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一個走在在春末的季節,4.23也是世界圖書日。
或許只是單純的偶然,或許是冥冥之中的註定,4月23日既是莎翁誕生的日子也是這位文豪去世的紀念日。
除此之外,4月23日,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中國思想家魏源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同時,這一天也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中國思想家朱熹的忌日。
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 源於一個浪漫的傳說
據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加泰羅尼亞地區有一個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
所以每年到了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
- 文學巨擘的誕生日和忌日
其實,4月23日對於文學領域來說是一個具有象徵性的日子,因為世界上的一些文學巨擘有的出生於這天,也有的在這一天去世。
因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當然,在4月23日出生的作家們,均在文學領域做出過一定程度的貢獻,文學成就為眾人所知。不過,這些文學家除了擁有創作天賦外,他們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神奇的4月23日
4月23日是莎翁誕生的日子也是這位文豪去世的紀念日就註定了這天的不平凡。
而那麼多大文豪的誕生和逝世,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中國思想家魏源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同時,這一天也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中國思想家朱熹的忌日。
也為這天增加了一絲神奇的色彩。
- 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
1564.4.23-1616.4.23
當提及莎士比亞時,他在英國文學界的地位就像是李白、杜甫在中國文學的地位一樣,4月23日是這位文學巨擘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
// 斜槓青年
《羅密歐與朱麗葉》
用今天的話來說,莎士比亞其實是一位斜槓青年。他除了劇作家,詩人,導演,莎士比亞在自己的戲劇裡出演過角色。他曾演過《哈姆萊特》中開場的先王鬼魂,還有《皆大歡喜》中奧蘭多忠誠的老僕人亞當。
莎士比亞其實還是特別有名的炒房客,炒房子為他奠定了經濟基礎。
他可以寫出那麼多突破當時文學規則束縛的名著,也與經濟上不受約束有關,不會為了當時的商業規則而且影響自己的寫作風格。
// 毒舌莎翁
莎翁在劇作中是有許多粗語的,也有很多高明的罵人話,有人稱他是“全世界最會罵人”的作家,甚至有人做出了“莎士比亞罵人生成器”。
《威尼斯商人》
莎翁毒舌語錄分享:
“瞧他比瞧一隻蝦蟆還討厭”
——《羅密歐與朱麗葉》
“要是我再上人家這樣一次當,我一定把我的腦髓敲出來,塗上牛油丟給狗吃。”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我要罵你的時候,只要提起你自己的名字就夠了。”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莎翁筆下,每個人都有所愛,都有所憎,都有所憂愁,都有所歡樂,但每個故事又風格迥異,他寫出了人的複雜性、人處境的複雜性,這是文藝復興精神,也是莎士比亞跨越時空的魅力。
據說莎士比亞是癌症去世的,也有陰謀論認為,終年52歲的莎士比亞是被他的一個親戚毒死的。
而莎翁究竟是如何去世的,在今天依然是個謎。
- 西班牙文學家塞萬提斯
1547.9.29-1616.4.22
塞萬提斯,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
1616年4月23日在馬德里逝世,有評論家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 間諜身份
《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和桑丘
塞萬提斯是一位集作家、士兵、囚犯、軍需官和間諜等諸多身份於一身的曠世奇才,他曾為國王腓力二世提供過秘密情報服務,因為在當時的年輕人如果想要出人頭地,不外乎三條道路:教堂、海洋和伺候君王。
這位作家選擇出海冒險受命於君王,1581年5月,塞萬提斯身肩蒐集政治和軍事情報的使命啟程前往奧蘭以及莫斯塔甘納姆(位於今天的阿爾及利亞)為君王收集到了寶貴的情報。
堂吉訶德紀念性風車
// 遺骸不知所蹤
1616年4月23日,塞萬提斯終於走完了他多舛的一生,命運也和他開了最後一個玩笑——在很長的時間裡他的遺骸都不知所蹤。
然而最終命運也給出了一份意外的獎勵——2015年3月17日,西班牙專家宣佈在馬德里市中心的聖三一修道院找到了塞萬提斯的遺骸。
人文、生物、DNA等專家組成的特別團隊正在排查塞萬提斯骸骨
-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1899.4.23-1977.7.2
4.23出生的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20世紀中葉他在美國生活了整整20年,這期間寫出了將他推上神壇的《洛麗塔》。
// 曾被退稿的《洛麗塔》
納博科夫創作的文學作品《洛麗塔》是在二十世紀受到關注並且獲得極大榮譽的一部小說,由於這部小說中或多或少地涉及情色的內容,出版社拒絕出版此小說。
在文學界的觀念中,或多或少存在一種“寫作正確”的判斷,一位作家寫的東西剛好在出版社的視野之內,且符合出版社對當下文學的概況的判斷,那才是受歡迎的作品,而客觀上作家作品好不好,並不能影響出版社編輯的判斷。
所以,在納博科夫給出版社寄過去《洛麗塔》後,受到了退稿,並且還有一句出版社“贈言”:
“我請求將其埋葬一千年”,的確文學界存在的“寫作正確”標準,帶來的最直接後果便是名著作者遭到退稿信無情的“嘲諷”。
// 酷愛蝴蝶的納博科夫
納博科夫除了是位聞名世界的大作家,還是一位痴迷蝴蝶、且極具專業素質的昆蟲學家。
納博科夫曾毫不掩飾地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過,他一生中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捕蝶,因為蝴蝶豔麗炫目,迷幻而柔弱。鍾愛蝴蝶的納博科夫直至年老之際,依然像一位孩童般手拿網子去草叢中肆意地捉蝴蝶。
// 愛情寫手
我昨晚夢見了你
好像我在彈鋼琴
你在為我翻著樂譜
——納博科夫致薇拉 1924年1月12日
納博科夫與妻子薇拉
作家似乎在骨子裡就是愛情聖手,納博科夫1923年給薇拉寫了第一首詩,那是在見到她的幾小時之後。
他在一封給薇拉的信中期待這種感情,那時他們有戀愛關係還不足一年:“你我如此特別,這些奇妙之處,除了我們,無人知曉,也無人像我們這樣相愛。”
納博科夫寫給薇拉的書信手稿
- 冰島作家拉克斯內斯
1902.4.23-1998.2.8
4.23也是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的生日,提及他鮮有人知道,作家的主要作品有《獨立之子》、《漁家女》、《唱歌的魚》、《詩人的時光》。
// 寶藏諾獎得主
《薩爾卡·瓦爾卡》
1955年因小說《漁家女》(又名《薩爾卡·瓦爾卡》)獲得了195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動、史詩般的力量,使冰島原已十分優秀的敘述文學技巧更加瑰麗多姿”。
這位《冰島之鐘》三部曲的作者承繼了冰島古代文學的傳統,他如何慶祝自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去喝一杯。”
// 冰島作家的孤獨
冰島靠近北極,因此,每到夏季,即使到了午夜也常有太陽照耀,如同白晝;到了冬天,則恰好相反,有時整天見不到太陽,夜間也變得特別長。
生活沒有陽光,精神世界就需要更多物質來填滿,有句冰島諺語這樣說:一半的冰島人寫作,另一半則在閱讀。
《獨立之子》
如果從冰島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就能理解冰島人的孤獨了。
他們一邊咀嚼著苦澀的鯨魚肉和燻海雀、連續3個月見不到太陽、每天十級狂風、經常性地震火山,平時宅家看書,大概就一個人待著。
《會唱歌的魚》
- 中國思想家、文學家魏 源
1794.4.23-1856.3.36
學文科的童鞋都知道,魏源在中國歷史教材裡可算是能佔得一席之地,他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道光進士,官至知州。
著述很多,主要有《書古微》、《詩古微》、《老子本義》、《海國圖志》等。
// 被統治者輕視的著作
《海國圖志》
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不僅著眼於經濟、軍事,還有對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體的介紹。
書中記述:“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對付外國侵略者,只有“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然而此書在中國未受到廣泛關注,守舊的朝廷官吏的罵聲撲面而來,他們無法接受書中對西方蠻夷的“讚美”之詞,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
// 被日本奉為“有用之書”
魏源故居
當清王朝沉迷於最後的王朝榮光時,他們大概不會想到,《海國圖志》流傳至日本後,日本人如獲至寶,通過不斷轉譯翻刻,使之成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內政的“有用之書”。
此後的幾年裡,《海國圖志》仍不斷“偷渡”日本。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說:“《海國圖志》對日明治維新起了巨大影響,是‘不龜手之藥’。”
《老子本義》
巴丹在《閱讀改變人生》中提到: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在今天這個日子裡,inkers都讀了哪些書呢,不如和小印分享一下。
/歡迎關注印客美學——藝術和美學的科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