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這位“外科醫生”善為洋設備動刀

大連這位“外科醫生”善為洋設備動刀

扳手、手錘、水平尺、螺絲刀……近百個規格、大小不一的工具,存放在瓦軸集團特大型軸承分公司維修鉗工張家雁的工具車裡。張家雁常說:“上戰場,連個趁手的武器都沒有怎麼行?”他定期整理工具,隨時填充新的“彈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家雁學徒時,為了能快速掌握鉗工基本功,曾自制了一套方錘工具,從小到大共計6件,直到現在還保存在工具車裡隨身攜帶。“只要看見這套工具,我就會想起那段‘叮叮噹噹’的歲月。”張家雁沉浸在回憶中,無限感慨。

破解“密碼”洋設備維修國產化

工作這麼多年,張家雁維修過上百臺次引進設備,“如何破解進口機床的‘密碼’,我一直在探索。”

近年來,瓦軸集團加速技術改造,引進了眾多國際先進裝備。公司引進的德國1.6m數控立磨發生故障,機床Z軸移動時震動伴隨異響,且加工出的產品有缺陷。經過仔細排查,張家雁確認是Z軸滾珠絲槓的問題。“第一時間聯繫廠商,他們答覆配件需要訂做,且從國外配送週期長、成本高,我們就在國內尋找配件,靠自己維修。”張家雁制訂了國產化維修方案,用瓦軸集團合資企業生產的滾珠絲槓替代了原有配件,維修後達到了原機床精度,實現了引進設備重要部件維修國產化。

“引進設備之所以‘神秘’,是因為許多配件精度高。”張家雁說,隨著咱們國家的科技進步,現在面對引進設備,我們已經可以做到挺直腰板不求人!

“望聞聽問切”五步療法勇闖禁區

從德國引進的2.5米數控立磨“趴窩”了,張家雁首先觀察設備停機前加工的最後一批產品,發現外觀由於振動出現了“暗稜”,便從主軸、修整器、工件軸多方面入手,排查故障點。

歷經多次排查後,終於找到了突破口。“我對比了電機電流運行平穩值參數後發現異常,就懷疑X軸滾珠絲槓及固定端軸承存在問題。”張家雁鑽到設備裡面,用手觸摸伺服電機,燙手的溫度證實了懷疑。

設備修復重新啟動,操作者反映仍有異響。張家雁再一次對設備進行檢修,發現聲音來自Z軸減速器軸承以及滾珠絲桿固定端軸承。更換了軸承後,設備又重新正常運轉起來,加工精度完全達到各項技術標準。

近年來,張家雁拆裝了很多洋設備。對引進設備的維修從最初的很多人懷疑拆修後加工精度會不會破壞,不敢放手讓他拆,到主動讓拆修,放心他給洋設備動手術,張家雁的“醫術”越來越高超。他和領創的張家雁遼寧省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一起對一臺世界先進的引進設備進行了大修,打破了引進設備維修的禁區,節省維修費用近300萬元。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張家雁一直保持著學徒時的習慣,每次故障維修後,都會對其原因、解決方法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這一記就是33年。這些筆記,伴隨著他從大連市高端高技能人才到遼寧省技術能手,再到大連市勞動模範,今年又獲得了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

“每當陷入維修困境,我都會想起第一次拿起鉗工工具的情景,至今都難以忘懷。”張家雁飽含深情地說。

楊維新 鞠家田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趙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