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在這個時代,當律師需要考資格證,當老師需要考資格證,但做父母卻不需要。重男輕女和家庭暴力,仍然發生在這個世界的許多角落。

《小委託人》的故事就來源於韓國的真實事件。

10歲的姐姐多彬和7歲的弟弟珉俊長期遭受繼母家暴,在求助無果後,弟弟珉俊被繼母人殘忍打死,並威脅姐姐頂罪。

最終,出於對繼母的陰影,和對社會的失望,多彬承認自己殺了弟弟。

律師尹政燁卻覺得有蹊蹺,在他們的努力下,最終揭開了令人震撼的真相。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小委託人》改編自2013年震驚韓國的“漆谷虐童案”,但令人悲傷的是,現實中姐姐如同大多數遭受暴力的人一樣,並沒有遇到政燁這樣的律師。

中考前,山東16歲的初三女孩楊瑞立被殺害,其兇手竟是自己親生父親。

父親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認為女子讀書無用,讓女兒綴學打工。在遇害前,這個16歲的女孩因為遭受父親的家暴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家。

今年四月,女孩曾經寫過求助信,但效果甚微。當各方援助都沒有拯救這個家庭後,這段家暴史以楊瑞立的死亡作為終結。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身為媽媽,自己孩子犯錯了打幾下都不行嗎?”

在謊言被拆穿,面臨法律的制裁時,繼母仍然不認為自己有罪,認為教訓自己的孩子是一種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行為。

多可怕!為人父母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生殺大權?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然而,冷漠和無知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事件相關的其他人。

“就被媽媽打了幾下就報警,現在的孩子真可怕。”

多彬受到的教育告訴她,有困難找警察。但當她這樣做了之後,警察仍不以為然,又將此案推給了兒童保護機構。

是不是隻有被打死,才能引起社會的重視?

當繼母一再強調她只是稍微打了孩子,並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政燁也以為這是一件很普通的案子。

然而老員工的話引人深思“我們只是禮貌地訪問調查,我們又不是警察,什麼都做不了。”

受不了毆打的多彬,偷偷找上老師。老師明明知道多彬遭受到了家暴,卻仍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告訴多彬她現在有事,然後匆匆離開。

多彬樓下的鄰居聽到多彬姐弟被毆打,聽到天花板傳來“噹噹作響”的聲音,也只會麻木的抱怨一句“又來了”,並相互安慰別人家的家事要少管。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警察、老師、鄰居、兒童保護機構…… 孩子能找到的所有人,似乎都異常冷漠。

麻木不仁的社會,是多彬姐弟的悲劇的推手

出生在這樣殘暴的家庭、冷漠的社會,她們該多絕望?

影片中的男主政燁並非熱心之人,他只不過是社會上普普通通的一員。最初也並非真心想要幫助多彬姐弟,甚至在找到新工作後毅然離開。

但是他善的一面覺醒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可能是這對苦難姐弟,黑暗生命中唯一的微光。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還記得8年前的小悅悅事件嗎?

兩歲的小悅悅在廣東佛山遭車輛碾壓,整整7分鐘,路過的18名行人都選擇視而不見,直到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抱起她,小悅悅才被送到醫院搶救。

人們都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是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影片中,有關部門卻互相推卸責任,學校不作為,就選擇報警處理。派出所又將案件推給兒童保護機構。

最終,兒童保護機構只能禮貌性地對家長進行訪問,如果家長不開門,訪問甚至無法進行。

兜兜轉轉,案件也像踢皮球一樣無法解決。

這部電影的出彩之處,在於它敢直面社會問題,指出法律缺陷。

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我們習慣了光亮,就覺得整個社會都是亮的。

當根據真實情節改編的影片出現在熒幕,我們才發現有人如火絢爛,有人如炭煎熬。人情的泠暖和法律的缺失讓這些殘忍每天都在真實上演。

願法律日趨完善,願人性不再冷漠。

願所有父母都慈祥溫暖,願所有孩子都能健康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