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壮大扶贫产业 变“输血”为“造血”

  4月的龚州,细雨霏霏。平南县思旺镇万亩葛园花玲葛根产业基地,20多名群众挖渠起垄,准备种植葛根。距离不远处,10多名村民在挖淮山。一边收一边种,这是平南县今年春天的一道独特风景。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决胜脱贫攻坚,平南县按照“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指导思路,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村民合作社+基地+农户(含贫困户)”发展模式,壮大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变“输血”为“造血”。

  平南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大东介绍,平南县作为全区贫困人口较多的8个非贫困县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3838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277个。“十三五”期间,要实现79个贫困村、74709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脱贫任务艰巨。该县将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走稳走好。

  从2016年开始,平南县创新推出“村村建百亩产业基地,户户有增收致富来源”做法。经过两三年培育,已初见成效。至去年底,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46个村扶贫产业基地获得收益,其中2万元以下11个、2万至5万元16个、5万元以上19个,有力助推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个葛根可好哩,可做菜可入药。”站在思旺镇万亩葛园花玲葛根产业基地,花玲村党支部书记陈立成向记者介绍种植葛根的好处,“市场好时,从地里挖起来直接卖生葛;市场不得价,就将它烘干储存起来当药材卖。”

  为了决胜脱贫攻坚,平南县今年安排6300多万元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对经不起市场检验的一些产业进行淘汰,调整为葛根、红薯、中药材、玉桂、油茶、南瓜、黄皮等7个万亩产业基地,按照“811”“721”利益分配机制,把产业收益的七至八成划归贫困户,剩下的三成作为产业管理员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挖完280多亩淮山后,马上改种价格稳定的葛根。”陈立成带记者行走在产业基地。今年,花玲村要在壮大扶贫产业上大干一场。除了种植葛根,前段时间种的200亩玉米已经有1米多高,再过两天就开花了。

  这时,贫困户刘旭明和哥哥各挑着一担淮山从基地走上来。“今天挖了多少斤?”陈立成问。刘旭明介绍,自己和哥哥、妻子三个人每天可挖1500斤,收入500多元。

  在平山镇,由乡贤韦以宗引进的黑米产业也给当地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韦以宗介绍,黑米亩产300公斤,产量仅是普通稻谷的2/3,但价格却是普通大米的2倍以上。贫困户韦相海种3.5亩黑米,一造可收入5500元左右,一年两造就有1.1万元,而普通大米只有7200元左右。贫困户种植黑米每亩较普通稻谷增收4600元(其中县产业扶贫1400元/年)。

  在扶贫产业培育中,平南县按照“贫困村50万元/村、非贫困村贫困户2000元/户”标准落实资金5767万元,推动每个贫困村以土地流转形成连片种植100亩以上产业基地,支持非贫困村就近抱团建设产业基地,构建“技术人员管基地、农文旅牵头品牌推广销售”的产销一体化体系,助推扶贫产业增产增效。

  “这都是书记、代县长上网直播卖货拉来的订单。”4月2日,官成三宝培强红薯合作社理事长林培强笑眯眯地跟记者说,“直播当晚就卖出300多件2000多斤红薯,今早又收到1000多斤订单。”

  官成镇岭西村素有种植红薯传统,该村生产出来的红薯干远近闻名,甚至飘洋过海卖到澳大利亚。然而,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飘香的岭西红薯也出现“难卖”现象,林培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2月9日,平南县出台“稳农业保供应”10条措施,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调查核实全县家禽、水果货源情况,县农文旅公司负责县内家禽收购、宰杀、销售、收储,激活内销市场。

  除了政策支持,平南县委书记、代县长等领导还使出浑身解数,先后带货直播,亲自帮种养户代言;开展“以购物代捐”“爱心购枣”等活动,促进消费扶贫。截至4月15日,平南县已经销售鸡鸭810万羽、柑橘1.52万吨、大青枣2.8万吨、淮山970万吨、马铃薯2100万吨。

  把红薯干卖了,林培强又着手培育红薯苗,以待夏秋种植。记者到来采访时,林培强的100多亩红薯苗基地,薯苗已经长到20-30厘米,一片碧绿。林培强笑着说:“今年,政府大力支持扶贫产业,我们也要提前育苗,到时打算免费送苗给贫困户,保价回收红薯,把产业做大做强。”

  平南县扶贫和移民局副局长张以君介绍,至去年底,全县共有产业扶贫基地159个,覆盖79个贫困村和170个非贫困村,面积2万多亩,覆盖贫困户17265户,县级“5+2”产业覆盖率达93.8%;建成贫困村电子商务扶贫服务点79个;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533名,培育创业致富人24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