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與市場不同認識

1) 疫情帶來的血漿供給缺口可能超過市場預期。

市場認為我國漿站全面停採時間大概只有 2 月,疫情帶來的血漿供給缺口只有 10%左右。我們判斷,實際血漿供給缺口可能會超過市場預期,並且這些缺口短時間內難以彌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我國政策規定只有本地居民可以獻漿,考慮到外出務工的影響,春節前後應該為獻漿高峰期;2)雖然從 3 月下旬開始,大部分漿站已經逐漸恢復採漿,但我們認為在疫情防控沒有完全解除的條件下,恐難完全恢復到正常採漿水平;3)我國嚴格規定了獻漿的頻率和單次獻漿量,後續漿站採漿提升空間有限(尤其是老漿站);4)新設漿站需要審批,加上建設時間,至少需要 12 年,短時間內無法通過新設大量漿站來彌補這個缺口。

2) 人血白蛋白全年銷售情況可能好於市場預期。

受疫情期間醫院手術量大幅度下滑影響,一季度人血白蛋白銷售量大幅下滑。但是從全年看,進口人白受全球疫情影響,供給預計有一定縮緊(3 月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已經下滑),國產人白受益。回顧 2019 年類似情況,國產人白預計會量價齊升,對一季度的下滑產生一定的對沖,全年人血白蛋白銷售情況可能好於市場預期。

3) 疫情對血製品的影響深度可能超過市場預期。

從短期看,此次疫情導致血製品行業供需格局改善。部分品種有量價齊升預期,但是我們認為疫情對血製品行業的影響可能更中長期。(1)過去,因為靜丙在臨床上存在被當做輔助用藥使用的情況,被納入了部分地方輔助用藥目錄。經過此次疫情,靜丙被納入輔助用藥目錄的概率將大幅度下滑。(2)靜丙在疫情方面的治療作用將幫助澄清學術誤判,其臨床使用將得到改善,靜丙終端銷售情況有望好轉。(3)國家衛健委建議使用康復者血漿治療重症患者,並多次呼籲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獻漿,民眾對獻漿的認知度得到提高,有利於提高獻漿員滲透率,助力存量漿站採漿量增長。

1.受疫情影響,靜丙短期需求爆發

1.1 新冠肺炎新增靜丙需求,加速渠道去庫存

國家衛健委連續發佈兩版《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 方案(試行)的通知》, 康復者血漿可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症、危重症新冠肺 炎患者臨床治療,規定使用康復者血漿治療的患者原則上病程不超過 3 周、新 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臨床專家判定患者存在病毒血症,並且建議在病情急性 進展期應當儘早使用。根據臨床狀況和患者體重決定輸注劑量,一般情況下, 輸注 4-5ml/kg,通常輸注 200-500ml。1 月 27 日,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 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 (試行第四版)》中,再次明確對於重型、危重型病例,在 有條件情況下可考慮恢復期血漿治療。

3 月 4 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 七版)的通知》中,在其他治療措施中增加了“兒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慮 使用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靜丙治療正式被納入國家版診療方案。此前,深圳市 第三人民醫院的診療方案在衛健委版診療方案基礎上,對於重型、危重型病例,在 免疫治療措施中,提出根據患者臨床症狀、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在病情進展期建 議使用、有條件可用 IgM 型人免疫球蛋白;北京協和醫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的肺炎”診療建議方案(V2.0)中,也提出重症患者依據病情可酌情早期使用 IVIG(靜丙) 0.25g/kg/d,療程 3-5 天。

按照北京協和醫院診療方案測算,假設患者體重 60kg,治療療程取中間值 4 天,則單個重症患者靜丙注射量為 60g。由於衛健委在疫情後期不再公佈累 計重症人數,我們按如下方法進行測算:

◼ 重症率:2 月 29 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佈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 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中的重症率為 13.8%;考慮到海 外重症率有可能高於中國,我們按照 15%的重症率進行估算。

◼ 累計重症患者估算數量:截止到 2020 年 3 月 31 日,全球累計重症患者估 計為 126450 人,其中中國累計重症患者估計為 12393 人。

◼ 新冠肺炎新增靜丙需求量測算:按照單個重症患者靜丙注射量 60g 測算, 全球新冠肺炎靜丙需求量為 7586991g,其中中國靜丙需求量為 743553g; 折算成 2.5g 標準瓶,全球和中國新冠肺炎靜丙需求量分別為 303.45 萬瓶、 29.74 萬瓶。2019 年,中國靜丙總共批簽發量為 1109.94 萬瓶,重症患者 靜丙需求量約佔 2019 年總批簽發量的 3%;2019 年一季度靜丙總批簽發量 為 232.72 萬瓶,重症患者靜丙需求量約佔 2019 年一季度靜丙總批簽發量 比例為 12.78%。受益新冠肺炎,渠道去庫存加速,靜丙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從全年看,靜丙銷售量大概率實現高速增長。

1.2 靜丙 Q1 批簽發數量大增,佐證需求旺盛

2019 年全年靜丙批簽發量為 1109.94 萬瓶,與 2018 年基本持平。 2020 年 一季度靜丙批簽發量為483.61萬瓶,同比增長107%;其中1-3月分別為105.08、 205.25、 173.28 萬瓶。受疫情影響, 2 月份靜丙批簽發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81 萬瓶,是 2019 年 2 月批簽發量的 8 倍(由於上海萊士受上海新興事件影響, 靜丙無法批簽發,導致 2019 年 2 月批簽發量較低);3 月靜丙批簽發量較去年 同期增加 78 萬瓶,是去年同期的 1.8 倍。整個一季度,靜丙批簽發量是去年 同期 2 倍,佐證了需求端旺盛。

分企業看,泰邦、華蘭、天壇、博雅、雙林、康寶、衛光、上海萊士批籤 發數量都同比大幅度增加,其中上海萊士比去年同期多批簽發 71.5 萬瓶(上 海基地生產的靜丙是由上海所批簽發,受上海新興事件影響,去年同期批簽發 量顯著低於正常水平);華蘭生物比去年同期多批簽發 46 萬瓶,是去年同期的 2.3 倍;泰邦生物多批簽發 26 萬瓶,是去年同期 1.6 倍;天壇比去年同期多批 簽發 16 萬瓶。

從生產企業看,2019 年批簽發數量排名前 5 的企業分別是天壇生物、泰邦 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遠大蜀陽,批簽發量佔比分別為 22.74%、 15.46%、 12.8%、11.89%、8.78%,前五大企業合計佔比為 71.67%。

2.受疫情影響,原材料血漿供給縮緊

2.1 受疫情影響,我國血漿供給端約同比下滑 27%

從 1 月 23 日武漢宣佈封城開始,全國全面進入疫情防控狀態。受人員流 動性影響,1 月 23 日到 3 月上旬上游單採血漿站血漿採集幾乎全面暫停;從血 製品上市公司處瞭解到,3 月下旬漿站開始逐步恢復採漿,尚未恢復到正常水 平。整體來看,漿站血漿停採約 2 個月;假設 2020 年全國採漿量正常增速為 2017-2019 三年平均增速(8.66%), 正常情況下 2020 年全國採漿量應為 8240 噸;停採 2 月,約少採漿 1648 噸(按平均法計算,實際上由於我國漿站只允許 本地居民獻漿,春節前後是獻漿高峰期,實際血漿損失應該超過預估值),2020 年採漿量估計為 6592 噸,較 2019 年估計同比下滑 27.56%。此外,雖然目前大 部分漿站已經恢復採漿,但在疫情沒有完全消除之前,採漿都無法恢復到正常 水平,最終血漿供給缺口會更高。

血漿採集後需要經過 90 天的檢疫期,合格後才可投入生產;生產完後,需 要向承擔批簽發檢驗或者審核的藥品檢驗機構申請批簽發,批簽發機構在 5 日 內決定是否受理,受理後需要在 30 天內完成批簽發檢驗,檢驗合格後,才可銷 售。整體來看,從血漿採集到產品上市銷售需要 6 個月左右時間。因此,2-3 月 份血漿停採預計會影響 8-9 月份的血製品供應。

2.2 通過新設漿站彌補血漿供給缺口,鞭長莫及

我國血液製品生產原料--血漿唯一合法來源是單採血漿站,而單採血漿站 受到監管部門嚴格監管。新設漿站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申請設置需要通過縣、 市、省三級審批,審批時間較長;2)只有生產 6 個品種(必須包含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類產品)以上的生產企業才有資格申請新設, 目前能達到條件新設漿站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不超過 10 家,導致漿站數量不 能快速增長。由於血漿採集並不能對當地政府產生稅收貢獻和解決就業,反而 面臨較大的監管風險。因此,從 2016 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有多個省份明確原則 上不再新設單採血漿站;如果新設基本只考慮批給省內生產企業。綜合來看, 生產企業通過新設漿站彌補疫情帶來的血漿供給缺口,鞭長莫及。

2.3 疫情後加大存量漿站血漿採集,也難以彌補供給缺口

在國際上,血液製品用的原料血漿分為回收血漿和單採血漿兩種,回收血 漿主要是醫院將全血中的血細胞提取後剩餘的血漿;而單採血漿則是通過單採 血漿技術從人體內採漿的血漿。而在中國,原材料血漿監管非常嚴格,回收血 漿不允許用於血液製品的生產,原料血漿只能通過單採血漿技術採集。獻漿員 獻漿的頻率和單次採漿量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漿站只能通過發展新的獻漿員 和提高存量獻漿員獻漿頻率來提高採漿量。我們預計疫情結束後,各大生產企 業會加大宣傳力度和提高獻漿營養費來刺激採漿,但是受頻次、採漿區域等限 制,我們預計加大存量漿站血漿採集難以彌補血漿供給缺口。

3.進口人白供給縮緊,國產人白受益

3.1 進口人白供給血漿主要來自歐美,採漿量預期下滑

中國主要人血白蛋白進口企業有 CSL、Grifols、Baxalta、Octapharma, 這幾家企業的漿站大部分都位於歐美地區。受海外疫情影響,我們判斷 3、4 月 份這些進口企業採漿量有所下滑。

◼ CSL:截止到 2019 年底,CSL 共有 237 個單採漿站,分佈在美國、德 國、匈牙利和中國(收購武漢中原瑞德) ,2018 年年採漿量為 14000 噸。主要生產基地在美國、德國、瑞士和意大利,產品可銷往全球 60 多個國家。

◼ Grifols:總部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在全球擁有 295 家單採血漿站, 2018 年年採漿量為 9300 噸;主要位於德國和美國,其中美國地區有 252 個漿站、德國有 43 個漿站。

◼ Octapharma:公司共擁有 120 個漿站,分佈在歐洲和美國;共有 6 個 生產基地,分佈在奧地利、法國、瑞典、德國、墨西哥。

◼ Baxalta:截至 2018 年 11 月,Baxalta 共擁有 122 個漿站,其中美 國地區有 101 個、奧地利有 7 個、捷克和匈牙利有 14 個。

3.2 進口人白供給縮緊,國產人白受益

2019 年,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總量為 2909 萬瓶(折算成 10g/瓶),同 比增長 5%,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佔中國人血白蛋白總批簽發量 60%,佔據了 中國市場大半壁江山,其中 CSL、Grifols、Baxalta、 Octapharma 四家企業 2019 年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分別為 1322.8、532.37、631.84、388.22 萬瓶。

受海外疫情影響,海外原材料-血漿供給縮緊,進口人白供給縮緊預期。 2020 年 3 月,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為 301 萬瓶,環比減少 55%;國產人血 白蛋白批簽發量為 176 萬瓶,環比減少 21%。進口人白環比減少幅度遠高於國 產,主要是受全球物流影響所致;海外 3-4 月份血漿採集減少,將會影響 4 季 度的產品供應,預期 4 季度進口人白批簽發量下滑。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回顧 2019 年一季度(受上海新興事件影響,上海所批簽發暫停導致進口 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減少):2019 年一季度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佔比急速 下滑至 44.72%,比重屬於 2018 年以來最低值(按季度) 。受益進口人白供給 縮緊,2019 年一季度,國產白蛋白價格和銷售量都實現上漲。我們判斷,此次 疫情帶來的影響嚴重高於去年的上海新興事件,預計此次國產人血白蛋白高景 氣度持續時間會長於 2019 年。

3.3 一季度人白總批簽發量大增,進口 3 月批簽發量下滑

2019 年中國人血白蛋白總批簽發量為 4844 萬瓶(折算成 10g/瓶),較 2018 年增長 3.8%,增速略低於上游血漿增速。2019 年人血白蛋白進口數量為 2909 萬瓶,佔比 60.03%,略高於 2018 年(59.43%),其中 2019Q1 進口占比較低,僅 44.72%,主要是受上海新興事件影響、上海所批簽發暫停導致。

按 2019 年批簽發量計算,中國市場人血白蛋白主要供給企業有 CSL、 Grifols、Baxalta(含 Baxter)、Octapharma、天壇生物,佔比分別為 27.36%、 11.01%、9.04%、8.03%、7.16%。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A 股主要上市公司中,天壇生物、華蘭生物、上海萊士、泰邦生物、博雅 生物、雙林生物、衛光生物2019年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分別為346.07、230.24、 267.87、350.25、83.18、98.79、112.54,分別較 2018 年同比增長-3.2%、9.8%、26.3%、15.7%、-3.6%、4.3%、20.8%。上海萊士、泰邦生物、衛光生物 增速較大;天壇、華蘭、博雅有所下滑。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在疫情期間,人血白蛋白被用於補充新冠肺炎患者白蛋白含量,有一定的 輔助治療功能;但受醫院手術量下滑影響,人血白蛋白院內用量整體下滑。 2020 年一季度人血白蛋白總共批簽發量為1873萬瓶,其中1-3月分別批簽發了524、 888、 477 萬瓶。與 2019 年同期數據相比,人血白蛋白批簽發數量大幅度上漲, 證明人血白蛋白全年需求受疫情影響較小,其中 2 月批簽發量是去年同期的 5 倍;3 月批簽發數量是去年同期的 1.9 倍。

由於國內疫情爆發早於海外地區, 2020 年一季度國產人血白蛋白批簽發量 佔比下滑到 29.73%。目前,三四月份歐美地區疫情較為嚴重,三四月份人血白 蛋白進口占比預計下滑;其中 3 月份進口人白批簽發量比去年同期減少 30 萬 瓶,比今年 2 月減少 50 萬瓶。

4.其他品種批簽發同比有所上升,疫情對全年需求 影響較小

我們統計分析了其他血製品品種(除人血白蛋白和靜注免疫球蛋白)2020 年一季度批簽發數量,結論顯示,除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有所下滑外,其餘品 種一季度批簽發數量同比增長或基本持平,側面佐證這些品種的需求仍然是旺 盛的。狂免、破免、因子類產品均為臨床剛需品種,雖然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有 所下滑;但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這些品種臨床需求旺盛,疫情不改這些品種 的長期需求。隨著二季度醫院就診逐步恢復,我們預計二季度所有血製品品種 臨床需求都會隨著恢復。

4.1 一季度狂免批簽發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19 年,我國共批簽發了 1144.78 萬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較 2018 年同 比增長 39.8%;其中上海萊士子公司同路生物佔比 20%、泰邦生物佔比 18%、四 川蜀陽佔比 12%、天壇生物旗下武漢血制佔比 11%、華蘭生物佔比 9%。

2020 年一季度,共批簽發了 244.22 萬瓶狂免,較去年同期:增加 23 萬瓶, 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狂免臨床應用主要是與狂犬病疫苗聯合用藥,用於狂犬 病暴露風險的人群進,屬於剛性需求,並不會因疫情而需求消失。從全年看, 狂免幾乎不受疫情影響。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4.2 一季度破免批簽發量同比大幅增長

2019 年,我國共批簽發了 562 萬瓶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較 2018 年同比增 長 59.6%,其中天壇生物、泰邦生物、華蘭生物批簽發量分別佔 23%、 23%、 22%; 上海萊士 2019 年破免批簽發量僅佔比 5%。

2020 年一季度,共批簽發了 175.65 萬瓶破免,較去年同期增加 72 萬瓶, 比去年同期增長 69%;與 2019 年四季度批簽發量基本持平。分企業看,華蘭批 簽發了 57.32 萬瓶;泰邦批簽發了 46.83 萬瓶;上海萊士批簽發了 23.82 萬瓶;天壇批簽發了 19.46 萬瓶。與狂免一樣,破免臨床應用也是剛性需求;從全年 看,受疫情影響也相對較小。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4.3 一季度乙免批簽發量同比有所下滑

2019 年,我國共批簽發了 152 萬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較 2018 年同比 增長 52%,其中遠大蜀陽、天壇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批簽發 量分別佔 34%、31%、18%、10%、7%。

2020 年一季度,共批簽發了 31.25 萬瓶乙免,較去年同期減少 10 萬瓶。 分企業看,華蘭批簽發了 10.81 萬瓶;泰邦批簽發了 4.25 萬瓶;遠大蜀陽批 簽發了 12.53 萬瓶;博雅批簽發了 3.67 萬瓶。我們判斷,受疫情影響,乙免全 年銷售量受到的影響程度會高於另外兩種免疫球蛋白。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4.4 一季度因子類產品批簽發量同比有所上升

2019 年,我國分別批簽發了 337.29 萬瓶凝血 VII 因子、75.84 萬瓶纖維 蛋白原、 100.46 萬瓶凝血酶原複合物;與 2018 年相比,增速分別為+52%、 -15%、 -15%。因子類產品生產廠家較少,以華蘭生物、上海萊士、泰邦生物 3 家龍頭 企業為主。

2020 年一季度,我國共批簽發了 73.02 萬瓶 VII 因子,較去年同期增加 27 萬瓶;共批簽發了 27.54 萬瓶纖維蛋白原,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共批簽發了 54.3 萬瓶凝血酶原複合物,是去年同期的 5.4 倍(僅華蘭和泰邦生物有批籤 發)。

5.短期供需關係改善,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一方面,靜注免疫球蛋白因為新增新冠肺炎需求,需求端旺盛;另一方面, 受全球疫情影響,國內和海外血漿供給下滑,血製品短期供需格局得到大幅度 改善,行業再次恢復到高景氣度。分品種看,靜丙和國產人血白蛋白有望實現 量價齊升;其他品種以國內剛需為主,雖然受疫情影響,一季度臨床使用量有 所下滑,但隨著醫院就診逐漸恢復,使用量將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鑑於國內 血製品企業銷售收入以人血白蛋白和靜丙為主,所以,2020 年血製品企業業績 增長確定性較為明確。

我們統計分析了血液製品上市公司 2020 年一季報或業績預告/快報,發現 一季度血液製品業務淨利潤同比上升或持平。博雅生物、衛光生物、博暉創新 等二三線血液製品企業淨利潤增幅較大,我們判斷主要是收入規模(基數)要小一些、靜丙收入佔比更高,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靜丙收入增幅要更大。天壇生 物、華蘭生物兩大血液製品龍頭,一季度收入增長幅度要小一些,主要是受人 血白蛋白銷量減少所致,其中華蘭生物由於其他血製品品種更多,受到疫情的 負面影響要更大一些。

按季度看,我們預計一季度業績增速在 20 年全年是最低的,一方面,受醫 院就診大幅度下滑影響,非疫情直接相關品種銷售量下滑;另一方面,去年一 季度受益渠道補庫存,基數較高。我們判斷,血液製品行業 20 年全年業績增速 會遠高於一季度增速,一方面,臨床血製品需求恢復;另一方面,進口人白供 給縮緊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有所體現,國產人血白蛋白就實現高速增長。

6.疫情對血製品行業中長期發展有較大正面影響

6.1 疫情幫助靜丙澄清學術誤判,終端銷售情況預計好轉

一直以來,靜丙在臨床上存在被當做免疫增強劑使用的情況,被冠以輔助 用藥身份。個別省份將其列入了地方輔助用藥目錄,更在 2018 年底差點被納 入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事實上,靜丙在臨床上有明確獲批的適應症,用於治 療原發性/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次疫情,靜丙臨床價 值被進一步夯實,被納入輔助用藥目錄的概率會大幅度下滑。

此次,靜注免疫球蛋白在新冠肺炎治療中大放光彩,將大幅度提高醫護人 員及人民群眾對靜丙臨床價值的認知,幫助企業進行了一場非常有效的學術推 廣。經過此次疫情,靜丙終端銷售情況有望大幅度改善,一方面,經銷商出於 對全球疫情的擔憂,預計會大幅度提高庫存量;另一方面,臨床使用率也預計 會有所提高,該品種市場規模有可能會迎來一波快速增長。

與海外血液製品發展歷程對比,目前我國正處於海外發展的第二階段,靜 丙臨床價值在學術上有所誤判,需求端難以放量。此次疫情,靜丙臨床價值得 到進一步夯實,學術誤判得到一定程度澄清,將為靜丙放量按下快進鍵。但靜 丙能否像海外市場一樣,成為最大血製品品種,還得看適應症的拓展。目前, 生產企業對於靜丙適應症的拓展動力,我們認為還是不足的。

6.2 疫情後,企業銷售費用率預計下滑

此次疫情,一方面,幫助血液製品做學術推廣;另一方面,行業供需格局 得到大幅度改善。由於疫情帶來的供給端缺口無法短期恢復、同時對疫情的長 期擔憂,將提高經銷商拿貨的動力和庫存水平。受益供需格局改善,生產企業 銷售費用率預計大幅下滑,較大概率恢復到實施兩票制以前的水平,對企業盈利水平將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目前,僅華蘭生物公佈了 2020 年一季報,其銷 售費用率為 5.02%,較 2019 年底下降了 9 個百分點。

6.3 獻漿員滲透率有望提高,助力存量漿站採漿量增長

血液製品行業屬於資源型行業,其市場規模嚴重依賴原材料-血漿;而血漿 規模由漿站數量、獻漿員數量、獻漿頻率、單次獻漿量(嚴格規定,是個定量) 共同決定。漿站設立需要取得衛生監管部門同意,生產企業無權自主設立。由 於血漿採集並不能對當地政府產生稅收貢獻和解決就業,反而要面臨較大的監 管風險,當地政府缺乏設立漿站動力。從 2016 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有多個省份 明確原則上不再新設單採血漿站;2017 年全國漿站數量為 231 個,僅比 2016 年增加 6 個漿站。2018 年,全國新增 22 個漿站,新設漿站速度又恢復到了 1516 年水平。據我們瞭解,主要是雲南等空白地區逐漸被挖掘。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此次血製品在新型冠狀病毒臨床上的應用,強調了血液製品在公共安全事 件防控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歷新冠肺炎後,國家衛健委、以及各地衛生 監管部門有可能稍微放鬆漿站審批,但是由於血漿的特殊性,應該還是以謹慎 為主。

我國大部分群眾對血漿採集一無所知,甚至部分群眾認為獻漿對身體有害, 導致我國獻漿員滲透率較低。事實上,一位獻漿員在兩週內獻漿 580ml,對人體 無任何妨礙。按照 2018 年漿站數量計算,我國平均每個漿站採漿量才 34 噸, 滲透率較低。

此次,國家衛健委將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納入診療方案;並多次呼籲康復 者獻漿,民眾對獻漿的認知程度得到提高,獻漿員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按 照全國採漿大省廣西的平均年採漿量 50 噸計算(2016 年採漿量為 1302 噸,平 均每個單採血漿站採漿量超過 50 噸), 我國存量漿站採漿量還有 47%的提升空 間;按照採漿量領先的單個漿站採漿量計算(成都蓉生旗下簡陽漿站年採漿量 超過 80 噸), 我國存量漿站採漿量還有 135%提升空間。

血製品行業專題報告:關注疫情帶來的血液製品配置價值

7.投資建議:關注疫情帶來的血製品配置價值

在新冠肺炎加速靜丙庫存消化背景下,資本市場對血液製品的關注度再次 提升。實際上,血液製品行業無論短期、中期及長期都具有一定投資價值:

◼ 從短期看:受益於疫情,靜丙和國產人白有望量價齊升,2020 年,血製品 行業業績增長確定性高,行業恢復高景氣度。

◼ 從中期看:我國血漿利用率遠低於海外血液製品市場,血製品品種相對歐 美髮達地區較為單一;隨著更多血製品品種開發上市,行業市場規模有望 得到大幅度提高。

◼ 從長期看:參考海外市場,待靜丙學術誤判澄清、臨床適應症大幅拓展, 我國血液製品行業將迎來二次大爆發。

7.1 天壇生物:彈性最大的血液製品龍頭

按照採漿量、漿站數量、血液製品收入規模計算,天壇生物是我國血液制 品絕對龍頭。公司旗下擁有成都蓉生、貴州血制(原貴州中泰)、上海血制、武 漢血制、蘭州血制 5 家子公司,是我國擁有血製品牌照數量最多的企業,採漿 量增長能力行業領先。雖然公司是行業龍頭,但是血漿利用率在行業內並不具 有領先地位;目前公司正在加大血液製品品種開發,單噸血漿利潤還有較大提 升空間。整體來看,天壇生物彈性位居幾大血製品龍頭首位。

◼ 業績情況: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2.82億元,同比增長11.97%; 歸母淨利潤 6.11 億元,同比增長 19.94%。按產品看,白蛋白、靜丙、 特免銷量分別為413萬、331萬、237萬瓶,同比增長10.80%、15.13%、 26.83%。2020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7.58 億元,同比增長 7.33%; 實現歸母淨利潤 1.31 億元,同比增長 0.2%;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 靜丙銷量同比增加。

◼ 原材料血漿情況:2019 年公司漿站拓展工作穩步進行,其中蘭州血制 獲批涇川漿站,公司漿站數量增加至 58 家;成都蓉生宜賓漿站、武漢 血制大同漿站、鄖陽漿站鄖西分站正式採漿,在採漿站增加至 52 家。 公司採漿量繼續穩居行業首位,2019 年達到 1706 噸,同比增長 8.8%, 高於行業採漿量增速(5.8%)。我們判斷公司未來採漿量增速仍會繼續 高於行業增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公司目前單個漿站平均採漿 量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隨著加強漿站管理逐漸見效,存量漿站採漿量 有較大提升空間;2)公司尚有 6 個漿站未投入運營、多個漿站是近兩 年新投入運營,後續漿量增長空間較大;3)成都蓉生於 2019 年 11 月 過戶廣西冠峰 5%股權,順利托管廣西冠峰。廣西冠峰是廣西省唯一一家血製品企業,而廣西採漿量位居我國首位;據《廣西壯族自治區 採供血機構設置規劃(2015-2020 年)》,廣西省未來計劃新設 10 個漿 站,按照每個漿站年採漿量 30 噸計算,至少有 300 噸漿量空間。4) 行業未來新設漿站主要傾向於天壇這種集團型血液製品企業,我們判 斷雲南地區還會新獲批一些漿站。

◼ 噸漿利潤情況:公司雖然總共擁有 14 種血液製品品種文號,但實際 上僅生產人白、人免、靜丙、四種特免(含凍幹靜注人免)共 7 個產 品,導致噸漿利潤嚴重低於同行業其他三家頭部企業。我們認為隨著 內部五大生產企業協同整合、永安血制投產、因子類產品生產銷售, 公司噸漿利潤將不斷提高: 1)從中生集團新注入的三大血制以及貴州 中泰血漿利用率較低,公司通過內部血漿/組分調撥,提高整體血漿利 用率;2)成都蓉生投資 14.5 億元興建的永安血制,截至報告期末, 土建施工已完成約 80%,安裝工程施工約完成 70%;受疫情影響,一 季度應該沒有實際進展; 2020 年後續施工將進入系統調試,預計永 安項目 20 年四季度-21 年一季度投產。永安血制設計投漿量為 1200 噸,比成都蓉生目前血漿處理能力約提高一倍;隨著規模提升,噸漿 利潤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3)成都蓉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已獲得註冊 批件;人凝血酶原複合物已經完成臨床試驗;重組 VIII 因子、纖維蛋 白原、層析靜丙處於臨床 III 期中。隨著這些產品逐漸生產銷售,公 司噸漿利潤將會大幅度提高。

7.2 華蘭生物:相對穩健的血液製品龍頭

華蘭生物目前主營業務以血液製品和疫苗為主,單抗尚未貢獻收入。血液 製品板塊,公司共擁有 2 塊血製品牌照(河南和重慶各一個)。整體來看,華蘭 生物血液製品業務未來發展以穩健為主,一方面,公司繼續深挖河南和重慶地 區的漿站資源;另一方面,公司繼續加大終端學術推廣。

◼ 業績情況:2019 年,華蘭生物血液製品板塊收入為 26.44 億元,同比 增長 9.77%;毛利率 57.14%,同比減少 1.7 個百分點。分產品看,人 血白蛋白銷售收入為 9.78 億元,同比減少 4.57 個百分點,約佔血液 製品總收入 37%;靜丙銷售收入為 8.91 億元,同比增加 47.46%,約 佔血液製品總收入 34%;其他品種銷售收入為 7.74 億元,約佔血液制 品總收入29%。整體來看, 2019 上半年血製品板塊受益於渠道補庫存、 進口人血白蛋白供給縮緊,同比增速較高,達 20.76%;下半年血液制 品增速放緩,2019 年整體增速與上游原材料增速持平。2020 年一季 度,華蘭生物血液製品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是疫情期間醫 院就診率大幅度下滑,與疫情不相關的血製品發貨都有所下降,抵消 了疫情增量需求。

◼ 原材料血漿情況:公司現有漿站 25 個,2019 年採漿量約為 1100 噸, 與上海萊士接近。由於公司只有 2 塊血製品牌照,未來新設漿站能力 略次於天壇和上海萊士;公司未來從兩方面提高採漿量,預計增速與 行業持平:1)在重慶和河南地區繼續開拓新的漿站;2)提高存量漿 站採漿能力。

◼ 噸漿利潤情況:短期內噸漿利潤提升能力有限。公司上市銷售血製品 品種位居行業首位,擁有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因子類三大類產 品,共計 12 個品種。公司目前噸漿利潤行業領先,由於短期內無新品 種上市,噸漿利潤提升能力有限。

7.3 上海萊士:海外優勢顯著的血液製品龍頭

上海萊士是我國血液製品龍頭企業之一,主要依靠外延併購擴張不斷加大 佈局。上海萊士未來新增漿站能力在行業內領先;同時與 Grifols、Biotest 以 及 BPL 之間存在較強的內部協同(技術合作、渠道合作),相較國內其他血液制 品企業,公司在海外佈局的優勢顯著。

◼ 業績情況:2019 年公司主營血液製品業務發展良好,全年實現營業總 收入 25.96 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 43.88%;2019 年度歸屬於上市公 司股東的淨利潤 6.20 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 原材料血漿情況:公司目前擁有41家漿站,2018年採漿量為1175噸, 採漿水平位居行業第二。旗下擁有上海萊士、同路生物、浙江海康、 鄭州邦和四家血液製品生產企業,牌照數量僅次於天壇生物。按照當 前各地新設漿站的趨勢,上海萊士未來新增漿站水平在行業內領先。 同時,控股股東持有兩家海外血液製品公司 BPL 和 Biotest,這兩家 海外企業的採漿量合計約 2700 噸。由於控股股東承諾未來將擇機注 入上市公司;考慮 Biotest、BPL 的貢獻,上海萊士漿站數量高達 100 家、年採漿量規模可達 3874 噸,躍升為國內血製品企業第一位。

◼ 噸漿利潤情況:上海萊士目前可生產 12 個血製品品種,噸漿利潤領 先行業。相較於華蘭生物,上海萊士未來噸漿利潤提高的概率要更高。 一方面,上海萊士與海外 BPL、Biotest 兩家公司協同效應較大,可通 過技術合作,將兩家海外企業的血製品品種生產工藝轉移給上海萊士 (已經在長沙新生產基地開展),進一步擴充產品線有望。另一方面, 全球血液製品巨頭 Grifols 成為上海萊士第二大股東,二者的協同效 應也較強,預計二者在技術方面也有合作,幫助上海萊士開發新的品 種。

◼ 海外優勢顯著:與國內血液製品其他企業不同,上海萊士已經開始全 球佈局,其中控股股東近幾年收購了英國 BPL 和德國 Biotest;上市公司收購了 Grifols 旗下核酸檢測公司 GDS 部分股權,Grifols 從而 成為上海萊士第二大股東。公司與控股股東海外的兩家血製品資產、 Grifols 之間可以共享渠道,一方面,幫助海外人血白蛋白在中國市 場銷售;另一方面,藉助他們的海外銷售渠道,助力上海萊士產品在 海外的銷售。此外,Grifols 與 BPL、Biotest 之間也有較強的協同作 用,可以提高公司海外血製品資產運營管理及盈利能力(Grifols 已 經收購 Biotest 在美國的漿站資產)。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國融證券)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立即登錄請點擊:「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