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的痛:“6年花了我50多萬,為了他讀書我傾注了我的全部”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今年七月份,我新收了一個學生。學生剛上“高六”,也就是說,他已經讀了五年高中,復讀過兩年了。今年高考,孩子只考了340多分,距離他的目標一本線500分還差一大截。

據孩子講,他第一次高考490多分,為了上一本,他選擇復讀。第二年考了450多,他繼續要求復讀,結果第三年,也就是今年,只考了340,物理科目估計30多分。

孩子看上去比較溫順,上課態度也不錯,就是不喜歡做作業。每次佈置了作業,他總是能找到各種沒有完成的理由,不是忘記做哪裡,就是做其他事去了。

孩子這種情況,我不得不找他母親聊聊。

結果很意外。

他母親很激動,孩子父親與她已經離婚五年了,五年之中,她借了50多萬給孩子付學雜費、生活費和補課,為了孩子她傾注了全部。言語之中透露著傷感、憤怒和委屈。

一位母親的痛:“6年花了我50多萬,為了他讀書我傾注了我的全部”

一位母親的痛:“6年花了我50多萬,為了他讀書我傾注了我的全部”

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授學生知識外,我們也必須輔導孩子的心理成長。

我被這位母親的話震撼到了,我與她溝通了很久。

千萬不要借錢補課,補課不是保險箱

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不惜借債來給孩子補課,會破壞教育培訓原有的生態。借了錢,如果孩子成績沒有明顯改善,家長就會變得焦躁,這種情緒很容易傳染給孩子,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甚至產生叛逆心理。補課不是保險箱,需要量力而行。

就算再窮,也不要窮了孩子

到了高三,孩子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講究“個性”,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又不很健全。生活再困難,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訴苦。你訴苦,是想讓孩子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懂得奮發圖強,然而事實未必如此。孩子很有可能會往另一方面去想: 為什麼我家條件這麼差,既然條件差,學習不好也不能怪我。

各位讀者,你以為呢? 歡迎留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