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自從英菲尼迪與東風成立合資品牌以後,5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英菲尼迪始終無法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本以為國產化以後,憑藉東風本土品牌的影響力,可以將日產的高端品牌推向主流,成為數一數二的豪華品牌,結果事與願違,甚至還讓英菲尼迪遭遇了瓶頸。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2016年英菲尼迪還有3.4%的增長,自此以後每年呈現下滑的趨勢,市場份額逐步縮小,直至如今的局面。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一季度東風英菲尼迪累計銷量僅僅為1766輛,同比下滑在65.97%,遠低於市場的預期,與其他二線豪華品牌相比甚遠,進口形式的雷克薩斯還有3.29萬的銷量,國產化的英菲尼迪反而更低了。

我們必須清楚的明白,雷克薩斯的溢價水平遠不是英菲尼迪能比的。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英菲尼迪走到如今這一步,還是自身造就的,雖然大環境可能存在一定的影響,但是無法掩蓋自身的缺陷。如今國產化的英菲尼迪僅僅只有兩款車型,無論如何,對於一個汽車品牌來說,兩款車型是很難撐起銷量的,除非是爆款車型,可惜得是並不是,目前東風英菲尼迪在售的車型為Q50L和QX50兩款車型。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這兩款車型自身的競爭力並不強,而且換代也是異常緩慢,這個問題不僅僅是英菲尼迪的問題,同時也是日產的問題,日產旗下的車型普遍都存在這個問題,那就是換代就像難產,無論是什麼級別的車型,都要比競品晚那麼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晚一年以上的時間,這就造成競品車型處在黃金時期,你才剛換代,等你換代完適應市場,競品又開始換代,最終惡性循環。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銷量不濟,營收受阻,自然而然是導致虧損,英菲尼迪好歹作為日產的高端品牌,再不濟還有日產在背後兜底,即便是虧損也能扛住,但是作為經銷商4S店,英菲尼迪品牌不及預期導致銷量下滑,嚴重侵害了經銷商4S店的利益,尤其是經銷商背後可沒有什麼資本能為其兜底,常年血虧誰扛得住?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大面積的經銷商退網越來越嚴重,在2018年,英菲尼迪的經銷商高達131家,這是英菲尼迪國產化以後經銷商最多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英菲尼迪展現了它資本的一面,為了將利潤最大進行,英菲尼迪取消了多項於經銷商有利的優惠政策,致使英菲尼迪經銷商在這一年逐步開始退網,直至到2020年一季度,英菲尼迪已經不足100家經銷商了。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前有銷量低迷,後有經銷商退網,作為英菲尼迪這個品牌,確實存在舉步艱難,市場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並沒有因為你臨時遇到困境而放開競爭,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哪一個是省油的燈?資本看中的就是極致的利益,少一個競爭對手就少一個利益分配者,不是針對英菲尼迪,是針對所有的競品。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其實,國內豪華品牌市場頭部品牌都在增長,而且增長的幅度還不小,以BBA、雷克薩斯、凱迪拉克領銜的豪華品牌在2019斬獲不俗的戰績,但是英菲尼迪卻是為數不多的下滑車企,長久的虧損,讓英菲尼迪也不得不做收減,有消息稱英菲尼迪在華將進行大幅度的裁員,由300人裁到170,可能還將更進一步再裁50%,四大事業也會裁撤,關閉上海、廣州、成都辦公室,獨留北京地區。

僅兩款車型在售,增長無望,英菲尼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如果真有一天英菲尼迪走到如今這一步,那麼英菲尼迪也就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屆時這個品牌將徹底消失在豪華品牌之列,至少國內市場不會再有這個品牌。恆者恆強,弱者恆弱,英菲尼迪的路太難了。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轉載需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