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熱鬧的“銀鴿投資被舉報”事件已經持續了一年。雙方如何從合作伙伴到反目成仇?1850萬元的融資為何死磕?雙方又有怎樣的合作模式?記者近日多次採訪雙方,以力求還原更多真相。

眼看4月29日就要披露2019年年報,銀鴿投資(600069)的年報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立信事務所”)近日卻收到實名公開舉報,直指上市公司存鉅額違規擔保、貿易空轉等違法違規行為。

熱鬧的“銀鴿投資被舉報”事件已經持續了一年。雙方如何從合作伙伴到反目成仇?1850萬元的融資為何死磕?雙方又有怎樣的合作模式?記者近日多次採訪雙方,以力求還原更多真相。

經過記者的多次採訪核實,糾纏的雙方其實是合作“很深”的夥伴,雙方矛盾也從廣州地標商場延申到上市公司,且雙方均有較為神秘一面,也有關鍵人物被指有牽涉之處——“秦嶺落馬”、“30億騙貸”等。“海航系”、“中植系”等資本人員身影也在其中逐漸清晰。

不過,銀鴿投資的資本局則愈發神秘,通過當事雙方對峙,銀鴿投資的大股東中,或更有“牽涉較深、不方便為外人道”的神秘主體。不管怎樣,當下的銀鴿投資已經傷痕累累,部分違規擔保坐實,被舉報的10億元虛假貿易,e公司記者採訪第三方人士也表示“貿易空轉嫌疑巨大”。

“死磕”的雙方竟是合夥人

位於河南省漯河市的銀鴿投資,曾是當地的支柱型企業之一,被譽為“草漿造紙第一股”。在2016年被原間接控股股東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出讓實控權後,深圳市鰲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鰲迎投資”)及其實控人孟平的入主,讓銀鴿投資近年來深陷多重違規質疑。

近日,銀鴿投資被實名舉報事件再出新篇。

4月9日,深圳前海惠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惠譽租賃”)在微博以惠譽租賃副總裁鄺敬之為名實名發佈公開信,要求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即停止對銀鴿投資2019年年報出具無保留意見或保留意見報告,並指出了銀鴿投資實控人孟平、孟飛(孟飛之子)一方(下稱“孟飛一方”)控制下,銀鴿投資所涉及的10億元融資性貿易空轉、24億元違規擔保,以及孟飛等侵佔公司資產、操縱銀鴿投資二級市場股價、干預上市公司正常經營等多項罪狀。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將時間線拉長,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發現,舉報雙方的恩怨糾纏由來已久。

根據惠譽租賃副總裁範傑提供的相關資料與受訪描述,目前銀鴿投資實際由孟飛及其下屬相關人員把控。雙方2019年2月在廣州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問題上就已發生衝突。去年4月份,惠譽租賃向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反映銀鴿投資情況,當年7月份還曾向證監會實名舉報孟飛等人在銀鴿投資的相關情況,同年12月份還有舉報銀鴿投資與普天投資虛假貿易的材料。2019年9月,惠譽租賃甚至還曾就借款糾紛召開新聞發佈會,進行公開舉報銀鴿投資孟飛方等人員。

除實名舉報材料外,採訪中多位投資分析人士也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銀鴿投資近兩年財務數據存明顯不合常理情況,有空轉貿易嫌疑,“稍微有一點財務常識就能看出來”。

然而讓人費解的是,惠譽方舉報銀鴿材料詳實,為何各中糾葛長達一年尚未有顯著定論?從直接賬目上看,惠譽租賃與銀鴿投資僅存1850萬元融資糾紛,為何雙方“死磕”至此?

“大家都不理解為什麼1800多萬就要把銀鴿往死裡搞,其實我們的矛盾是很深很深的。”在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的追問下,範傑透露,實際當前矛盾雙方除在銀鴿投資有深入合作外,還曾共同拿下廣州百嘉信集團有限公司(太陽百貨商場是其旗下主要商業地產項目),“在銀鴿上市公司方面,我們幫他做了很多很多融資,公開披露裡邊絕大多數都是我們介紹的通道,擔保融資的24億大部分都是我們給介紹的資方,另外在廣州項目上我們血本無歸。”

採訪中,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多方證實了雙方的合作關係,且在銀鴿投資問題上,矛盾雙方也不僅僅是“幫助融資”這麼簡單。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首席合夥人朱建弟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本來舉報也是惠譽一家之言,相關方都是參與者,情況我們也跟監管部門做過彙報。”銀鴿投資董事長顧琦對e公司記者表示“惠譽背後本身就是原來大股東一方。”並隱晦的比喻道“比如你和我一起拿了個公司,現在我倆鬧矛盾了。”另外,根據範傑提供資料,曾被任命為百嘉信副總經理且系孟飛堂弟的李茁告訴e公司記者:“銀鴿和百嘉信都是雙方共同拿下的。”

提起對方,雙方人員也均義憤填膺,範傑表示:“我們做資本運作做過這麼多公司,從來沒遇到過這麼流氓的手段,無論是對待資金和對待人員上。”作為孟飛一方的關鍵人物,顧琦講到:“要不是現在監管不讓亂髮生,我早跳出來和他們對著幹了,我是真的很想和你們說道說道。”

相互指責對方牽涉“大案”

熱鬧的銀鴿投資大股東被實名舉報一事仍在進行之中,但無論舉報方惠譽租賃(舉報方以下簡稱“惠譽一方”),還是被舉報主體人員孟飛(被舉報方以下簡稱“孟飛一方”),均有這幾分神秘色彩。

首先,被舉報方掌舵者孟飛較為神秘,公開資料所涉甚少。2016年末,鰲迎投資通過接手河南能源擬將其持有的銀鴿集團100%股權而成功入主銀鴿投資,銀鴿投資實控人為孟平。

惠譽一方指出,孟飛為銀鴿投資現任實控人孟平之子,並且是銀鴿投資真正的掌舵者,代行公司實控權,具有較長的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股份”)任職經歷。惠譽一方向國資委的舉報中還指出孟飛與已經落馬的華融投資前董事會主席秦嶺有染,並且稱2016年孟平收購銀鴿時,其實是孟飛組織中商華融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作為間接收購平臺。

在港股華訊股份公告中(2018年4月25日),記者確認了孟飛部分履歷為:深圳市鰲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入主銀鴿投資的主體)副總經理,2006年-2016年任普天股份國際事業本部副總經理。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孟飛一方主要關係圖,惠譽一方提供)

根據惠譽一方舉報材料及天眼查資料梳理,孟飛一方除其本人之外,關鍵人物還有顧琦(銀鴿投資董事長)、胡志芳(銀鴿集團及中商聯合財富等多家公司法人),以及李雨龍和李茁(被指為孟飛親屬且在多個相關公司任職)等,以及所涉及數十家公司,其中包括房地產、貿易、互金、供應鏈傳媒等多個領域。

舉報方惠譽租賃副總裁範傑告訴e公司記者:“因秦嶺案件,孟飛在去年3月至7月之間曾被紀委相關部門帶走調查。”該消息並無從得到證實,僅在港股華訊2019年公告中可知,孟飛在2019年卻有一段時間“失聯”。2019年3月孟飛突然被華訊宣佈停職,原因表述為“近期無法聯絡到執行董事孟飛”,之後在2019年7月時,華訊又宣佈“公司已經能夠重新聯絡孟飛,孟飛亦提出恢復職務。”

作為直接舉報方的惠譽租賃,以及惠譽一方的所有主體和背後主導者同樣略顯神秘。

一方面,惠譽租賃註冊地在深圳前海較多公司的統一註冊地,網上信息甚少,而實際辦公地址通過公開查詢渠道也難覓蹤跡。範傑解釋稱:“公司辦公地在深圳,只是搜不到,隱藏了起來,孟飛也在深圳的,擔心他報復。”

範傑介紹他們是做資本運作的,有很多主體,“我們還有另外一個主體,大概和上市公司有三四千萬的借款,現在我們暫時不拿出來打。”在最初的採訪中,銀鴿投資董事長顧琦、李茁(被指為孟飛親屬)等也均提到惠譽背後的“老闆”。

“在他們舉報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公司(惠譽租賃),更不知道有這筆交易,當時還查了半天,”在李茁口中e公司得知了惠譽租賃背後的老闆,他介紹惠譽的老闆其實是劉丹劉婧夫婦,而且因受去年的大慶農商行30億鉅額騙貸案影響,在去年初已經去了香港。

根據公開資料,劉丹,男,1971年生人,1994年進入海南省航空公司,主要從事財務、投融資管理工作。擔任過長安航空財務總監、海南航空財務總監、海航旅業副董事長兼總裁,參與過長安航空股份制改造工作、海航對新華航空重組工作。在2018年1月從海航離職前曾擔任“海航系”旗下營口沿海銀行董事長。

受大連農商行騙貸案影響,2019年2月份天津濱海農商行副行長方堃落馬。李茁指出:“在方堃被抓後,第二天劉丹夫婦就跑路了(去香港)。”

在最初的採訪中範傑對“背後老闆”一事表示“暫不方便透露”,補充採訪中劉丹劉婧夫婦與惠譽一方關係才得到範傑證實,“丹總是我們老闆”,但範傑否認了劉丹夫婦因大慶農商行騙貸案並“出走”香港一事,“我老闆和案件相關人都是認識和熟悉的關係,也有過合作,但不是案件任何一個主體及關聯方,並且去香港也是為了處理和孟飛相關的另一些公司事宜,目前是沒有人身限制的。”

而且範傑對於惠譽一方所涉及主體與身份,還在發稿前專門向記者表示:“都是獨立法律主體,曾經被孟飛傷害過的,劉丹劉婧是對方指責出來的,我們還有很多其它合作伙伴,這件事情不是一個雙方的糾紛。”

在採訪中不斷印證的雙方身份與關係,也成為後邊“分手”時的重要理由。

各執一詞的“鬧掰”理由

從合作伙伴到反目成仇。e公司記者發現,多方所提焦點均直指廣州百嘉信和銀鴿投資兩個主體,其中尤以廣州百嘉信作為導火索,範傑還指出,雙方矛盾起因的“核心點是在廣州項目。”

根據範傑介紹,雙方在2017年共同收購廣州百嘉信,“我們實際上是控股股東(上海訾希與北京萬士豐分別持股30%),孟飛是小股東(瑞晟公司持股40%),但從19年2月份開始,雙方矛盾開始白熱化,他(孟飛)把我們管理人員趕出公司後,然後我們才開始舉報的。”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廣州百嘉信股權關係圖)

範傑介紹,雙方分歧點一開始主要是在“經營思路方面”,“當時地產行業資金都比較緊張,債務壓力比較大,資金週轉出現困難,我們的核心觀點是對廣州這個項目抓緊處置掉,賠了就賠了,資金緊張的環境可能一時半會緩解不了,銀鴿項目市值該做上去幾波就趕快做上去,然後把資方的錢清理掉,大家好聚好散。”但範傑稱:“孟飛則是想一直綁定我們,廣州項目和上市公司都想撐下去,因為商場(百嘉信旗下的太陽百貨商場)每個月有1500萬的現金流,上市公司也有現金流,這個現金流對他是最重要的。”

“後來我們才判斷出他的思路,知道當時他(孟飛)其它幾個項目都面臨很大資金問題,包括黃山、北京、深圳等多地項目,”範傑還給記者了一份針對對孟飛一方所掌控的中商鼎新私募基金的報案書(深圳P2P項目),提到該項目一、二期在2019年到期時均出現部分未兌付情形,以說明孟飛一方資金緊張狀況。

範傑介紹,雙方在2019年2月份時矛盾徹底激化,“孟飛當時直接僱著保安把我們工作人員強行驅趕出公司,強行清除門禁卡,扣押了私人物品,還用黑社會力量進行威脅。”於是才有了後來的舉報。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惠譽一方提供)

記者就雙方矛盾也多方求證孟飛一方,孟飛、胡志芳不接電話,顧琦表示“監管不讓發聲”,李雨龍稱“你問上市公司”,但另一位知情人李茁對證券時報e公司給出了相關回應。

李茁對“搶公章”及惠譽一方為百嘉信控股股東等均給予了否認,“不存在搶公章這個東西”,據他介紹:“萬士豐和上海訾希不是一家人,在雙方矛盾之後,訾希已經不再讓他們(惠譽一方)用章,你現在讓對方再拿出訾希公章是不可能的。”在百嘉信的分工中,代表孟飛一方的瑞晟公司負責經營,萬士豐和上海訾希負責融資,三方是一致行動人的關係,“不過上海訾希只有分紅權沒有表決權,所以當時我們還是大股東,因此不存在搶公章這一說,是董事長治理公司的正常行為,他們是故意扭曲。”

對上述情形,記者也再次找到了範傑核實,範傑表示:“訾希確實是我們的主體,我就是訾希的授權代表,這麼長時間以來訾希一直在和我們一起應對相關法律事宜。”但他也表示:“訾希是一個合夥企業,背後確實是有別的合作伙伴,訾希公章屬於共管,用章有一定的審批流程。”記者在範傑發來的文件中,看到了2019年5月份萬士豐與訾希以廣州百嘉信控股股東身份所發的公告,且有兩者公章,在2019年9月份的另一份文件中,也同樣看到上海訾希相關公章。

對於雙方矛盾的根源,李茁直言:“是他們(劉丹夫婦)數十億的銀行貸款詐騙被發現,窟窿補不上,跑路還想遠程操控公司財務,我們作為合作伙伴心裡很害怕,就不同意他們再控制公司的融資、財務等,雙方才有的矛盾。”

銀鴿大股東之謎

雙方分手之後,矛盾開始波及上市公司,而且記者採訪中發現,銀鴿投資背後真正的大股東構成仍有著謎一樣的劇本。

“合作有多深被傷的就有多深,”範傑指出,雙方鬧掰之後,鬥爭矛頭才從廣州項目延伸至上市公司。據他介紹,之所以對銀鴿的違規擔保瞭解如此詳細,是因為除了小部分直接參與外,其餘部分均為己方介紹的相關資方,之所以“死磕”,重要原因是“我們當時掏心掏肺把自己所有資金方朋友都介紹給了孟飛,大家都被坑了,我們必須站出來討個說法給資方一個交代,不然以後沒法在圈子裡混了。”

但是在雙方合作模式以及銀鴿大股東角色上,李茁告訴了e公司記者另外一個版本:當時己方(孟飛一方)是與惠譽一方合夥收購的銀鴿,都屬於大股東成員,並非像惠譽一方說的“只是介紹資方”,“廣州項目、銀鴿項目雙方的合作模式都是一樣的,我們負責運營,說白了就是負責出人頭、背鍋,他們則是幕後操縱。兩個項目都是他們找來的融資人,我們都不認識,沒見過人也不知道聯繫方式,直到後來融資人找上門才逐個認識的。”

按李茁所說,雙方收購銀鴿時的資金以及銀鴿投資的違規擔保等均是劉丹夫婦也即惠譽一方操作,“甚至可以說這些詳細資料他們那有我們就沒有,你說誰控制誰?所有的資料都在他們手裡。”

李茁還進一步指出:“百嘉信的財務總監、結算總監、融資總監呂碧君,就是他們的主要成員,銀鴿投資當時的兩任財務總監(張帆、羅金華)都是劉丹派來的,各個都是‘海航系’背景,這個還能說他們沒參與?銀鴿的上層股東——中商華融基金,這個基金的一位劣後級合夥人蘇維娜,正是劉丹的母親。”

根據天眼查顯示,作為2016年收購併入主銀鴿投資的主體鰲迎投資,其LP為深圳中商華融投資諮詢(有限合夥),GP(持股0.99%)為孟飛一方的主要公司中商聯合基金。而華融投資背後除了持股90.57%的絕對大股東北方國際信託外,其餘既有孟飛一方的中商聯合財富、顧琦,也確有名為蘇維娜人員。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另外,根據公開資料及採訪核實,在銀鴿投資的財務總監一職上,雙方則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銀鴿投資2017年5月份以來的三任財務總監張帆、羅金華、汪君,履歷上張帆與汪君有直接的海航工作背景。銀鴿投資董秘邢之恆也有直接海航履歷。

在雙方陣營的人員劃分上,李茁概括稱“只要明顯位置看到的人基本都是我們的人,負責運營,要在前臺。”但記者發現,同樣有海航履歷的汪君和邢之恆則被指為孟飛一方人員,而張帆、羅金華則被指為“安插進來”。

針對此事,範傑介紹:“張帆、羅金華是丹總推薦的,但只是把簡歷介紹給了孟飛,其中有面試還是孟飛在萬豪酒店親自進行的。”而對汪君和邢之恆兩位,範傑則表示,“可能是我們介紹的,也可能是孟飛認識的其它海航人員介紹的,他比較認海航的人,都高看一眼。”

但在被指劉丹劉婧也是銀鴿投資大股東之一的事情上,範傑稱:“這是混淆概念、不準確的,並不是我們投的錢,而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只是因為雙方合作很深才對具體情況瞭解很清楚。”但對於具體“合作伙伴”是誰,範傑表示“這個就涉及比較深了,不能披露那麼多,因為涉及到一些不方便講的人。”

針對李茁題到的蘇維娜一事,範傑在諮詢過劉丹後回覆e公司記者稱:“我和惠譽租賃均不瞭解,不予過多評論,但希望銀鴿管理層能捫心自問,到底是誰在造謠生事逃避法律責任。”

另外,李茁原本說在廣州項目上的一致行動人協議以及雙方合作項目的指責劃分文件(非原件文件),找到後發給記者,但在記者追問後截至發稿前,對相關文件問題李茁一直未再回復。

貿易空轉嫌疑

在銀鴿投資方面,除了惠譽舉報的24億元違規擔保已有6.99億元被監管查實外,舉報的另一事件——10億元“虛假貿易”同樣受到關注,並且記者諮詢第三方財務人士也對記者表示“不合常理,有貿易空轉嫌疑”。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惠譽一方提供銀鴿涉嫌違規擔保情況,劃線處為已被監管查實部分)

早在2019年10月,上交所就曾下發問詢函,對銀鴿投資大宗貿易問題進行詢問。雖然銀鴿投資否認虛假貿易,但當時立信事務所卻在回覆中表示,“現有的審計證據無法有效識別其交易對手關聯關係,也無法判斷銀鴿投資是否存在通過開具商票等方式協助第三方挪用銀鴿投資資金的行為。”

另外,在銀鴿投資貿易相關方控制權看似各自獨立的背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部分公司存在一定關聯性。河南鼎鼐的實控人張秀玉,曾於2018年與河南融納一同被列為一宗借款合同糾紛的被執行人;而在惠譽租賃人士提供的作為中間公司參與背靠背業務的公司名單中,河南大乘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河南大乘”)的股東、監事郭莎莎,與河南鼎鼐監事郭莎莎重名,而另一名單中上海晟光實業有限公司的實控人付珂,也與河南大乘實控人有重名現象。

除貿易對手方關係撲朔迷離外,惠譽租賃人士還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展示了多份銀鴿投資與普天國際及下游河南融納、河南鼎鼐的掃描版合同材料,力求說明銀鴿投資空轉乙二醇閉環貿易的實質。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惠譽一方提供)

例如,銀鴿投資以總價1025萬元,向普天國際採購闊葉化機漿、針葉漿共計1802噸,訂貨時間為2018年12月10日,普天國際簽章時間為12月13日。而12月11日,銀鴿投資就將上述紙漿產品以總價1115萬元銷售給了河南融納。2019年1月14日,銀鴿投資以總價5260萬元向普天國際訂購乙二醇1萬噸,賣方確認簽字時間為1月17日,而在1月15日,銀鴿投資就已每噸加價60元,將這1萬噸乙二醇銷售給了河南鼎鼐。

“銀鴿投資與相關方的貿易合同時間上是同一時間段,多數是當天買當天賣或當天買次日賣,甚至還有先賣後買的情形,這種時間上的特性極其不符合正常貿易流轉形式和商業規則。

正常貿易情況下作為中間商尋找的買家和賣家一般會出現時間差,不會出現當天買當天賣或當天買次日賣這種無時間差的情形。”

惠譽租賃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乙二醇是銀鴿投資在日常紙品生產中所用到的普通化學原料,所需求用量並不大,正常一年不到百萬元的需求量,而銀鴿投資每年超10億元乙二醇的大宗採購不合常理。”

除實名舉報材料外,採訪中多位投資分析人士也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銀鴿投資近兩年財務數據存明顯不合常理情況,有空轉貿易嫌疑。

銀鴿投資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期內營業收入為28.35億元,而預付款項規模為5.87億元,此前這一數據在2017年為1.53億元。對於預付款項數據情況,銀鴿投資表示是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為了拓展木漿等主要原材料的採購貨源,鎖定了相應產品貨源及價格而進行了預付。此外2018年,公司應收票據規模達8.33億元,而2017年為2.05億元。2019年三季報中,銀鴿投資的預付款項和應收票據規模再度迅速拉大,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77億元,而預付款項達到10.83億元,應付票據更高達16.68億元。

“現在除了買茅臺需要預付,其他商品哪需要預付這麼多錢。況且銀鴿投資2019年營收才十幾個億,成本有多少,預付賬款就超過十億,這明顯不合常理。”知名財務專家方烈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對比造紙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山鷹紙業,銀鴿投資這項財務數據的異常就昭然若揭。2019年前三季度,山鷹紙業營收規模超過170億元,而公司預付款項不過1.58億元,應付票據也不過164萬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方烈表示,從以上財務數據不難判斷,銀鴿投資大概率存在貿易空轉問題,而公司應付票據額度高企,很可能就是公司通過虛構的票據進行本質是擔保的行為。

“2019年前三季度銀鴿投資合併資產負債表顯示的存貨僅1.75億元,在建工程僅1000多萬元,但公司期內短期借款規模就達到7.72億元,還有這麼多的應付賬款,錢都去哪兒了?同時,2019年前三季度,銀鴿投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僅逾300萬元,2018年更超過-1.5億元,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已基本只剩空殼了。”採訪中,一不具名投資分析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

深陷多重困局的銀鴿

雖然惠譽一方的全部舉報還有待監管部門進一步查實,但矛頭所指的銀鴿投資則已傷痕累累。

但根據河南證監局在4月7日出具的警示函,上市公司作為擔保人與某銀行簽訂的6.99億元擔保,已確認未履行信披義務,公司及相關人員已遭處罰。4月23日銀鴿投資回覆稱,一概不承認未經公司正常審議程序所產生的擔保義務和還款責任。4月17日,銀鴿投資也公告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公司進一步對是否存在違規擔保情形進行說明,並說明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能否正常開展、董事會能否正常召開等問題。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深陷違規違法疑雲的銀鴿投資,實際生產經營困局重重。

在2018年虧損及2019年預虧後,4月29日,銀鴿投資即將迎來2019年年報正式披露日。

對於目前仍在進行的實名舉報事件,立信朱建弟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時稱,目前這些舉報行為是舉報人的權利,但立信事務所是嚴格按照規則審計的。

“企業(銀鴿投資)有不規範的情況,我們這幾年也一直有關注到,而且實際上我們已經在過往審計報告中有了一定反應,提出保留意見。至於對2019年年報出具哪種意見,我們是從專業審計角度判斷,不能舉報人要求出什麼報告就出什麼報告。目前2019年年年報還在審計過程中,對於這些舉報情況我們也會更加謹慎關注。”

而對於目前公司不斷爆出的違規擔保問題,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也指出,根據河南省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銀鴿投資為控股股東提供高達6.99億元的鉅額擔保,可能會損壞上市公司利益,對擔保事項進行隱瞞違背了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要求,該項隱瞞影響投資者的交易決策,從而侵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上市公司銀鴿投資及其控股股東銀鴿集團已經構成信息披露違規。後續不排除銀鴿投資及控股股東被證券監管機關進一步立案調查、予以行政處罰的可能。

除遭舉報的多項待查違規違法行為之外,鰲迎投資曾承諾給銀鴿投資的優質資產注入,在雙方鬥爭之中,似乎更加遙遙無期。

2016年11月,河南能化將上市公司股權轉手賣給鰲迎投資之時,鰲迎投資曾公開承諾,將在 2019 年5月26日前,根據上市公司的戰略需求和經營發展情況尋找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3月17日銀鴿投資公告稱,在2019年5月審議通過了《關於間接控股股東延長承諾履行期限的議案》後,公司近期收到鰲迎投資出具的《關於再延期注入資產的函》,擬再次延長注入資產承諾的履行期限。

公告稱,鰲迎投資自完全持有銀鴿集團100%股權以來一直積極致力於履行上述承諾,為公司尋找符合上市條件的主業和非主業之資產,並對多次潛在標的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調研;然而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關於併購標的的進一步盡調、交易架構、資產剝離等有關方案始終未能與出讓方達成一致意向。同時,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鰲迎投資正常經營活動受到影響,相關併購計劃的談判和磋商一再擱淺和延緩。這導致注入符合上市條件的優質資產存在極大不確定性,預計短期難以實現。

鰲迎投資擬延長承諾期限,力爭在未來的一年內,亦即2021年5月26日前完成上述工作,將收購標的中符合上市條件之優質資產注入至上市公司。公告也稱,截止目前,鰲迎投資尚未有注入資產的明確計劃。

若隱若現的中植系

在記者採訪中,中植系也被不同主體所提及。

銀鴿投資董秘邢之恆在電話中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惠譽方一直在阻撓公司和中植的合作,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惠譽租賃範傑在最初採訪中也曾簡單提及“中植”名字。

就在記者採訪期間的4月17日,銀鴿投資公告稱,馮沖和欒天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當日公司還公告因一筆40008萬元的電子商業承兌匯票而被北京通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通冠資本”)訴至法庭。公告披露,通冠資本向河南融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融納”)交付逾3.7億元,獲得上述票據,而銀鴿投資為上述電子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承兌人。天眼查信息顯示,通冠資本向上穿透五個層級後,疑似控制人即為解直錕。這也標誌著銀鴿投資與中植系關係的破裂。

「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身陷舉報門!死磕雙方曾是合夥人,背後牽涉多位資本大佬

通過相關公開資料,馮沖和欒天兩人有著明顯的中植系背景,兩人最早出現在銀鴿投資是去年7月份時,銀鴿投資公告稱同意補選馮衝、欒天為第九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市場曾一度傳出中植繫有望接盤銀鴿投資的說法。

範傑表示:“我們只是針對的孟飛,從來都不想牽涉第三方,更沒有針對中植。不管誰來接管銀鴿,把我的資方安撫好,債權事情給處理好,我們都歡迎。”

對於中植系與銀鴿投資及雙方的關係,範傑稱:“雙方和中植系都有不同的聯繫渠道,中植系也在銀鴿投資上參與了較多融資及二級市場配資。”據他介紹,中植系在銀鴿投資包括擔保融資、商票、二級市場配資等,“應該是20億到30億的總規模,老孟和中直做的,具體數額我們不能確定。”

據他介紹,後來中植系是想託管銀鴿投資並“保殼”,“馮衝、欒天入職的時間其實就是他們合作開始的時間,雙方當時應該簽了託管協議,”不過對於託管協議範傑也表示“這個我沒法坐實。”

至於中植係為何與孟飛“鬧掰”,範傑稱:“應該是按照銀鴿現狀,中植和繼續孟飛已經沒有意義了,託管是拿不回錢了,轉而才尋求訴訟。”他還講,在馮衝、欒天離職這件事上,“我們渠道瞭解到的信息是,孟飛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