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高血壓20年沒科學服藥 45歲的他心臟受傷了

杭州日報訊 “血壓225/136毫米汞柱,CT提示肺內有淤血,情況不好。”最近大半個月,在臨平打工的李大哥深受咳嗽困擾,久咳不愈的他到餘杭五院就診。這一查,醫生髮現他的血壓“爆表”,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的跡象。

氣急咯血意外發現血壓已“爆表”

“先前在餘姚打工時,我就開始咳嗽,當地醫生告訴我肺部感染,但掛了十多天鹽水,咳嗽就是不見好。”最近,輾轉來到臨平工作的李大哥,咳嗽更加嚴重了,稍微一動就咳,晚上平躺睡覺感覺呼吸困難,精神狀態很不好。前兩天,他發現咳出的痰中帶著血,嚇得立馬趕到醫院。

餘杭五院急診醫生檢查後發現,李大哥的血壓高達225/136毫米汞柱,遠遠超過140/90毫米汞柱這個標準值,是名副其實的“血壓爆表”。加上李大哥氣急十分明顯,CT報告提示肺內有淤血,已有心力衰竭的跡象。

緊急收入心血管內科病區,接診醫生柴苗苗查看檢查報告並詳細詢問後得知,李大哥今年45歲,確診高血壓已有將近20年了。這些年來,自覺高血壓並沒有給生活帶來影響,他也沒有按時服藥。

“想到了就吃藥,忘了就不吃,李大哥平時的血壓基本在180/100毫米汞柱,一直都是偏高的。”進一步化驗,柴苗苗確診,李大哥是高血壓心臟病引發的急性心力衰竭,情況危急,需要立刻進行降壓、利尿、擴張血管等治療來減輕心臟負擔。

心力衰竭與血壓控制不良密切相關

一番緊急搶救,李大哥的病情有了好轉。柴苗苗醫生說,李大哥突發心力衰竭,與多年來忽視高血壓密切相關,咳嗽經久不愈也是心力衰竭引起的。“我們的心臟就像一個泵,維持著全身的血液循環,血壓過高會導致心臟一直處於高負荷的工作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引發高血壓性心臟病,最終發展為心力衰竭。”

儘管李大哥目前病情穩定,但心衰發作一次,心臟功能就會下一個臺階,再也不能恢復到從前。血壓控制不好,心衰頻繁發作,後果不堪設想。正值壯年的李大哥,今後要慎乾重活累活。

“高血壓不痛不癢,平時身體也沒什麼不舒服,沒想到這麼可怕,真的不該不吃藥啊。”聽完醫生的話,李大哥後悔不已。

肥胖、喜鹹、精神緊張等人群要注意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許多人對其並不陌生。它通常沒什麼明顯的症狀,患者或許偶爾會有頭暈、頭痛等小小的不適,直到心臟、腦血管、腎臟等出現病變後才發現。”柴苗苗醫生提醒,聽說過高血壓,不代表瞭解高血壓,很多人認為它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事實上它會引發心腦血管和腎臟等器官的病變。如果治療不及時,高血壓還會誘發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因此這種病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呢?餘杭五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張忠南表示,肥胖人群由於體重增加,使得他們心臟負擔加大,容易患上高血壓;喜歡吃鹹食的人攝入的鈉較多,容易患高血壓;精神長期緊張和急性子的人,也容易得高血壓。

“高血壓有遺傳傾向,如果有高血壓家族史,又有不良嗜好,就很容易患病。”張忠南建議,高血壓患者應該每日監測血壓。如果日常血壓波動大,應每天多次測量血壓,必要時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一旦血壓出現異常波動,或是出現頭暈、頭痛、流鼻血、視物不清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確診高血壓後,不應隨意停用降壓藥,應謹遵醫囑並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

“雖然遺傳因素不可改變,但我們可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健康的飲食,戒菸限酒,堅持走路、慢跑等有氧運動,這些都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有效‘法寶’。”張忠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