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大愛若此,刻於心,動於行

  《葉問4》即將上映了,突然想起10年前《葉問》上映時自己連刷四次的經歷,於是充滿期待,同事也將10年前的觀後拿來分享。

  早在觀看《梅蘭芳》的時候,就被宣傳片吸引住了,於是在電影還沒結束的時候便惦記起來,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力一直吸引著我,但究竟是什麼,自己也說不清楚。許是對李小龍的卓越需要更深的理解,再許是對詠春大師人生傳奇的極度嚮往。
  

《葉問》:大愛若此,刻於心,動於行


  走過“小米步槍”的影視時光,見識越多,彷彿就越沒有令人心潮澎湃的國產作品了。要麼,是不分人鬼的一通煽情,淚眼過後幾乎想不起丁點片段;要麼,是無辨國境的當代滑稽,停止嬉笑之時大腦竟依舊呆木般的空白。一時間,也尋不到哪怕只是童年中露天電影中的期盼和激昂了。
  還好,葉老先生及時喚醒了自己的冷漠,一場電影竟真是一次人生。至少,我很震撼,很振奮!
  中華民族是忍辱負重的民族,中華民族的美德曾經飽含無奈和壓抑。《葉問》於仇恨不做深入刻畫,只是寥寥幾筆代過,每個人都知道,悽慘的景象只會讓人潸然哀號,讓人怨怒狂躁,而能夠拯救社會的力量只有人心,所以,電影更多的是從人心入手。
  大愛,為國而生,為國而亡。
  葉老原本的家富裕祥和,卻因為罪惡的侵略成為鬼子的戰利,透過凌亂的院落,似乎可見曾經富碩大中華在烏煙瘴氣中飄搖,大國的仁義竟招來彈丸之地的踐踏。其實,葉老本人不善言談,與世無爭,甚至祖國落難,全家落魄的時候,依舊盡力躲讓紛亂,可以放下身資低頭挖媒,可以忍氣吞聲甘為平民,只是當鬼子的血腥一而再再而三的實施的時候,他才真正的爆發,為了國民,為了同胞,奮起抵抗!


  葉老的愛憎分明仁義禮讓通過兩組交手的對比可以很清楚的讀懂,一組是廖師傅的切磋挑戰,一組是日本將軍三蒲的練武場。對廖師傅的打鬥,充滿的喜劇的色彩,當他口中不斷髮出“中,中,中”的同時,觀眾的笑聲也不斷,為了不傷害到對方,葉問只是用聲音來代替力道,讓人敬佩大師的風範;而對日本武士,葉老先生以一敵十,毫不留情,這一段戲,讓所有的觀眾拍手叫好,這種感覺何止一個爽字了得。打的振奮,打的讓人熱血沸騰!葉老先生的雞毛撣子對金山找的大刀更堪稱經典片段,只是,讓我心理不舒服的是這個曾經的帥氣〈力王〉,這裡竟然是個大反派,幸好片方還是刪掉了其去日本鬼子告發葉問的部分。
  

《葉問》:大愛若此,刻於心,動於行

電影《葉問4》劇照甄子丹


  李釗也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本質上講,他是愛國的,但是他自己說的很對,他只是個翻譯,有自己的家人需要供養。而在電影中,一直都被群眾誤解,甚至即使擊斃了暗下手的副官仍被群眾們群毆(注,這段也根據要求處理掉了,所以,他的結果也成為了懸疑)。對比看來,他做翻譯養家餬口與廖師傅打日本武士意義是相同的。而翻譯跟漢奸的最大不同是在於對待國人的態度上,他遠比漢奸的趾高氣揚舒服得多。
  大愛,助友及人,助友及己
  實際上,根據資料的記載,葉問是受到其朋友“泉哥”的幫忙才得以生活下去,而電影中,卻是以他贊助棉花廠開始,到後來他回到棉花廠,但無論是誰幫誰在先,包括,葉老先生橫掃整個武術場,最後只拎了廖師傅用生命換回來的粘滿憤怒和恥辱鮮血的一包米,都是他對友誼的重視和支持。只是,雙拳終究難敵四手,所以,葉先生也必須學會團結國人,共同抗敵才行。
  

《葉問》:大愛若此,刻於心,動於行

熊黛林演技被贊臉紅紅甄子丹為《葉問2》招募李小龍


  倘若,一輩子中也能有如此的幾個摯友,該是多麼榮幸的事啊。
  大愛,敬妻愛家,敬妻愛子
  來佛山踢館的金山找打敗了武館街的所有師傅,但是當來挑戰葉老先生的時候,用“怕老婆”的激將法迫使他出招。而葉老先生,回答卻也正是當今社會的真正信仰:天下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因習武,老婆和孩子經常被忽略,所以,葉夫人是非常不喜歡他整天練武的,葉問有為了提醒自己,在練功夫的木樁上刻著“老婆大人”的名字,以隨時提醒自己,多陪陪家人。而,即使金山找不斷打亂家裡的東西,夫人不發話,葉老先生 依舊是不動手還擊。這種修為非聖賢而難為之!
  整部電影中,幾乎沒見有他們夫妻二人的纏綿之處,卻又讓人非常信服他們之間的感情,這也是電影比較成功的地方,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要肉麻到讓人臉紅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
  電影已經上映足有半月了,但是心中的那份激情還是不減當時,當今社會不需要英雄,而是需要那樣一種精神,大愛,刻於心,動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