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驊:疫情倒逼數字經濟升級 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可抵消短期經濟損失

“隨著產業的發展,全球數字化的浪潮在進一步加速推進,未來數字經濟將會成為各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月25日,TD產業聯盟秘書長、教授級高工楊驊在《中國經營報》觸角學院戰略合作的“北大國發院MBA講壇”中表示,未來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將會構造智慧生活和智慧生產的全新圖景,會推進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數字化社會發展。

新基建背景與意義

在分析新基建的意義之前,楊驊就新基建提出的背景進行了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支持我國經濟的更多是以勞動力紅利、環境資源供給為代表,以投資拉動作為驅動力,外部市場需求拉動出口的貿易。”楊驊認為,這種傳統的發展模式如今已受限,需要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發展勢能,這是新基建提出的一個背景。

另外,由於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產業和貿易衝突成為必然,我國外向型經濟的模式受到限制。同時,這次疫情使很多國家的經濟產生嚴重衰退,原有的傳統模式很難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進一步發展,倒逼商業模式的變革、數字經濟的變化升級。

楊驊介紹,新基建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點,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將從兩方面為未來數字化社會提供核心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是解決未來數字社會的數據流通、物的流通等問題,二是能力的供給,提供大數據、提供算法、提供算力、提供電力等。

針對新基建的意義,楊驊認為分為長短兩期。

短期來看,新基建可提振經濟。中美貿易摩擦導致外向型經濟受影響,海外疫情暴發,出口需求面臨受限制等問題,新一輪的新基建就是在方方面面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通過新一輪新模式的基本建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在短期內,新基建所帶來的高速增長可以彌補傳統基建的下降,抵消經濟受到的損失,使國家經濟保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

長期來看,新基建可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是建設工業強國的重要基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是推動數字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5G是萬物互聯的基礎與新基建之首

楊驊認為:“5G是構建萬物互聯的基礎,是推進新基建加速發展的引擎。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充電樁、城際高鐵、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都需要5G網絡的支撐,因此5G成為新基建之首。”

楊驊表示,信息技術為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保障,而5G是新基建的首要內容,是一次移動通信的重大創新,是從為公眾用戶服務,轉而為“物”服務,從人與人的通訊轉變到人與物、物與物的通訊。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楊驊認為,5G是移動通信面向個人用戶到面向萬物互聯的重大變革,5G是一個高速率、低時延、高可靠、連接海量的新型網絡,這個網絡滿足未來數字社會和人們對於數據流通與控制的需求。

楊驊認為,5G有三大場景和特點——海量機器類通訊、增量移動寬帶、“低時延高可靠”。這三大場景和特點將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海量機器類通信可以連接萬物,傳遞感知物理狀態所形成的數據;增強移動寬帶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傳輸;高可靠、低延時通信傳遞數據是在傳遞實時控制。

楊驊表示,5G是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和傳統行業融合起來的中間紐帶,在未來數字社會和智能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各行業技術如何深度融合併產生數據解決方案和智能解決方案,才是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

對於未來數字社會前景,楊驊指出,5G新基建將全面激發數字經濟發展,“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或迎來井噴式發展,5G、AR/VR、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應用,將彌補現有在線教育平臺互動性體驗等方面的短板,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在線教育產業長期發展賦能。

5G智慧醫療在一線抗擊疫情,實現5G遠程會診、5G雲端智能機器人、5G熱成像測溫等,在防疫措施上利用5G和信息技術,使復工復產更有底氣。

AR/VR廠商加入5G網絡後,將有效解決數據傳輸速度慢以及延時高的網絡痛點,同時提高雲端計算的運算速率,加速AR/VR技術在場景端的應用。

本期直播內容由《中國經營報》觸角學院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戰略合作的“北大國發院MBA講壇”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