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解读

4月26日,长沙市教育局下发《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该意见综合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各类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是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性文件。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解读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

大陈收到该文件以后结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教育厅颁发的《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规范》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研读,下面重点解读一线教师关心的几个方面:谁要参与,什么时间完成,完成什么内容。希望我的解读对你有所帮助。

一、参与教师

2022 年 12 月 31 日前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全市在职中小学教师,均须完成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完成培训并成绩合格的教师可获得 72 学分

二、完成时间

1、岳麓区作为长沙市实验区,长沙市十一中、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和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为市级实验校。以上单位的教师要在试点(完成)时间

2020 年 5 月至 10 月内完成。

2、其他区县市、市直学校的教师在2021-2022年分批完成。

三、培训内容

1、参与校本研修。各学校会组织相应的培训,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后由学校考核合格即可获得15学分

2、参与网络研修。成绩合格,计32 学分,由网络研修机构负责考核。

3、参与校本应用考核。这个内容是最关键的,也是此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点。

首先,这个考核和第一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简称1.0)挂钩。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解读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等第证书

如上图所示,在1.0获得优秀的教师只要完成1个(微能力点)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师需要完成2个(微能力点)任务,获得及格的教师需要完成3个(微能力点)任务,不及格或未参与1.0的教师要完成5个(微能力点)任务。2022 年 12 月前年龄已满 50周岁的教师,可只选择 2 个能力点进行考核。完成校本应用考核任务的教师计 25 学分,由市、区县(市)教育局提升办分别负责考核。

其次,什么是微能力点?怎么评价?怎么样才算完成了微能力点任务?我们一起看下图,这是《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规范》,把教师应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成3个一级维度:教学、发展、管理,8个二级维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家校互通、研修学习、网络教研、数据分析、协作办公,8个二级维度又细分为

20个微能力点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解读

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规范

长沙市的文件规定,就是根据你在1.0时代获得的等第,从以上20个微能力点中选择1-5个微能力点参与考核。那么,每个微能力点怎么样做才能做算合格、优秀呢?在省教育厅的这个文件上不是很清晰,我们要结合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文件来看,以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为例。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解读

湖南省”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微能力点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解读

教育部”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微能力点

从上面两张图片来看,教育厅的文件说得比较笼统:“提供5个课时的前测试卷及分析报告。报告中需包含图表形式的学生成绩统计,易错知识点分布等。”而教育部的规范当中就很明确,要提交一份学情分析方案(PDF文档),以及一份学情分析报告(5分钟内的视频),并且每个都给出了”优秀“、”合格“的标准,简明易操作。

所以,每个教师要完成的校本应用考核,首先就是要确定你自己在1.0时获得的等第(查询办法:咨询学校教科室,或者登录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查看),然后从《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规范》的20个微能力点中挑选自己感兴趣、有基础、在教育教学当中用得上的能力点来学习,并参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能否达到合格、优秀。


综上所述,借用文件当中的话来说,此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目的是真正提升全市中小学校长(园长)、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整体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经历了此次疫情之后,各位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应该有了更深度的感受。时不我待,未来已来,你还不行动起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