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看孩子的為人,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有真理嗎?

未成熟的小蝸牛


三歲看大有道理。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孩子三歲之前一般跟父母在一起比較多,父母的一言一行非常影響孩子。因為那個時候孩子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及語言能力非常強,孩子是什麼性格,這個時候雖說不太準確,但也差不多了。

七歲看老,我倒不是特別贊同但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七歲的孩子懂事很多了,可塑性很強,能講清楚很多事情,這個時候大人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榜樣的塑造非常重要,給孩子在心裡要留下優秀,美好的根,相信長大以後不會太差。所以這是人們常說的七歲看老。但是孩子成長的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或者考驗,甚至苦難,同樣也會打破未來的方向。這個後天的家庭,教養,以及學校教育,和所交的朋友都很重要呀!


飛流直下銀河白練


一個孩子落入狼的手裡,有的會被狼撫養,這就是狼孩。例子不多,確實有幾例。狼孩是不會直立行走的,生活習慣也接近於狼。

這說明絕大多數孩子的素養取決於家長的教育,不排除有極個別孩子天生的壞種,也有的天生心善,這屬於個例,跟我們一般人沒太大關係。

那為什麼是三歲看大,不是八歲看大,十八歲看大呢?因為人的生理是有一定規律的,幾歲長鬍子,幾歲來月經,幾歲出現人體性特徵,這在人類是大同小異的。

同樣,人的心理和學習能力也遵循這樣的規律,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三五歲會熟練的講話,跟著中國人,說中國話。跟著英國人,說英國話。這些是自然而然輕而易舉的事情。

那時候的學習能力是驚人的,但是,請注意,那時候的心理增長速度也是驚人的。

可到了七八歲以上,孩子再學英語,就不一樣了。心理的增長也會放慢。

在黃帝內經上講,女孩子是以七位節點的,比如七歲,十四歲,二十一、二十八、三十五、四十二。每一個節點都伴隨著身體的變化。這其中有一個變化就是更年期,說白了也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綜合反應。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基本差不多,因為,定型了。有例外嗎,有,很少很少。


小橋sunny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以看做是重視幼教的“古訓”,但絕不是真理。如果僅“三歲”就把一個人退休前的“前途”看“死”了。我們還培養他們幹什麼?自由發展豈不省心,省事,省時,國家不更省去許多人力物力嗎?如果“七歲”就能定一個人至死的人生,我們還在教育丶生活丶身體丶德育諸多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幹什麼呢?

比如我們請一“行家”識得一“七歲”神童,將來一定立“大家”之列,卻不給他必要的教育,長大後他能成“家”嗎?顯然,沒有後天的教育與努力了,成才是荒誕的!反之,“七歲”就看一輩子是“混混”的,得以良好教育,生活於良好的環境,你能斷定他一輩子一定是混混嗎?顯然結論也是或然的!

人之善惡不是“看”出來的!人之善惡不是天生的!

在我們的民族急需大量有用人才之際,“三七”說只能理解為基礎教育,即從小教育很重要。不能作為培養教育的準則或經驗。中國教育過去沒真的“看”出人才,今天與未來也更不可能憑三七論“看”出人的良莠。中國的騰飛靠千千萬萬個“三七”孩子的成才誰要把“三七”論當真理,不僅誤了自己的孩子,誤了一代或幾代人,更會誤了國家的前途。若天下奉“三七”說為真理,罪過就大了!

誠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