲人的枕边,所以他不睡觉,且不惜自己的言语,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话着故乡风物……”

他左看看右看看,便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

吃过汪老头儿吹过的菜肴,才算你真的去过高邮

故乡风物,不止在梦里,更在他的小说里。

比如后来让他声名雀起的《大淖记事》。大淖在高邮实有其地,是汪曾祺小时候常去玩的地方之一。故事也有出处,他上学时听说大淖的一个小锡匠因为与保安队的兵的“女人”相好,而被保安队打“死”了,后来又被人用尿碱救活。汪曾祺跑去出事地点看,也在那里看到了小锡匠要好的年轻女人,虽然屋里很黑,并不能看清人的五官,但他无端觉得那女人很美。过了两天,锡匠们上街请愿,为同伴讨公道。

这些事给了年幼的汪曾祺很深的印象,他朦胧觉得这是一种优美的情感。这种记忆深植于他的脑海中,最终促使他在四十多年后写成了《大淖记事》。

又如《异秉》,这篇初写于1948年,又于1980年重写的小说,里面有一段白描,大概是高邮城里街面的写实:这条街上过年时的春联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是特制嵌了字号的。比如保全堂,就是由该店拔贡出身的东家拟制的“保我黎民,全登寿域”;有些大字号,比如布店,口气很大,贴的是“生涯宗子贡,贸易效陶朱”,最常见的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小本经营的买卖则很谦虚地写出:“生意三春草,财源雨后花”……

这些画面都很清晰地刻在读者脑海里,以至于没去过高邮的人也对这地方感到亲切起来。我们在他的文章里逐渐认识这座城市。

以东大街为核心,南到越塘,北到大淖河,东到泰山庙,西到运河边——汪曾祺十九岁之前活动的范围,是他左看看、右看看看到的“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也便是这座城市的核心。

“汪味馆”里点菜的正确姿势

吃过汪老头儿吹过的菜肴,才算你真的去过高邮

“高邮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就因这段话,汪曾祺成了高邮咸鸭蛋的代言人,他的爱吃是出了名的。

他大概是被美食耽误了的作家。有人就说,文无第一,写作可能汪曾祺不一定能争个第一,但是论吃,那作家里除了他没有人敢说第一。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比如在《鸡鸭名家》里,他写道:“父亲在洗刮鸭掌。每个蹠蹼都掰开来仔细看过,是不是还有一丝泥垢、一片没有去尽的皮,就像在作一件精巧的手工似的。两副鸭掌白白净净,妥妥停停,排成一排。四只鸭翅,也白白净净,排成一排。很漂亮,很可爱。甚至那两个鸭肫,父亲也把它处理得极美。他用那把我小时就非常熟悉的角柄小刀从栗紫色当中闪着钢蓝色的一个微微凹处轻轻一划,一翻,里面的蕊黄色的东西就翻出来了。洗涮了几次,往鸭掌、鸭翅之间一放,样子很名贵,像一种珍奇的果品似的。”

把做菜的过程写得如此唯美,除了他真是没有别人。

也因此,他不仅自己写过《四方食事》,市面上更有许多《汪曾祺谈吃大全》之类的书,爱之者也众。

汪曾祺写得最多的还是高邮的吃。走在高邮,汪曾祺故居、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书房、汪味菜馆……数不胜数的汪曾祺的照片、书画和书籍排列其中,恍惚中知道,汪先生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旅游消费的符号了。在他的纪念馆里,汪曾祺会做的菜单被列在一大块展板上,达60多个品种,分为淮扬和京味两大类。

坐在“汪味馆”里,点菜肴当然要体现“汪曾祺特色”。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过正确的“点菜姿势”:首先是被汪曾祺自诩“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并被他称之为“嚼之声动十里”的“塞馅回锅油条”,这肯定是少不了的。其次是汪曾祺的拿手淮扬菜:杨花萝卜、朱砂豆腐、大煮干丝、干贝烧小萝卜。再则是高邮湖的湖鲜,即由这里的“独门”食材青虾、银鱼、螺蛳、虎头鲨、鲶鱼、麻鸭和高邮鸭蛋等烧制的,比如,蒜苗烧鲶鱼、水晶虾仁、金丝鱼片和红烧昂刺鱼,都堪为汪味馆的“扛鼎”之作。

高邮近年来搞了不少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节日,如中国双黄鸭蛋节、中国邮文化节、高邮旅游美食节、高邮湖大闸蟹旅游美食节、江苏高邮菱塘老鹅节、世界运河风情民俗展演活动、七夕节活动、中国羽绒服装节。

但最后压轴的肯定是汪味美食,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只有吃过老头儿吹过的菜肴,才算是真的来过了高邮。

搜城君的话

“汪迷”许若齐说:“汪味是平民化、烟火味十足的。”

菜亦如文,读着汪曾祺的书《大淖记事》《受戒》《岁寒三友》等等,写到的都是小人物,他们的身份有锡匠、挑夫、和尚,有民防队的,有做炮仗的,有唱戏的,还有地保、瓦匠、屠夫、农民等等,没有权势显赫的达官贵人,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虽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却写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悠闲安恬,他们的尊严骄傲,他们的爱恨情仇。

这种热闹的、普通人的生活正是汪曾祺所追寻的。他晚年写道:“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在高邮,不但能寻找到汪曾祺的故事,还能寻找到他作品里的意境和人物,还能和这样的人们攀谈攀谈。汪迷们认为,这是一种汪味,不仅是吃的,画的,更是文学的、艺术的,一种生活哲学的味道。

在汪曾祺心目中,“生活,是第一位的”。他就喜欢热气腾腾的生活。

《我的家乡》一文里,是这样收尾的,“只听见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家吃晚饭来……”

编辑:艾薇 视觉: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