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少年維特

十八世紀的歐洲人民對封建制度的反抗達到了空前的高潮,封建的制度對於人們的壓迫雖然隨著貴族們的沒落趨於崩潰的邊緣,但是這些貴族依舊“窮追不捨”,想盡一切辦法束縛人們的心靈。遭受壓迫的年輕一代在心靈上產生了深深的自我矛盾,一方面現實的社會狀態已經糟糕透頂,另一方面自己內心有著強烈的突破束縛的叛逆。

歌德寫下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當時社會青年一代的心靈縮影,其中帶著“孩子氣”的思想令無數人產生了共鳴。從孩子氣的視角看待少年維特的“煩惱”,我們能夠了解當時人們對於封建制度的思考與叛逆。

少年維特的世界觀:我只喜歡最純的自然

維特是個非常崇尚自由和平的一個人,在他的世界裡,人們應該有著自己的個性特點,沒有高貴與低下之分。對於自然的態度,維特認為最純樸的自然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

。這樣的少年維特與小孩子喜歡無拘無束,返璞歸真的行為別無二般。少年維特的世界觀帶著孩子氣,充滿了極其簡單的思維方式。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維特說過,“只有自然,才能無窮豐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藝術家”。對自然有著如此純粹的渴望,是維特與周圍人不同的一點。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跳出故事,少年維特追尋最淳樸的自然,嚮往平等自由的心態也是十八世紀時德國青年一代源於內心的渴望。無數的有識文人對當時的封建制度以及宗教的說教等進行批判。歌德的這本書以少年維特作為依託,從本質上是在抒發年輕一代人的心聲。許多人由此產生共鳴。

當時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便是像歌德這樣的一群知識分子的“吶喊”封建制度帶來的壓迫和束縛將這些年輕人對於自由平等的渴望變得更加的強烈。“返璞歸真”不僅僅是歌德書中的維特的思想,也是現實人們對世界的重新認識。“神明”不再顯得強大,“人”才是世界上真正存在的。

少年維特的愛情觀:我,愛上了,我愛的姑娘

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少年維特依舊有著孩子氣的一面。維特對於愛情也是執拗的,他愛上了綠蒂,一個已經有了未婚夫的姑娘。維特從始至終都知道綠蒂已經訂婚,但是他放任自己的情感發展,瘋狂的迷戀這個姑娘。“我愛上了我愛的姑娘”

這便是維特給人的感覺。維特在這份迷戀中陷入到單方面的自我滿足與渴望中,帶著一種很“自我”的感情。

維特在與綠蒂的相處的過程中,綠蒂已經很清楚的向維特說明並不會背叛自己的未婚夫,站在一個理性的成年人的角度從一開始便委婉的拒絕了維特。包括後來綠蒂的未婚夫回來後,他們對待愛情婚姻不會任性。可是維特的迷戀已經有些“畸形”。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維特的心態使得他覺得綠蒂太神聖,以至於當遇到與綠蒂相關的他人之時,便不能自已的開始心態崩潰。正如維特自己說的,“每當她談起自己的未婚夫時,總是那麼溫柔,那麼的親切。而我就頹唐的如一個喪失了所有榮譽與尊嚴的人,連手中用來自衛的寶劍也被奪去了。”維特便如同一個少年懷著滿心的澎湃喜歡上一個不愛自己的姑娘一樣,而維特的內心或者言語間無一不在傾訴著“我愛她,可她為何不能愛我?”的自憐。一個成熟的成年人是不會在現實中苦苦掙扎的如此“明顯”的,維特的孩子心性讓人一覽無餘。

書中維特對愛情的執拗其實凸顯了一個十八世紀時候的社會問題——包辦婚姻歌德以維特愛上一個不可能有結果的姑娘作為維特的感情對象。這樣寫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凸顯一個矛盾,而是藉此對當時人們婚姻不能自主的一種批判

文中的維特與綠蒂和其未婚夫阿爾貝特便是完全的兩個對立面。維特不在乎綠蒂是否訂婚,他愛的純粹;而綠蒂雖然是個樂觀陽光積極向上的姑娘,但是不得不說,綠蒂是陷入在了封建的思想束縛之下,她會拒絕維特會疏遠維特。對於這段愛情的悲劇而言,兩人的世界只是短暫的相交,之後便是漸行漸遠的結局。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少年維特

走向滅亡的少年:我期待的與世界背道而馳

“愛情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然而對於維特而言,愛情不會有了,麵包也發黴了。在愛情上,維特的心理邊線在綠蒂與她的未婚夫阿爾貝特的相處中以及綠蒂有所意識到迴避裡日漸瓦解,最終維特走向滅亡。如他所說,“命運偏偏安排我捲入一些感情糾葛之中,不正為了使我這顆心惶惶不可終日嗎?”對愛情的渴望而不可及是維特的“煩惱”之一,也是維特“懷疑世界”的源頭之一。

書中描寫過維特的周圍的一個長工因為愛上了一個寡婦而被解僱了。這對維特而言,間接的也使他的情感變得矛盾。他像孩子一樣固執的喜歡綠蒂,但是註定他的喜歡是不能被世人接受的,何況綠蒂對他變得疏遠。這便就如同長工愛上寡婦,封建制度下的思想束縛是不允許這樣的感情存在的

除了愛情,維特的麵包也發黴了。維特離開傷心之地,去到了其它地方。然而在工作中,無能的上司渾身透著古板的氣息,身邊的工作夥伴對他有排擠有譏諷。這些讓維特這樣一個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人難以生存

。在那裡生活的日子裡,維特每日面對的都是他厭惡的人和事情。如他的描述,“還有那班麇集此間的小市民的虛榮與無聊!他們是如此的斤斤計較等級。”

在維特角度上,他的生活不再是那個充滿清新氣息的自然,也失去了自由的時間。維特要如同當時的每個成年人一般,即將消失於人海之中。這個世界再一次給了維特當頭一棒,日復一日的時間折磨著他。所以他選擇了滅亡。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少年維特的煩惱

“我喪失了想象力,喪失了對大自然的感覺。書籍也使我討厭。一旦我們失去了自我,我們也就失去了一切。維特所期待的世界或者說是他自己正在生活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背道而馳。即使他有著優秀的才華,豐富的情感,但是在與現實的碰撞中逐漸暗淡和消失。當維特承受不住的時刻,便是他徹底走向滅亡的時刻。

“死亡”一詞對於人的震撼無疑是非常大的,所以當維特的悲慘結局擺在人們眼前的時候,人們的心情也會隨之跌宕起伏,要知道在一開始的時候,維特無論是對待自然還是愛情,他都是充滿了執著的。這樣一個執著的人最終要選擇以死亡結束,那是非常大的反差

向死而生:維特之死與歌德之生

少年維特的生命終結了,但是在最後維特依舊回到了綠蒂所在的地方。談起少年維特之死,這是

維特的選擇。跳脫出這本書的故事,在當時的社會,歌德對維特的死亡的結局是有一個原型設定的,是他的一位大學時期的好友,因情自殺。整個故事糅雜了歌德對現實的思考與批判。維特自由自在,有個性,但是維特本質上的滅亡結局不可避免,並不僅僅是在愛情和事業上受到的打擊,還有一個因素是維特的性格悲觀。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不過,維特註定是個悲劇還要從當時的社會角度考慮。首先維特的形象本身是與周圍人格格不入的,前後二者便是十八世紀的年輕人和封建社會狀態的映射。

如果維特最終的結局是匯入到“正常人”的生活中,那麼這個故事對於現實中的人的影響也不會如此震撼。這也不符合歌德作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的思想。其次,故事的結局以當時封建制度的思想而言,是不可能讓維特擁有世人“不認同”的愛情與工作風格的,所以只要滅亡的悲劇才更能凸顯當時現實社會的悲劇所在。

雖然維特走向了滅亡,但是對於歌德來說,是註定不會走向滅亡的。向死而生,歌德深深的明白當時的封建制度對人們的束縛,因為看得清,所以內心會變得無比強大。只有不知所措,終日迷茫的人才會容易產生悲劇。歌德作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頭腦實際上都是十分清醒的。他們筆下的內容,充滿的都是對當時社會的深深“吶喊”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總結

從孩子氣的視角看待少年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我們能夠透過故事,看到十八世紀時期人的兩種人,對封建制度奮力反抗的年輕人,和陷入到茫茫人海之中的麻木的人們。兩者在書中的對比明顯,同時也互相凸顯。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綜合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的追尋。孩子氣事實上不是說維特的思想真的有多麼的“執拗”,而是這樣的精神使得維特顯得有不畏一切的勇氣。透過這種現象,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歌德時期的可貴的新潮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死亡意識與狂飆突進運動中的民眾思潮

2、抑鬱使他走向死亡———淺談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3、沉默的吶喊——淺析維特悲劇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