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导语:

金融,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每当我们提到这个词语我们总能想到密密麻麻看不懂的K线图,各种繁琐难懂的数据和那些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分析,让我们望而生畏。但是其实金融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一个社会行为。我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把再把钱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付我们利息,这是金融;我们把钱买成股票,上市公司拿到钱加紧生产,产生价值后分红给我们,也是金融;我们要买车买房,从银行里面贷款,银行拿别人存在里面的钱借给我需要钱的我们,同样也是金融。

可以说金融关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我们的国家建设,金融可谓是包罗万象。一个好的金融金融体系,可以使一个国家国富民强,一个不好的金融体制可以使民生凋林,甚至让一个国家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欧洲国家有一千年,被称为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连年战火民不聊生,一切的衰亡来源于信仰的崩塌。在我们华夏大地上的中国,也有那么几百年,虽然谈不上民不聊生,但是却在历史的跑道输给了欧洲各国,也正是因为金融的崩坏。

晚宋,中西方金融体制发展的分水岭。

金融最大的意义就是能把社会上的资源调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晚宋时期,宋元战争和欧洲威尼斯帝国和热那亚帝国战争的对比。同样面临战争,同样需要需要资金,却采取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式应对。自此到清朝灭亡之前,中西方的金融体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中国走向了经济的衰亡,而欧洲迎来了经济腾飞的三级跳。

在宋朝那个时代,纸质货币本身就是当权者盘剥平民的工具,这一点中西方都一样。中西方都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不一样的中,在宋朝皇帝的权利太大,周边的小国不能对皇帝造成牵制,在宋元战争期间,作为一家独大的帝王当然有权力也有有能力靠增发纸质货币来缓解军费压力。而在威尼斯帝国是不能做到的,欧洲国家众多,国力基本差不多,如果一个国家采取纸质货币来进行交易就相当于拿欠条去买别人的现货,会遭到其他国家对其经济的封锁。总得来说,就是欧洲帝国的皇帝的权力比起中国皇帝差的太多,所以威尼斯帝国只能以税收做背书来发国债。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宋朝滥发货币在民间横征暴敛一直到宋朝瓦解以后还给后续的历史留下了很多连锁反应。蒙古帝国结束宋朝,建立元朝的以后在中原地区依旧是使用纸币进行流通,这中间有很多原因,最大的原因在于白银在西亚的购买力远强于在中原的购买力,导致白银通过各种通商大多流到的西亚,所以可以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这对元朝来说其实无所谓,元朝的版图实在太大了,白银流来流去都是自己家的。但是给接替元朝的明朝留下了非常大的问题。宋元两朝的滥发纸币,让民间对纸质货币深恶痛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接手中原时,白银基本上流向了西亚,没给他留下什么家当,民间对纸币又深恶痛绝。明朝只得用铜来铸币,但是宋元两朝滥发纸币造成的通货膨胀导致铜的价格非常高,而任何一件东西只要变得值钱,就会被收藏起来,导致铜的流动极具下降,进一步减少了铜的供给。当时的铜价贵到什么程度呢?人民一贯价值一千文的铜币融了当铜卖,能卖到两贯到三贯。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就在明朝一筹莫展的时候,大航海时代开始了,玻利维亚、墨西哥、智利均发现了大银矿。而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对欧洲都是刚性需求,又因为明朝对白银的需求非常大所以白银在明朝的购买力非常高,于是全世界的白银浩浩荡荡的流入明朝。解决明朝的燃眉之急,自此明朝的民间交易全部成为了白银,注意是白银不是银币,也就是这是实物货币。实物货币的最好之处在与政府没办法通过货币来盘剥人民,一两白银就是一两白银,就算给一两白银上面写上一千两也没用,所有白银都以上秤称重作为标准。白银的流入使明朝的经济发展得到了空间发展,甚至有人称明朝已经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名草不能算资本主义萌芽,应该算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自此两朝百姓彻底赶走了纸质货币,在对抗纸币盘剥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又留下了新的问题,实物货币只是货币,市场上有多少就是多少,无法通过放杠杆来变成金融手段;更重要的问题是,白银流入中国完全是通过民间交易流入中国的,老百姓又不认可官方铸造的银币,导致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几乎为零。这里所留下的后患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二战时代。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分水岭中的欧洲金融制度的发展

如果把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诸国比作现代企业的话,那古代中国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垄断企业,在这块土地上,当权者有绝对的发言权,老百姓没有跟王权谈条件的资本;而欧洲诸国则更像是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小企业,不同的国家之间相互竞争,竞争带来的就是创新和进步。同样是出海,永乐大帝死后,郑和就再没能规模性的出海。而哥伦布要出海,意大利不允许,葡萄牙不同意,但是得到了西班牙女皇的支持,于是发现了美洲大陆。

正是因为在竞争中各种制度的创新,才有了我们前面说到的热那亚发行国债。在国债发行以后,著名的美第奇家族崛起了,美第奇家族是欧洲大陆上一个传奇家族,欧洲各国政府都是美第奇家族的客户。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利奥十一世三位教皇都出自美第奇家族,要知道不论中外,宗教都是非常有钱的,有钱的程度甚至可以超过政府。不只如此,美第奇家族的成员还在各个国家享有公爵爵位。在文艺复兴以后到英格兰银行开始之前,美第奇家族名下的各家银行一直都是欧洲各国国债的最大承销商。当国债制度传到了荷兰,荷兰成立了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现代银行,也就是阿姆斯特丹银行。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阿姆斯特丹银行给欧洲金融做出最大的贡献在于第一次统一了欧洲货币的标准,也就是标准币。这里涉及到一个经济学知识点:劣币驱逐良币。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举个例子,两家卖猪肉的,一家注水,一家没有注水,买同样的价格注水的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时间长了以后,市面上就全是卖注水猪肉的了。放到货币上,一克白银可以铸一个货币,0.8毫克也可以铸一个银币,银币上的文字图案画大一点或者小一点都会影响货币的重量,如果每个货币的价值都一样,不管是平民还是政府都愿意用重量更轻的货币去流通,因为同样一吨白银就可以铸造更多的货币。而阿姆斯特丹银行,发行了一种标准币,制定出了一套完整货币兑换体系,来给市面上所有的货币进行定值。由此带来了欧洲商业的蓬勃发展。

荷兰人民除了制定了货币政策以外,还有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大航海时代开始以后,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启海上贸易成为了欧洲最先富起来的国家。作为以商业起家的荷兰,自然也不能落后。但是长期战争,造成了很多的经济损失,导致富有的荷兰人也支撑不起。荷兰人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把公司所需要的资金分成很多份,来公开售卖,也就是今天股票的雏形。第一次将民间资金集中在一起进行海上贸易的建设。而且马上形成了二级市场,东印度公司出海贸易,他的股份在民间有人想卖出去,有人想买,于是就形成股票交易。随着交易的越来越多,就有了全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阿姆斯特丹银行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整合了整个欧洲大陆上的货币以及民间资金形成了最早的金融体系,把荷兰推向了欧洲大陆上霸主地位。东印度公司最强大的时候,可以印钱,拥有军队,可以和国家签约。荷兰占据了很多殖民地,今天的美国纽约就曾是荷兰的殖民地。

英格兰银行协助英国统治世界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意思在英国的领土上一直能看到太阳,从而显示了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英国之所以能够征服那么多的殖民地,靠得并不是船坚炮利。如果全靠大炮去征服殖民地,早就破产了。在英国还没有发展的时代,西班牙几乎坐拥美洲大陆所有的白银,就是妄图依靠战争去发展而导致破产。而真正把英国送上全世界最顶峰的武器不是任何的枪炮,甚至都不会能伤人,这个武器叫英镑。

这里的故事要从牛顿说起,我们所认识的牛顿几乎都是苹果落在头上就发现万有引力的人,但是牛顿不只是一个物理学家,还是一个金融家。牛顿的前半生在研究物理,后半生在研究金融,他最大的金融贡献就是在全世界第一次提出了金本位这个概念,按照一套统一的标准讲黄金白银与英镑挂钩,制定出了奠定全世界货币基础的货币制度。公元1696年,牛顿收到英国财务大臣查尔斯·孟塔古的推荐,在英国皇家铸币长就任监管一职,此后一直到去世牛顿都在铸币厂工作。最开始铸币场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把送来的金银融掉,铸成货币,从中收取一点手续费。在1717年,是世界金融史非常重要一点,奠定了后来所有法律货币价值的基础,牛顿制定出:一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的标准,当然我们不必去纠结这个算式是怎么来的,金融本来就是提出一个标准,然后大家执行的东西。这个是第一个黄金与纸币的挂钩,成为了后来金本位的雏形。这套标准一直执行到一战以后,崩溃的原因也是因为一战后,英国的黄金全部流向了美国。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并且在牛顿这套标准以后,拿破仑时代构建的货币体系依旧是以牛顿提出的金本位这个模型发展的,并且大家都愿意遵守这套标准。支撑这一标准的重要原因是有了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支撑着英国在欧洲问鼎了世界霸主的低位。1793年,英法宣战,英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家组成反法联盟。当时法国还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大战需要借钱,于是决定发国债。但是英国银行的精算师计算这场战争战败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开出了年息50%到70%的天价利息,天价的利息让英国束手无策,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伦敦的各大商人组合成了一个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与政府谈判,英格兰银行给英政府开出8%的年息,但是英格兰银行要求政府与自己签订了一个长期的国债独家承销的合同。英格兰银行解决了英政府的资金问题,当然英格兰银行也赚的盆满钵满,因为即使战争中赔点钱,但是战争不可能一直到,回到和平时期国债是有税收作为背书的,钱一定能还回来,同时独家承销国债这个合同是长期的,所以到后面肯定能赚钱。由此构建出了西方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四角关系,这四个角分别是国王用权力交换人民的税收、同时由资产阶级组成的议会制定税率来与王权相互制衡、议会限制国王不能多收税所以只能以国债的方式来收拢资金、以税收来背书国债使国债有信用。这四个角是金融体制的四个重要的支撑点,缺一不可。

金融历史的分水岭,欧洲发展三级跳,中国却节节败退?


英格兰银行有了国债的独家承销权,对他来说是巨大的背书,信用值远超其他银行,简单的说就是这么强大的背景下大家存钱都愿意上英格兰银行。银行储备足,所发出的纸质货币就具有相当高的信用值。在欧洲的动乱时代经常出现银行挤兑的情况,小银行破产,被存款人堵门口的事情经常发生,存款人拿着小银行的纸质货币换回金银,小银行又没有,这时候人民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你现在没有金银,你的纸币又成了废纸,那我们用您的纸质货币兑换成英格兰银行的英镑。(虽然同为纸质货币,但是英格兰银行的纸币既有金银背书又有国债背书。)于是欧洲各大银行都到英格兰银行借钱,所以英格兰银行是市场自然而然的推动到欧洲社会最后一个贷款人的身份,成为了欧洲的中行银行,逐渐其他银行的纸币被英格兰银行英镑全部替代。自此,英镑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通用货币。当英镑成为通用货币,英格兰银行就可以采用相当过的杠杆手段,同时又能有效的把资金调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逐步才衍生出英国强大的海军舰队。这也是工业革命能在英国爆发的重要因素。


结语:

金融体系本身只是一个钱从哪里来,钱来怎么用的学问,但是其背后起到的重要作用,关系一个社会团体整体的兴衰成败,英国整个靠着金融手段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养出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都没有靠一兵一卒而是靠完善的金融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选择自然而然的站上的世界巅峰。

从晚宋时期中西方走入两个分水岭,欧美地区从美第奇家族、荷兰、英格兰银行的持续推进,金融体制的逐渐完善,完成经济,工业,科学,军事的三级跳。而中国则走向了对市场无法控制,资源无法调动不得不走向清朝的闭关锁国。当然没有什么是宇宙永恒的真理,无论是中国的实物货币还是英国金本位最后还是带来一系列后患无穷的连锁反应,如果要说真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应该就是不断的改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