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0丨高世楫:以大規模高水平城市化應對危機並開啟走向2035新徵程

前瞻2020丨高世楫:以大規模高水平城市化應對危機並開啟走向2035新徵程
前瞻2020丨高世楫:以大規模高水平城市化應對危機並開啟走向2035新徵程

高世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前瞻2020丨高世楫:以大規模高水平城市化應對危機並開啟走向2035新徵程

1986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1992年在英國CityUniversity獲得博士學位。1995年加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2004年調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歷任發展戰略與區域研究部副部長、信息中心主任,2013年開始擔任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比較制度分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環境監管與治理、信息通信產業發展戰略、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城市化嚴重滯後於現代化進程的要求,由此導致巨大城鄉差異、區域差異,體現為不同民眾收入、財產、公共服務水平方面的巨大不平等。在人均GDP水平10000美元這個階段,人民對居住條件和出行條件改善有巨大需求,而由於這些不平等導致相當大比例家庭沒有足夠的購買力滿足這些需求,其結果是我國現階段巨大的生產供給能力得不到釋放,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受阻。

人類發展的歷史表明,工業化、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城市不但因聚集生產要素而具有最高的生產率和創新能力,而且能夠為居民提供最高水平的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同時因為規模效應,城市化導致在相同消費水平下人均資源消耗最少、碳足跡最小。我國面臨嚴峻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約束,要使十四億人都過上現代化幸福生活,必須走城市化這條路,而且只有創新城市模式才能實現城市化。

國家已經明確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發展方向,我們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化、細化研究,找到解決方案並儘快實施。

第一,需要研究如何創新城市模式,面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推進城市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創造性地設計新城市模式、建設智能城市,對一些創新模式如人車分離的節地模式、超高建築為主的天空城市,可以在城市新區建設中起步,科學選比並不斷完善推廣。

第二,要明確加快城市化的路徑。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中央第五次財經委員會上提出的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要求,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也就是按經濟規律引導生產活動聚集,以生產就業引導人口聚集,各項政策應該是助力加快而不是阻礙減緩這一城市化自然進程。同時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吸引更多人員永久性流入。

第三,創造加快人口大規模流動並永久性在城市定居的條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使人人能更加公平地享受發展成果,為此要加快社會領域的改革,建立完善統籌城鄉和區域的民生保障制度。國家保障十四億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明確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責任,確保無論在城市鄉村、沿海內陸,在與國家總體發展水平相當的保障層次上,人人都能平等享受到幼有所養、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保障。這將實質性徹底廢除束縛居民自由流動的戶籍制度,讓市場經濟力量引導生產活動集聚,以人的自由流動支撐生產活動的聚集。這種大規模城市化將釋放全社會巨大的消費需求,使我國龐大工業能力得到釋放,服務業得到發展,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中公共服務水平更加均等和不斷提升質量,勞動者受教育程度和勞動技能持續提高,能夠有力支持產業升級和創新,以更高的生產率導致更多資源和要素向城市聚集,這樣我國現代化才能走入加快正反饋的快車道。

著眼未來應始於當下,在2020年疫情防控和應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措施中,應佈置啟動中國大規模高水平城市化進程,這不但是應對危機的重要抓手,而且是實現2035年目標的必由之路。站在現代化的新起點,我們有了完整工業體系、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有更加開放胸懷和視野,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化,中國新一輪城市化進程一經啟動,經濟就會持續增長、社會就能不斷髮展,2035年目標必將順利實現,國際政經格局也將煥然一新。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史曉強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