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知否》是一部很妙的劇,因為它雖然講了北宋時期的故事,但其中蘊含的許多道理,放到現代也一樣實用,尤其是關於感情、婚姻方面的道理,所有女人都該好好參悟。

今天,我想說說關於下嫁這件事。在《知否》中,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和如蘭都是下嫁。

盛家老太太,金陵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身份最是高貴,當年她愛上盛家老太爺的時候,他不過就是個探花郎,可愛情就是這麼沒道理,盛家老太太不顧眾人勸阻,帶著十里紅妝,下嫁了。

王家大娘子,內閣大學士的女兒,家中對她甚是驕縱。而她下嫁給盛家老爺時,他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登州知府。

如蘭,盛家的嫡女,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小就在爹孃的疼愛下長大,不願嫁給任何高門顯貴,只喜歡那個沒什麼祖蔭,自己官職也不大的文炎敬。

關於她們為什麼下嫁,解讀很多,有人說是為了愛情,也有人說是為了身份尊貴,嫁過去能夠有話語權,不受氣。

可我覺得不管怎樣,她們這種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的勇氣和底氣,都讓人非常佩服。

可你知道嗎,同樣是下嫁,這祖孫三代三個女人卻有著不同的結局,盛家老太太被稱作“妒婦”,孩子被妾室害死,丈夫也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就這樣孤寡一生。

王大娘子和妾室林小娘鬥了一輩子,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可她也過得並不快樂。

只有如蘭,得到了丈夫的尊重和愛,在原著裡,雖然婆婆也有過要給文炎敬納妾的想法,可如蘭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化解了。

很多時候,同樣的事情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就會有不同的結局。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盛家老太太:女人,千萬不要愛得太認真

盛家老太太的一生,可以用大喜大悲來形容。

金陵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出身尊貴,遇到了風流倜儻的探花郎,一見傾心,不顧眾人勸阻,帶著十里紅妝下嫁。

本以為自己這樣的倒貼會換來夫婿的疼惜,可是結婚後的她發現,自己的婚姻其實就是一地雞毛。

因為從小被嬌慣,她從來沒有和任何人分享過自己的東西,現在要讓她和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那更不可能。

於是她一進門,便趕走了所有的通房丫頭,也不許他納妾。就這樣,她成為了有名的妒婦,也讓自己的男人對自己心生厭惡。

可即便是她如此彪悍,也沒能擋住丈夫納妾的腳步,兩個人成日爭執,感情越來越差,她的孩子被妾室給害了,夫妻也反目成仇,而丈夫不到三十歲,就死於一場風寒。

此時的盛家老太太,心如死灰,決定不再嫁,守著庶子過了一輩子,為這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她的老閨蜜孔嬤嬤為她不值,可她卻在這一刻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她不過就是想要自己愛的那個男人好好愛自己,可惜她遇錯了人,也用錯了方法。

所以,原著中在明蘭嫁給顧廷燁之後,她多次叮囑明蘭,不要在男人面前擺什麼清高的臭架子,要好好經營婚姻,尤其是那一句“你,不要學我”讓人淚目。

盛家老太太的婚姻如此坎坷,遇人不淑有一方面的原因,自己的任性胡鬧也有不小的責任,所以啊,看了她的故事,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首先,女人千萬不要“戀愛腦”,愛上一個男人就什麼都不顧,你這樣的愛,毀掉的是自己的幸福。理智多一點,才能幸福多一點。

其次,不管下嫁或是高嫁,都要學會經營婚姻的方法,千萬不要用蠻勁,一時衝動和你的男人成為仇人,這樣只能“親者快,仇者痛”。

最後,這一生,你最愛的人必須就是自己,一定要活得自己一點,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也也許當你真的放下了一切,你想要的,也就自然會來。

盛老太太的這一生,大喜大悲,坎坷不斷,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夠吸取她婚姻的經驗教訓,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王大娘子:你說話的語氣決定著你的運氣

王大娘子是個直來直去的人,不會拐彎抹角,她的下嫁之路,也並不順利。

在原著中,有介紹王大娘子的父親,內閣大學士。而她小時候因為父親去外地上任,跟隨叔叔嬸嬸長大,叔叔家沒有女兒,對她甚是驕縱。

王大娘子嫁給盛老爺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登州知府。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還是挺恩愛的,那時候盛老爺的房裡只有王大娘子一個人,連通房都趕了出去。

可是後來,林小娘用了手段,偷摸和盛老爺在一起了,王大娘子這火爆性格,怎麼可能容得下,總是找著機會對盛老爺一頓數落埋汰。

在那個時代,縱然你孃家硬氣,這樣對自己的丈夫,還是會被人詬病,而就算放到現在,這樣處理夫妻間的問題,也會造成夫妻關係的惡化。

我一直覺得,女人一定要活得聰明一點,除非能夠徹底拿住對方的把柄,或是你有必然分開的決心,否則,千萬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這樣給別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得不償失。

王大娘子完全不懂得硬話要軟說這個道理,在盛老爺面前總是盛氣凌人,相比起林小娘的楚楚可憐,她自然吃了不少虧。

可我們都知道,其實王大娘子心地善良,倒是林小娘,是個陰險惡毒的人,她用手段害死了衛小娘,這麼多年一直把持著盛家,還經常故意激怒王大娘子,讓她和盛老爺之間產生隔閡。

可沒辦法,男人就最吃綠茶這一套,而且王大娘子也太沒腦子,特別容易被激怒,給了林小娘不少可趁之機。

所以女人想要婚姻幸福,感情順暢,就一定要學會提升自己的情商,千萬不要只知道嘴上痛快,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雖然我不希望大家學林小娘的處事方法,可我也不希望大家活成王大娘子。因為沒有人的婚姻是完美的,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坎坷,一定要冷靜,才能想到好的解決辦法,不管是離開還是維持,你自己的情緒穩定,都會帶給你更好的結果。

你一定要記得,大家都喜歡和會說話的人相處,而你有了高的情商,就算是說硬話,也不會被人記恨和詬病。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如蘭:守護自己的愛情,有勇也有謀

前幾天寫了關於墨蘭、如蘭、明蘭三個人的感情,有人說如蘭到了婆家也遇到了很多坎坷。沒錯,在原著中,詳細描述瞭如蘭到婆家後的生活。

如蘭是下嫁,這毋庸置疑,文炎敬這個男人是個小官,家裡也沒什麼祖蔭,可如蘭就是喜歡他,願意為他和家人對抗。

如償所願的她,生活得很幸福,儘管婆婆也會刁難她,可丈夫非常疼愛她,也總是會在她和婆婆鬧矛盾的時候想辦法調節。

我一直覺得,有個願意護著你的丈夫,比什麼都重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女人在婆家的地位,就是要看丈夫的態度。

當然,在那個時代,男人納妾是很正常的時候,縱然文炎敬再愛如蘭,在婆婆要給他納妾的時候,他也沒有第一時間反對。

這個盛家老太太和王大娘子都遇到過的困境,如蘭也不可避免地遇見了。可她沒有仗著自己顯赫的孃家對丈夫指指點點,而是選擇了示弱。

如蘭跑到大雨中痛哭,她把一個深愛丈夫的無助妻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愛她,所以文炎敬一下子就心軟了。

我覺得,如蘭是聰明的,她明白男人的軟肋是什麼,是英雄主義,是被需要被依靠,是憐惜,如若她在知道丈夫要納妾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強硬,那麼丈夫可能會毫不猶豫地納妾,而她也就步了老太太和王大娘子的後塵,可好在她沒有。

如蘭用最聰明的方式維護了自己的婚姻,也用真心換來了真情,我覺得,她是個活得通透的聰明女子。

很多時候,婚姻出現問題,不一定是感情真的不好了,而是身在其中的兩個人,不會好好經營。所以,嫁給所愛之人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夠一生幸福,還要看你是否夠聰明。

《知否》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如蘭:同是下嫁,為何結局不同

《知否》真的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好戲,而且越看越能夠悟出其中蘊含的深意。尤其是如何經營婚姻,更是給了所有的女人啟迪。

有人能夠握著一手爛牌逆風翻盤打出王炸,有人握著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這其中的緣由,希望大家看了今天這篇文章後就能夠參悟。

做個如蘭般的女人,活得天真,活得通透,活得聰明,活得幸福,千萬別步了盛家老太太和王大娘子的後塵,色厲內荏,最終失去了感情,也傷害了自己。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