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導語:

金融,這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語。每當我們提到這個詞語我們總能想到密密麻麻看不懂的K線圖,各種繁瑣難懂的數據和那些聽起來雲裡霧裡的分析,讓我們望而生畏。但是其實金融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一個社會行為。我們把錢存進銀行,銀行把再把錢用於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在付我們利息,這是金融;我們把錢買成股票,上市公司拿到錢加緊生產,產生價值後分紅給我們,也是金融;我們要買車買房,從銀行裡面貸款,銀行拿別人存在裡面的錢借給我需要錢的我們,同樣也是金融。

可以說金融關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我們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大到我們的國家建設,金融可謂是包羅萬象。一個好的金融金融體系,可以使一個國家國富民強,一個不好的金融體制可以使民生凋林,甚至讓一個國家風雨飄搖岌岌可危。

歐洲國家有一千年,被稱為歐洲黑暗的中世紀,連年戰火民不聊生,一切的衰亡來源於信仰的崩塌。在我們華夏大地上的中國,也有那麼幾百年,雖然談不上民不聊生,但是卻在歷史的跑道輸給了歐洲各國,也正是因為金融的崩壞。

晚宋,中西方金融體制發展的分水嶺。

金融最大的意義就是能把社會上的資源調動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晚宋時期,宋元戰爭和歐洲威尼斯帝國和熱那亞帝國戰爭的對比。同樣面臨戰爭,同樣需要需要資金,卻採取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式應對。自此到清朝滅亡之前,中西方的金融體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中國走向了經濟的衰亡,而歐洲迎來了經濟騰飛的三級跳。

在宋朝那個時代,紙質貨幣本身就是當權者盤剝平民的工具,這一點中西方都一樣。中西方都一樣,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不一樣的中,在宋朝皇帝的權利太大,周邊的小國不能對皇帝造成牽制,在宋元戰爭期間,作為一家獨大的帝王當然有權力也有有能力靠增發紙質貨幣來緩解軍費壓力。而在威尼斯帝國是不能做到的,歐洲國家眾多,國力基本差不多,如果一個國家採取紙質貨幣來進行交易就相當於拿欠條去買別人的現貨,會遭到其他國家對其經濟的封鎖。總得來說,就是歐洲帝國的皇帝的權力比起中國皇帝差的太多,所以威尼斯帝國只能以稅收做背書來發國債。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宋朝濫發貨幣在民間橫徵暴斂一直到宋朝瓦解以後還給後續的歷史留下了很多連鎖反應。蒙古帝國結束宋朝,建立元朝的以後在中原地區依舊是使用紙幣進行流通,這中間有很多原因,最大的原因在於白銀在西亞的購買力遠強於在中原的購買力,導致白銀通過各種通商大多流到的西亞,所以可以說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當然這對元朝來說其實無所謂,元朝的版圖實在太大了,白銀流來流去都是自己家的。但是給接替元朝的明朝留下了非常大的問題。宋元兩朝的濫發紙幣,讓民間對紙質貨幣深惡痛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接手中原時,白銀基本上流向了西亞,沒給他留下什麼家當,民間對紙幣又深惡痛絕。明朝只得用銅來鑄幣,但是宋元兩朝濫發紙幣造成的通貨膨脹導致銅的價格非常高,而任何一件東西只要變得值錢,就會被收藏起來,導致銅的流動極具下降,進一步減少了銅的供給。當時的銅價貴到什麼程度呢?人民一貫價值一千文的銅幣融了當銅賣,能賣到兩貫到三貫。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就在明朝一籌莫展的時候,大航海時代開始了,玻利維亞、墨西哥、智利均發現了大銀礦。而當時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對歐洲都是剛性需求,又因為明朝對白銀的需求非常大所以白銀在明朝的購買力非常高,於是全世界的白銀浩浩蕩蕩的流入明朝。解決明朝的燃眉之急,自此明朝的民間交易全部成為了白銀,注意是白銀不是銀幣,也就是這是實物貨幣。實物貨幣的最好之處在與政府沒辦法通過貨幣來盤剝人民,一兩白銀就是一兩白銀,就算給一兩白銀上面寫上一千兩也沒用,所有白銀都以上秤稱重作為標準。白銀的流入使明朝的經濟發展得到了空間發展,甚至有人稱明朝已經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階段了,但是我個人認為名草不能算資本主義萌芽,應該算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自此兩朝百姓徹底趕走了紙質貨幣,在對抗紙幣盤剝上取得了勝利。但是又留下了新的問題,實物貨幣只是貨幣,市場上有多少就是多少,無法通過放槓桿來變成金融手段;更重要的問題是,白銀流入中國完全是通過民間交易流入中國的,老百姓又不認可官方鑄造的銀幣,導致政府對市場的控制力幾乎為零。這裡所留下的後患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一直波及到二戰時代。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分水嶺中的歐洲金融制度的發展

如果把古代中國和古代歐洲諸國比作現代企業的話,那古代中國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壟斷企業,在這塊土地上,當權者有絕對的發言權,老百姓沒有跟王權談條件的資本;而歐洲諸國則更像是同一起跑線上的中小企業,不同的國家之間相互競爭,競爭帶來的就是創新和進步。同樣是出海,永樂大帝死後,鄭和就再沒能規模性的出海。而哥倫布要出海,意大利不允許,葡萄牙不同意,但是得到了西班牙女皇的支持,於是發現了美洲大陸。

正是因為在競爭中各種制度的創新,才有了我們前面說到的熱那亞發行國債。在國債發行以後,著名的美第奇家族崛起了,美第奇家族是歐洲大陸上一個傳奇家族,歐洲各國政府都是美第奇家族的客戶。利奧十世,克雷芒七世,利奧十一世三位教皇都出自美第奇家族,要知道不論中外,宗教都是非常有錢的,有錢的程度甚至可以超過政府。不只如此,美第奇家族的成員還在各個國家享有公爵爵位。在文藝復興以後到英格蘭銀行開始之前,美第奇家族名下的各家銀行一直都是歐洲各國國債的最大承銷商。當國債制度傳到了荷蘭,荷蘭成立了第一傢俱有現代意義的現代銀行,也就是阿姆斯特丹銀行。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阿姆斯特丹銀行給歐洲金融做出最大的貢獻在於第一次統一了歐洲貨幣的標準,也就是標準幣。這裡涉及到一個經濟學知識點:劣幣驅逐良幣。什麼叫劣幣驅逐良幣?舉個例子,兩家賣豬肉的,一家注水,一家沒有注水,買同樣的價格注水的成本更低,利潤更高,時間長了以後,市面上就全是賣注水豬肉的了。放到貨幣上,一克白銀可以鑄一個貨幣,0.8毫克也可以鑄一個銀幣,銀幣上的文字圖案畫大一點或者小一點都會影響貨幣的重量,如果每個貨幣的價值都一樣,不管是平民還是政府都願意用重量更輕的貨幣去流通,因為同樣一噸白銀就可以鑄造更多的貨幣。而阿姆斯特丹銀行,發行了一種標準幣,制定出了一套完整貨幣兌換體系,來給市面上所有的貨幣進行定值。由此帶來了歐洲商業的蓬勃發展。

荷蘭人民除了制定了貨幣政策以外,還有一個偉大貢獻就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大航海時代開始以後,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開啟海上貿易成為了歐洲最先富起來的國家。作為以商業起家的荷蘭,自然也不能落後。但是長期戰爭,造成了很多的經濟損失,導致富有的荷蘭人也支撐不起。荷蘭人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把公司所需要的資金分成很多份,來公開售賣,也就是今天股票的雛形。第一次將民間資金集中在一起進行海上貿易的建設。而且馬上形成了二級市場,東印度公司出海貿易,他的股份在民間有人想賣出去,有人想買,於是就形成股票交易。隨著交易的越來越多,就有了全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阿姆斯特丹銀行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整合了整個歐洲大陸上的貨幣以及民間資金形成了最早的金融體系,把荷蘭推向了歐洲大陸上霸主地位。東印度公司最強大的時候,可以印錢,擁有軍隊,可以和國家簽約。荷蘭佔據了很多殖民地,今天的美國紐約就曾是荷蘭的殖民地。

英格蘭銀行協助英國統治世界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意思在英國的領土上一直能看到太陽,從而顯示了英國遍佈全球的殖民地。英國之所以能夠征服那麼多的殖民地,靠得並不是船堅炮利。如果全靠大炮去征服殖民地,早就破產了。在英國還沒有發展的時代,西班牙幾乎坐擁美洲大陸所有的白銀,就是妄圖依靠戰爭去發展而導致破產。而真正把英國送上全世界最頂峰的武器不是任何的槍炮,甚至都不會能傷人,這個武器叫英鎊。

這裡的故事要從牛頓說起,我們所認識的牛頓幾乎都是蘋果落在頭上就發現萬有引力的人,但是牛頓不只是一個物理學家,還是一個金融家。牛頓的前半生在研究物理,後半生在研究金融,他最大的金融貢獻就是在全世界第一次提出了金本位這個概念,按照一套統一的標準講黃金白銀與英鎊掛鉤,制定出了奠定全世界貨幣基礎的貨幣制度。公元1696年,牛頓收到英國財務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推薦,在英國皇家鑄幣長就任監管一職,此後一直到去世牛頓都在鑄幣廠工作。最開始鑄幣場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把送來的金銀融掉,鑄成貨幣,從中收取一點手續費。在1717年,是世界金融史非常重要一點,奠定了後來所有法律貨幣價值的基礎,牛頓制定出:一盎司黃金=3英鎊17先令10.5便士的標準,當然我們不必去糾結這個算式是怎麼來的,金融本來就是提出一個標準,然後大家執行的東西。這個是第一個黃金與紙幣的掛鉤,成為了後來金本位的雛形。這套標準一直執行到一戰以後,崩潰的原因也是因為一戰後,英國的黃金全部流向了美國。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並且在牛頓這套標準以後,拿破崙時代構建的貨幣體系依舊是以牛頓提出的金本位這個模型發展的,並且大家都願意遵守這套標準。支撐這一標準的重要原因是有了英格蘭銀行。英格蘭銀行支撐著英國在歐洲問鼎了世界霸主的低位。1793年,英法宣戰,英國聯合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家組成反法聯盟。當時法國還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大戰需要借錢,於是決定發國債。但是英國銀行的精算師計算這場戰爭戰敗的可能性較大,於是開出了年息50%到70%的天價利息,天價的利息讓英國束手無策,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倫敦的各大商人組合成了一個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與政府談判,英格蘭銀行給英政府開出8%的年息,但是英格蘭銀行要求政府與自己簽訂了一個長期的國債獨家承銷的合同。英格蘭銀行解決了英政府的資金問題,當然英格蘭銀行也賺的盆滿缽滿,因為即使戰爭中賠點錢,但是戰爭不可能一直到,回到和平時期國債是有稅收作為背書的,錢一定能還回來,同時獨家承銷國債這個合同是長期的,所以到後面肯定能賺錢。由此構建出了西方金融體系最重要的四角關係,這四個角分別是國王用權力交換人民的稅收、同時由資產階級組成的議會制定稅率來與王權相互制衡、議會限制國王不能多收稅所以只能以國債的方式來收攏資金、以稅收來背書國債使國債有信用。這四個角是金融體制的四個重要的支撐點,缺一不可。

金融歷史的分水嶺,歐洲發展三級跳,中國卻節節敗退?


英格蘭銀行有了國債的獨家承銷權,對他來說是巨大的背書,信用值遠超其他銀行,簡單的說就是這麼強大的背景下大家存錢都願意上英格蘭銀行。銀行儲備足,所發出的紙質貨幣就具有相當高的信用值。在歐洲的動亂時代經常出現銀行擠兌的情況,小銀行破產,被存款人堵門口的事情經常發生,存款人拿著小銀行的紙質貨幣換回金銀,小銀行又沒有,這時候人民想出了一個辦法:既然你現在沒有金銀,你的紙幣又成了廢紙,那我們用您的紙質貨幣兌換成英格蘭銀行的英鎊。(雖然同為紙質貨幣,但是英格蘭銀行的紙幣既有金銀背書又有國債背書。)於是歐洲各大銀行都到英格蘭銀行借錢,所以英格蘭銀行是市場自然而然的推動到歐洲社會最後一個貸款人的身份,成為了歐洲的中行銀行,逐漸其他銀行的紙幣被英格蘭銀行英鎊全部替代。自此,英鎊成為了歐洲大陸的通用貨幣。當英鎊成為通用貨幣,英格蘭銀行就可以採用相當過的槓桿手段,同時又能有效的把資金調動到最需要用的地方。逐步才衍生出英國強大的海軍艦隊。這也是工業革命能在英國爆發的重要因素。


結語:

金融體系本身只是一個錢從哪裡來,錢來怎麼用的學問,但是其背後起到的重要作用,關係一個社會團體整體的興衰成敗,英國整個靠著金融手段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養出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都沒有靠一兵一卒而是靠完善的金融體系隨著市場經濟的選擇自然而然的站上的世界巔峰。

從晚宋時期中西方走入兩個分水嶺,歐美地區從美第奇家族、荷蘭、英格蘭銀行的持續推進,金融體制的逐漸完善,完成經濟,工業,科學,軍事的三級跳。而中國則走向了對市場無法控制,資源無法調動不得不走向清朝的閉關鎖國。當然沒有什麼是宇宙永恆的真理,無論是中國的實物貨幣還是英國金本位最後還是帶來一系列後患無窮的連鎖反應,如果要說真有什麼永恆不變的真理,那應該就是不斷的改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