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春來“綠洲”更綠

“疫”去春來“綠洲”更綠

綠洲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李吉安查看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陳佩良 攝

“疫”去春來“綠洲”更綠

綠洲街道辦事處主任呂孝剛(左二)檢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陳佩良 攝

核心提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民權縣綠洲街道辦事處高度認識到疫情直接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深入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16字方略,在這場大考中,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眾志成城,克難攻堅,打贏了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護佑了“綠洲”人民,確保了“綠洲”一方淨土。“疫”去春來,“綠洲”更綠。

群眾生命大於天 政治責任重如山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綠洲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深刻認識到群眾生命大於天,政治責任重於山,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黨工委書記李吉安在1月23日下午召開的黨政班子聯席會議上擲地有聲地說:“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挺身而出,眼下的疫情正是考驗我們黨性原則和執行力的時候。”

李吉安與全體班子成員達成共識,形成了抗疫的堅強領導集體,動員一切力量,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當天下午,綠洲街道辦事處就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李吉安任總指揮長、辦事處主任呂孝剛任副總指揮長的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部下設6個工作組,統籌開展全辦事處疫情防控工作,形成辦事處一盤棋的局面,並制訂了一整套預案、方案。此外,李吉安當“群主”建立了“綠洲抗疫群”,他在群裡發佈上級政策、疫情防控具體措施、好的經驗做法等,及時傳遞上級的聲音。

辦事處幹部孫俊華的家屬也深刻意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給丈夫發來微信表達了深切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幹部李保健在例行巡查中突發腔隙腦梗,在通過初步診治脫離危險期後,他又毅然回到疫情防控一線。

千家萬戶齊響應 群防群治效果佳

為做好宣傳工作,綠洲街道辦事處在1月24日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動員大會後,全體黨員幹部就簽訂了“不拜年、不走親訪友、不參加聚會、不聚餐”承諾書,並舉行了“抗擊疫情,戰鬥一線”簽名活動。

為加強疫情防控,該辦事處出動宣傳車161輛,每天不間斷巡迴宣傳,在縣城主要道路和各村(居委會)醒目位置懸掛條幅2200餘條,在農村安置62個大喇叭的基礎上,又在城區設置9個廣播區,安裝36個大喇叭,每天不間斷播放《致武漢返回民權老鄉的公開信》、《綠洲街道辦事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舉報通告》和《關於規範城鄉居民出行行為的通知》。此外,他們還印刷宣傳手冊5.5萬餘份、《致武漢返回民權老鄉的公開信》12萬份,張貼在大街小巷,送到居民家中。

該辦事處轄區內近百名退役軍人自發組織起來,利用車載廣播播放衛生防疫知識,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廣泛的宣傳動員讓辦事處形成了全面抗疫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群眾防疫抗疫的意識和警惕性,匯聚了磅礴的精神力量。返鄉大學生們也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組成了“青年突擊隊”,每日穿行於村莊、社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測量行人體溫、開展環境消殺。平日裡受到政府救助的殘疾人趙勝利也主動自掏腰包購買礦泉水等物資送到疫情防控點慰問值班人員,助力疫情防控。

地毯排查澄清底 思想工作“一對一”

為全面掌握湖北及武漢返鄉人員信息,綠洲街道辦事處實施班子成員包片、幹部包村(居)、網格員包戶的排查責任到人機制,建立了排查臺賬和發病臺賬,實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各村(居)委會每天將排查結果彙總由主要領導、包片領導、片區負責人、村(居)負責人和排查人員“五簽字”制度;織密網格,把辦事處劃分成338個網格,積極調動一切力量,全面徹底地排查湖北及武漢返回人員;針對城區居住人員複雜、排查難點大、工作人員少的特點,辦事處臨時聘用公益性崗位人員120人參與到排查中去,建立了“辦事處+12345+派出所+人民醫院+物業”的微信群,各部門聯動,信息共享,無縫對接,有效銜接,及時核查,及時處置,做到了辦事處不漏村(居)、村(居)不漏網格、網格不漏戶、戶不漏人;主動與縣直有關單位銜接,以免出現漏統漏報現象;開展了對武漢、湖北其他市區近期返鄉人員及有旅居武漢史未報備並未主動居家隔離人員舉報有獎活動,凡舉報一例經核實後獎勵500元。

“您好,請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對自己負責任,也是對別人負責任!”居委會疫情防控人員童金秀每天要重複這句話無數遍,這句話也是一線排查人員的口頭語,他們衝鋒在一線,不分晝夜入戶排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聯防聯控堵源頭 當好“幫辦”解民憂

為從源頭斷絕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傳播,綠洲街道辦事處對武漢返鄉人員實行人盯人機制,以村(居)、社區為單位,安排工作人員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一對一”監控,並建立工作人員和返鄉居家隔離人員微信群,做好防控思想工作;規範城區居民每日上午8:00-12:00可憑物業發放的居民出入證外出;在農村實行非本村人員禁止入村,如有必須出村要求的,須持有村委會開具的出入證明,且必須測量體溫;各村、社區成立巡邏隊巡迴監督,防止走親訪友、聚群、打麻將、下象棋;對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紅白事,一切從簡,由村委出面勸阻,能不辦的就不辦,能延期的延期,喪事不準弔喪。

為做到“外防輸入”,辦事處抽調幹部結合村委幹部在農村設置了17個卡點,組織街道、公安、城管、基幹民兵等在出入縣城的主要路口設置了6個卡點,除需要運送物資的工作人員外,其他所有人員禁止出入。

為保障城鄉封閉後居民的生活需求,辦事處全體幹部當好群眾的“幫辦”,他們組織綠洲東方物流園13輛配送車按時配送物資,確保村和社區群眾日常用品和生活用品供應,由社區工作人員為隔離人員代購蔬菜、牙膏牙刷等日常用品。李莊村還帶頭設立了“黨員服務代辦點”,該村“疫情防控先鋒隊”變身“群眾事務代辦服務隊”,村民需要的物資直接用發信息或便籤條的形式告知服務隊,每天都有值班人員去縣城統一採購,而後逐一送到村民家門口。

綠洲街道辦事處還建立了由臨時公益性崗位、退役軍人志願者、基幹民兵、無職黨員等近1000人和多家單位參與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網格防控體系,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疫長城”。

做好防控抓復工 抗疫戰貧獲雙贏

為穩定經濟發展形勢,保障脫貧攻堅質量,綠洲街道辦事處一邊抗疫一邊積極籌劃復工復產工作。他們根據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在防疫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後,除洗浴中心、KTV、影院、網吧等場所外,其他行業全部復工復產,由辦事處派出網格員對已復工復產企業進行日常防控、消殺等工作的監管;同時有序組織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和外出務工,對因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結合辦事處防疫消殺、卡點值守、宣傳疏導等工作安排臨時性崗位60名,實現增收脫貧。該辦事處吳莊村村民楊恩惠年前在武漢一家建築工地做木工,受到疫情影響很難找到工作,辦事處得知這一情況後,經多方聯繫在縣城某建築工地為他找了一份工作。

為了解決貧困戶不能外出務工,生活生產又急需用錢的困難局面,該辦事處鳳翔合作社理事長張紅建個人籌措資金20萬元,把本應3月份發放給村民的分紅提前一個月發放給村民。亓堂村李莊組66歲的貧困戶楊秀嶺說:“俺只想著,看眼下這個疫情形勢,可能今年分紅要延後發了,估計最早也要到6月份,誰知道不但沒延後,還提前一個月嘞!”

老城東村第二組貧困戶徐耀峰說:“俺在家裡天天吃喝睡大覺,沒有事幹,早就想著到合作社打工掙錢,沒想到,過了年還沒有幹一天的活,竟然先發錢啦!”綠洲街道辦事處的其他扶貧產業負責人也紛紛效仿鳳翔合作社的做法,提前把分紅髮到貧困戶手中,此舉較好地解決了群眾生活生產資金緊缺的局面。

截至目前,該辦事處轄內所有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辦事處所屬學校也正積極組織復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