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到了決戰決勝、最後交賬之年——萊蕪區盡銳出擊打贏脫貧“收官之戰”

脫貧攻堅到了決戰決勝、最後交賬之年——萊蕪區盡銳出擊打贏脫貧“收官之戰”

  近日,在萊蕪區高莊街道邵家莊村扶貧種植基地,村民正在種植蔬菜。邵家莊村與山東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結成幫扶對子,由明利蔬菜為基地提供種子、肥料、技術等服務,並按照高於市場價20%30%的價格進行收回,以“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進行扶貧,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的收入來源,同時也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核心閱讀 今年以來,萊蕪區扶貧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各級領導的要求和部署,聚力決戰脫貧攻堅,在工作中注重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集中優勢兵力,落細攻擊點位,深入實施“1145”工作思路,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

  “1145”工作思路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個核心;紮實做好貧困群眾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一項重點;鞏固提升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幫扶工作四個成效;健全“即時幫扶救助、智志並扶解困、穩定持續增收、脫貧攻堅保障、考核監督評估”五項機制。

突出抓好“三查” 深入開展自查評估

  扶貧政策是否全面落實到位?

  困難群體是否存在致貧返貧情況?

  扶貧資產監管是否規範透明?

  這不僅是扶貧領域內的關鍵問題,也是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

  今年以來,萊蕪區針對脫貧攻堅工作,聚焦責任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行業扶貧政策落實、扶貧項目資金使用、省市貧困村退出等情況,在全區範圍內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大篩查、大整治、大提升,6月底前實現所有問題全部“清零見底”。

  對已退出村、已脫貧戶全面開展“總複習”,要求各站(所)、各村、各幫扶責任人、駐村第一書記聚焦貧困人口慢病用藥、住院“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後付費”等健康扶貧政策,貧困學生控輟保學、各項教育資助等教育扶貧政策,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改善提升等住房安全政策,飲水安全、低保、殘疾人等各項政策及“五通十有”情況,全面梳理落實情況。鎮上要建立政策落實、存在問題“兩本臺賬”,臺賬到戶到人,分層分類制定脫貧成果。鞏固提升方案,查缺補漏,建立問題整改臺賬,該落實的要追溯落實。

  對於困難群體是否還存在致貧返貧情況。萊蕪區要求各級各部門、單位摸清存量底數,對一般農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一人不落“過篩子”。通過構建“村蒐集、鎮查驗、區彙總、歸口幫扶”的工作機制,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即時幫扶,實施低保兜底、項目收益等政策傾斜,為鞏固脫貧成果提供製度保障。對因病因災等出現的臨時性、突發性、支出性貧困人口,即時出現、即時標註、即時納入,建立臺賬,整合利用民政、教育、住建、衛健、醫療、殘聯等部門救助政策,讓群眾遇急有助、遇難有幫。

  對於鎮上所有產業扶貧項目,經管站、扶貧辦將一一排查,提升產業扶貧項目規範管理率,嚴把確權登記關、管理運營關、收益分配關三道關口,持續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提檔升級。完善項目分類動態管理機制,全面排查整改2016年以來已建成的產業扶貧項目,提升產業扶貧項目規範管理率,規範項目檔案建設。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各鎮(街道)經管站進一步落實扶貧資產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監督權“四權分置”,登記確權實現100%,促進項目提質增效。

對照“三保障一安全”標準 提升工作成效

  2020年,穩定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任務,是脫貧攻堅的最終目標。針對此項,萊蕪區將嚴格對照“三保障一安全”標準,全面提升“三保障一安全”工作成效。

  教育扶貧,由區教體局牽頭,建立義務教育分類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孩子不存在因貧失學輟學現象,實現貧困學生資助政策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無縫隙、高標準全覆蓋。5月底前春季學期教育資助資金必須全部發放到位。

  嚴格健康扶貧,由區衛健局、區醫保局牽頭,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機構減免、醫療救助、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分段再報銷住院幫扶、再救助“七重保障”政策,深化慢病幫扶和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做好家庭醫生簽約、健康查體活動,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失能人員認定補貼等工作,5月底前各項幫扶政策必須全部兌現。各鎮(街道)全面恢復慢病送藥政策,行動困難的由鄉村醫生送藥上門。

  住房安全,由區住建局牽頭,4月底前完成2019年底暫時搬離及新排查危房改造工作;落實危房季度排查制度,發現一戶、改造一戶,保障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各鎮(街道)統籌做好脫貧不享受政策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加大貧困戶人居環境改善力度,示範提升1000戶以上,努力實現應改盡改。

  飲水安全,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加快排查進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落實責任、強力推進。由區水務局牽頭,5月底前實現貧困戶自來水“戶戶通”。

  針對其他扶貧政策是否有效落實,萊蕪區也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今年,全區將繼續擴大低保兜底保障範圍,做好貧困殘疾人、高齡津貼、困難老人政策落實,抓好貧困戶廣播電視、貧困村村內道路戶戶通等“五通十有”提升工程。各級各部門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支持服務脫貧攻堅,6月底前完成孝善扶貧、積分制扶貧、消費扶貧工作,開闢泉城(萊蕪)扶貧旅遊專線,凝聚扶貧工作合力。

本著對“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領導力量不變、包抓責任不變、幫扶機制不變、幫扶力度只增不減,今年,萊蕪區本著對“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工作力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繼續設立扶貧專崗,突出穩定增收這個核心,把解決好貧困人口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各村將按照“因需設崗、以人定崗、精準安置”的原則,增設扶貧公益性崗位,確保應設盡設。對摸排計劃外出務工454名貧困人員,有序推動貧困勞動力返崗務工,2020年全區將“扶貧專崗”崗位增加500個以上。

  加快產業項目實施,持續完善“政策落實優先、項目收益支撐”“村提方案、鎮級審核、區級備案”及差異化分配製度,建立穩定持續增收增長機制。

  繼續抓實積分制扶貧,按照“分類積分、疊加核算、量化考評、激勵先進”的原則,嚴格入戶考評,堅持真考真評,引導群眾徹底消除等、靠、要思想;積極總結推廣藥店、農資、商超等聯營共建、積分車上門兌換等模式,拓展深度和廣度,擴大成效,實現自我脫貧有信心、自力更生有決心。

  做好孝善扶貧,上半年完成各村孝善扶貧工作,確保符合條件貧困老人覆蓋率要達到100%,6月底前政策補助要發放到位。

  此外,萊蕪區還將切實強化貧困戶結對幫扶。督促幫扶責任人切實發揮引導、幫手、聯絡、示範作用,不斷提高貧困戶脫貧政策知曉率和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發揮結對幫扶“雙組長”作用,落實區、鎮、村、派出單位、第一書記“五重管理”制度,下發幫扶提醒,按時走訪,落實政策,確保滿意度100%。

  聚焦脫貧不穩定群體,進一步強化項目分紅、送崗上門等針對性幫扶措施,不斷提高其穩定脫貧能力;對因疫情、因病、因災、因意外等原因致貧但未達到貧困標準的農村困難群眾,積極開展即時幫扶,確保臨時貧困不致貧。(來源:濟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