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大爱若此,刻于心,动于行

  《叶问4》即将上映了,突然想起10年前《叶问》上映时自己连刷四次的经历,于是充满期待,同事也将10年前的观后拿来分享。

  早在观看《梅兰芳》的时候,就被宣传片吸引住了,于是在电影还没结束的时候便惦记起来,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一直吸引着我,但究竟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许是对李小龙的卓越需要更深的理解,再许是对咏春大师人生传奇的极度向往。
  

《叶问》:大爱若此,刻于心,动于行


  走过“小米步枪”的影视时光,见识越多,仿佛就越没有令人心潮澎湃的国产作品了。要么,是不分人鬼的一通煽情,泪眼过后几乎想不起丁点片段;要么,是无辨国境的当代滑稽,停止嬉笑之时大脑竟依旧呆木般的空白。一时间,也寻不到哪怕只是童年中露天电影中的期盼和激昂了。
  还好,叶老先生及时唤醒了自己的冷漠,一场电影竟真是一次人生。至少,我很震撼,很振奋!
  中华民族是忍辱负重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美德曾经饱含无奈和压抑。《叶问》于仇恨不做深入刻画,只是寥寥几笔代过,每个人都知道,凄惨的景象只会让人潸然哀号,让人怨怒狂躁,而能够拯救社会的力量只有人心,所以,电影更多的是从人心入手。
  大爱,为国而生,为国而亡。
  叶老原本的家富裕祥和,却因为罪恶的侵略成为鬼子的战利,透过凌乱的院落,似乎可见曾经富硕大中华在乌烟瘴气中飘摇,大国的仁义竟招来弹丸之地的践踏。其实,叶老本人不善言谈,与世无争,甚至祖国落难,全家落魄的时候,依旧尽力躲让纷乱,可以放下身资低头挖媒,可以忍气吞声甘为平民,只是当鬼子的血腥一而再再而三的实施的时候,他才真正的爆发,为了国民,为了同胞,奋起抵抗!


  叶老的爱憎分明仁义礼让通过两组交手的对比可以很清楚的读懂,一组是廖师傅的切磋挑战,一组是日本将军三蒲的练武场。对廖师傅的打斗,充满的喜剧的色彩,当他口中不断发出“中,中,中”的同时,观众的笑声也不断,为了不伤害到对方,叶问只是用声音来代替力道,让人敬佩大师的风范;而对日本武士,叶老先生以一敌十,毫不留情,这一段戏,让所有的观众拍手叫好,这种感觉何止一个爽字了得。打的振奋,打的让人热血沸腾!叶老先生的鸡毛掸子对金山找的大刀更堪称经典片段,只是,让我心理不舒服的是这个曾经的帅气〈力王〉,这里竟然是个大反派,幸好片方还是删掉了其去日本鬼子告发叶问的部分。
  

《叶问》:大爱若此,刻于心,动于行

电影《叶问4》剧照甄子丹


  李钊也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本质上讲,他是爱国的,但是他自己说的很对,他只是个翻译,有自己的家人需要供养。而在电影中,一直都被群众误解,甚至即使击毙了暗下手的副官仍被群众们群殴(注,这段也根据要求处理掉了,所以,他的结果也成为了悬疑)。对比看来,他做翻译养家糊口与廖师傅打日本武士意义是相同的。而翻译跟汉奸的最大不同是在于对待国人的态度上,他远比汉奸的趾高气扬舒服得多。
  大爱,助友及人,助友及己
  实际上,根据资料的记载,叶问是受到其朋友“泉哥”的帮忙才得以生活下去,而电影中,却是以他赞助棉花厂开始,到后来他回到棉花厂,但无论是谁帮谁在先,包括,叶老先生横扫整个武术场,最后只拎了廖师傅用生命换回来的粘满愤怒和耻辱鲜血的一包米,都是他对友谊的重视和支持。只是,双拳终究难敌四手,所以,叶先生也必须学会团结国人,共同抗敌才行。
  

《叶问》:大爱若此,刻于心,动于行

熊黛林演技被赞脸红红甄子丹为《叶问2》招募李小龙


  倘若,一辈子中也能有如此的几个挚友,该是多么荣幸的事啊。
  大爱,敬妻爱家,敬妻爱子
  来佛山踢馆的金山找打败了武馆街的所有师傅,但是当来挑战叶老先生的时候,用“怕老婆”的激将法迫使他出招。而叶老先生,回答却也正是当今社会的真正信仰:天下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因习武,老婆和孩子经常被忽略,所以,叶夫人是非常不喜欢他整天练武的,叶问有为了提醒自己,在练功夫的木桩上刻着“老婆大人”的名字,以随时提醒自己,多陪陪家人。而,即使金山找不断打乱家里的东西,夫人不发话,叶老先生 依旧是不动手还击。这种修为非圣贤而难为之!
  整部电影中,几乎没见有他们夫妻二人的缠绵之处,却又让人非常信服他们之间的感情,这也是电影比较成功的地方,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要肉麻到让人脸红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
  电影已经上映足有半月了,但是心中的那份激情还是不减当时,当今社会不需要英雄,而是需要那样一种精神,大爱,刻于心,动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