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總是懷念那一段獨居的日子。

在很多地方輾轉,獨自一個人安排生活,租來的空間狹小,卻藏有無價的自由。

做事不必同誰打招呼,生活全憑自己的喜好,外面再多的束縛,管進門就有了自己的世界。一個人,擁有的東西不多,需要的也只那麼幾樣,捧一杯紅酒,放上輕柔的音樂,慢慢把一本書的內容消化到心裡去,就是一個妙不可言的夜晚。

二十三歲之後,踏踏實實地過了幾年一個人的日子。不捨得享受一室一廳的自由,總是與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除去洗衣煮飯共用空間,其餘時間鑽到自己的十平米里去,就在那裡知道,有些眼淚可以放肆地流,沒關係,外面看不到,有些野心可以大膽去寫,沒關係,外面不知道。

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一張小床一張書桌一盞燈構成了生存的基本,一部電腦和幾本書滿足了精神需求。日子雖然需要掙扎的,常常顯露猙獰,卻也不妨礙我像那盆多肉頑強生長,幾句勵志語錄擠在便利貼上,貼在醒來就能看到的地方,書和電影成為了最大的慰藉,深夜裡抱緊自己,沉浸在世界另一端的某種生活方式裡,把現實和夢想敲在鍵盤上,在夢裡都不甘慢慢走路。

我就在哪裡,認識了另一個自己,一個剝掉了關係的獨立個體。

原來她並非如父母所說“膽小脆弱”,她比我想象中堅強許多,喜歡毫無退路的刺激,認準了的事,就一定不會讓自己輸;她也不是朋友眼中散漫任性的形象,她只是在走一條不同的路,太愛精神上的自由,才活在文字綻放的世界中,她也不是戀人口中“沒有未來”的女生,她比誰都懂得正經事,她其實並不那麼需要愛,因為她如此需要尊嚴。

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她才二十出頭,什麼都沒有,但年輕讓她什麼都想要,她想有錢,去住一室一廳,她想收到48公斤,穿進18歲的碎花裙,她想寫一本可以放在圖書館裡的書,被人爭相借閱,他想旅行,去看看有詩的遠方……

就是這樣的她,透過我的身體,告訴我每一天要怎麼活。

我用力打工,每週四發了工資,鈔票碼成一排,跳到那張小床上數錢,帶點野蠻的要去征服世界的表情;我努力讀書,在學校的機會來之不易,困了就掐一把胳膊,瞪大眼睛豎起耳朵,用心做可能是最後一次做的學生;我斷掉社交,用其他一切時間營養生命,,讀了什麼書,看了什麼電影,一個個記錄下名字,像是強迫症患者,填一串越來越長的清單……

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一個人與他人在一起太久,就會失去自己的節奏。這樣一個獨居的自己,和爸媽住或在宿舍住的那個完全不同,我學會了如何安排生活,掌握了生存技能,我學會了管理實踐,開始意識到什麼在改變人生,並不在拖沓,願意即可為此付出努力。

三兩年實踐,就把人變成了另一番模樣,那年大膽寫下的夢想,竟然一個個接連實現了。獨居置人於不被幹擾的環境中,把我沉睡的好品質喚醒,賦予我獨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成長的效率。而當一直埋頭奔跑的我停下來,我發現,世界還是那個殘酷的世界,但我終於有理由愛這個世界了。

年輕的女孩需要一段獨居的日子,從那裡重新認識自己的潛力。哪怕是需要離開父母的庇護,哪怕不再有朋友或戀人的相伴,你一定要給自己一段這樣的日子,去認識自己,分析自己,逼自己一把,同自己和解,愛自己。這些都是被人不能替你去做的。而這些,也是今後不再有機會做的事。

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當我走入一段新的人生旅途,和戀人攜手生活,還是會懷念獨居的日子。我慶幸在那個更年輕的時候,沒有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揮霍青春。我還是會在某些晚上,獨自到書桌前,以一本書一杯酒作伴,品味那段日子的餘溫。

每每聽見年輕人說獨居的寂寞難耐,談論要以什麼方式打發時間,我便會覺得心痛。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可追求的美好,我們自身有太多要修正的瑕疵,生命那麼短,束縛那麼多,獨居時不增值,還待何時?

當我回看青春,它是被割成數個階段的,某些片段被擱淺於時光中,再也不被想起,而“獨居”的日子,像是個里程碑,帶著成長的光暈,始終在照亮來去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