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年底投入使用

4月30日,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标志着雄安站全面转入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

在雄县县城东北十公里处的雄安站施工工地上,几十台塔吊、吊车同时作业,起重机巨臂高擎,6000余名建设者热火朝天。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雄安站开工至今,已累计完成土方工程172万方、钢结构工程14万吨、钢筋绑扎22万吨、混凝土结构100万余方,施工组织难度大、标准高。

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年底投入使用

“三天前,也就是4月27日,雄安站津雄场站房重达3000吨的钢结构屋盖已经整体提升完成。目前,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也已正式封顶。为了保证装修效果和装修质量,目前已经完成了砌筑、石材幕墙、清水柱混凝土保护液等样板制作。”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王星运说道。

雄安站站场总规模13台23线,总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京港台高铁、京雄城际、津雄城际三条线路在此汇聚。雄安站设计以雄安新区的水文化为背景,整体造型犹如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屋顶拉开的缝隙,在解决桥下候车厅采光通风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光谷”。

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年底投入使用

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年底投入使用

效果图

作为雄安新区设立以来首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自2018年12月开工以来,建设者抢抓工期,施工现场的变化日新月异,2019年5月完成基础施工,2019年10月完成地下结构施工。

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指挥部总工程师吴亚东告诉记者,“雄安站施工全过程采用智能建造理念,运用了5G+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BIM等智能技术,比如在深基坑施工中,边坡监测和高大模板施工体系都运用了自动的变形监测设备,保证了危大工程的安全。”

雄安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年底投入使用

雄安站首层候车大厅及城市通廊框架柱、梁造型复杂,且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面积5.4万平米、混凝土方量4.2万方。项目管理人员在站房清水混凝土节点造型、混凝土配比色彩、模板体系优化、浇筑工艺试验等方面开展深化研究,降低了结构构件尺寸大带来的沉闷感,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相统一,凸显了柔和的韵律感,提升了清水混凝土实际效果。

随着各项优化施工组织措施的落实,京雄城际铁路施工预计5月底全线无砟轨道铺设完成,9月下旬开展全线联调联试,年底具备开通条件。未来雄安新区可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京津冀主要城市,连接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等不同地区,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与石家庄1小时交通圈。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政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王梦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