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團盈利規模破百億,打造產業園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作者:時代財經 唐洛

金地集團盈利規模破百億,打造產業園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金地集團實現盈利規模破百億,且盈利的含金量成色十足

2019年是金地集團(600383.SH)收穫的一年。簽約銷售順利突破2000億元、淨利潤邁上百億元大關、開發產業園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堅持企業規模和效益“平衡發展觀”的金地集團業績增速超出市場預期。

在尋找到規模和利潤的平衡秘籍之後,金地集團的發展明顯提速。公司近五年時間收入增長約一倍,盈利翻了不止兩倍。在此之前的五年營收遠遠翻倍,歸屬淨利潤增速卻不到五成。

金地集團利潤增速高、規模大,盈利也更具含金量。公司的盈利幾乎全由主業貢獻,並非公允價值或者轉讓獲益來增加利潤規模。而且,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接近80億元,公司掙到的錢,是真金白銀,而不是紙上富貴。

企業盈利分紅是對股東的基本回報,在公司盈利的同時,金地集團開始大力發展產業園區,來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目前公司產業園區已經突破200萬平方米。

盈利含金成色高

金地集團4月23日發佈的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4.2億元,同比增長25.09%;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75億元,同比增長了24.41%。公司盈利規模首次叩響百億元門檻。

盈利破百億的同時,公司的簽約收入也邁上新臺階。2019年金地集團累計實現簽約面積107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9%,實現簽約金額2106億元,同比增長29.7%。在2016年簽約銷售首次邁上千億元規模後三年,金地集團的簽約規模就翻倍來到了2000億元之上。

天風證券表示,金地集團業績穩步增長,盈利能力維持高位。公司簽約銷售近4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5%。預計2020年可售貨值約4000億,有望達到2400億銷售額,對應增速約14%。

對於公司營收的增長,金地集團表示,營業收入上升主要是由於並表範圍內的房地產項目的結算面積增長。公司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393.22萬平方米,同比上升53.8%,結算面積在兩連降之後實現大幅增長。

並且,2020年金地集團計劃新開工面積92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158萬平方米。2019年新開工面積1631萬平方米,完成竣工面積925萬平方米。由於疫情影響,新開工受到影響無可避免,竣工面積的增加將是公司未來業績的保障。

2015年時金地集團的營收為327.62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億元,如今在營收增長約一倍的情況下,歸屬淨利潤輕鬆破百億,漲幅達到2.15倍。

這意味著僅僅用了五年時間,金地集團的盈利規模就增長了兩倍有餘,在A股上市的一線房企中,有這樣利潤增速的房企屈指可數。即使在香港上市的內房股中,在營收增長僅一倍有餘的情況下,淨利潤能夠實現逾兩倍增長的一線房企也是應者寥寥。

而且,與無數家房企動輒以公允價值損益增加賬面盈利、轉讓項目增厚利潤等等非經營性獲益相比,近幾年金地集團的投資性房地產雖然不斷增長,但公允價值損益一路走低,這種沒有太多意義的賬面盈利對利潤的影響日漸式微。金地集團淨利潤的“含金量”不斷提升。

僅以公允價值為例,2019年金地集團的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為5.01億元,這就是說公允價值帶來的賬面收益佔公司盈利的比例不足5%。在銷售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15家一線房企中,公允價值損益佔比同樣不足5%的僅有5家左右。

之所以說金地集團的淨利潤含金量高另外一個原因是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轉正。2019年金地集團高度重視現金流管理,強調銷售及時回款,報告期內實現經營性現金淨流入78.99億元。

並且這是在公司並未收縮拿地規模下實現了經營現金流轉正,這更顯示出公司業績的含金量。2019年金地集團拿地總投資額約1200億元,其中權益投資額約558億元。與之對應的是,2018年公司拿地總投資額約1000億元,權益投資額約404億元。

檢驗淨利潤含金量的另外一個指標則是企業的分紅。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下發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交所也在幾年前出臺意見,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比例不低於30%。深交所也多舉措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現金分紅一向是金地集團的一大優勢。根據2019年年報,金地集團送出了每10股派6.7元(含稅)的分紅方案,合計派息30.25億元,分紅率達到30.02%。以年報前一交易日4月22日公司收盤價13.24元/股計算,金地集團分紅股息率達到了5.06%。

自2001年上市以來,金地集團每一年都向股東分配現金紅利。2015年和2016年,公司現金分紅率連續兩年超過50%,2017年和2018年雖然有所回落,但仍處於在30%以上的分紅高位,仍然領先絕大多數上市房企。

在做好房地產開發主業的同時,金地集團也加強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即做好企業經濟效益之時,也努力擴大社會效益,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目前公司加大發展產業園區的力度,通過大力發展產業園,實現為實體經濟服務。

產業園助力實體經濟

無論是政策的調整還是企業自身轉型的需要,近年來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多元化探索和佈局是主流趨勢。在服務實體經濟背景下,產業園區行業正成為房企轉型、拓展業務的一大方向。

金地集團是行動較早的一家。早在數年前,金地集團就確立了“以住宅業務為核心,以商業地產和金融業務為兩翼,協同發展,成為複合型地產開發商”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這其中,公司的商業地產業務主要包括城市綜合體、寫字樓、產業園和酒店等業態的開發和運營。

與城市綜合體等服務終端消費者不同,金地集團的產業園主要服務的是實體經濟。在國家號召“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和支持實體經濟、反哺實體經濟的時代背景下,金地集團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高新科技企業及創業企業打造能滿足其各方面功能需求、性價比最高的園區空間。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

在催生多元化經濟模式的同時,金地集團還致力於鏈接資源、交叉共享形成優質產業生態圈,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

過去幾年來,金地集團相繼引入美國阿波羅基金等合作伙伴,並與源創力波士頓、豐元創投、山藍資本、中國產業升級網等全球著名資源平臺及孵化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發展產業平臺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因為具備國際頂尖資源的對接能力,金地的產業園區不僅能夠快速融合區域上下游產業鏈,也能依託自身平臺資源優勢,導入國內外優秀企業,帶動片區產業的轉型升級。

從當前金地的產業園區定位來看,金地的產業投資重點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高科技方向,以及新能源、大健康、新文創領域。截至2019年底,自主開發純產業類項目共20個,總建築面積超過230萬平方米,佈局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美國硅谷等全球產業高地。

因為具備國際頂尖資源的對接能力,金地集團的產業園區不僅能夠快速融合區域上下游產業鏈,也能依託自身平臺資源優勢,導入國內外優秀企業,帶動片區產業的轉型升級。這成為了金地集團旗下產業園區的獨特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