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小學和武漢鍾家村小學,京漢兩地學生,以詩會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雖然交通受阻,但網絡交流仍順暢如故。孩子們雖然不能面對面交流學習,但可以藉助網絡這一媒介進行互動。昨天上午,北京胡同小學學生和武漢市漢陽區鍾家村小學學生通過誦讀和賞析經典詩文的形式,體驗各地風土人情、民生民俗,感悟中華民族文化。


北京胡同小學和武漢鍾家村小學,京漢兩地學生,以詩會友

活動剛一開始

鍾家村小學學生尹品茜就從武漢“九省通衢”這一稱謂的由來,到古琴臺、歸元寺、黃鶴樓的前世今生,為北京的同齡人娓娓道來,呈現了大武漢的獨特魅力。

北京胡同小學和武漢鍾家村小學,京漢兩地學生,以詩會友

一提到武漢,就不得不提到黃鶴樓。鍾家村小學學生黎蕊涵深情誦讀了崔顥的著名詩篇《黃鶴樓》。隨後,學生曾智妍巧用生動形象的動畫人物和精彩的解說,將整首詩表達的意境呈現出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也是有關黃鶴樓的經典詩篇,學生尹品茜和陳謹睿的誦讀和講解,讓遠在北京的孩子看到了黃鶴樓的的另外一面。

北京胡同小學和武漢鍾家村小學,京漢兩地學生,以詩會友

北京作為幾朝古都,承載了厚重、廣博的中華傳統文化,衚衕小學的學生朗誦和解讀的《登幽州臺歌》讓武漢學子感受到了蒼勁奔放的語言和深沉的悲憤之情。

通過交流,京漢兩地的孩子紛紛表示

“看過了黃鶴樓的美景,感受了北方的遼闊,體驗了武漢的包容,見識了北京的深沉。疫情並不可怕,只要團結和堅韌,中國就能戰勝一切困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北京胡同小學和武漢鍾家村小學,京漢兩地學生,以詩會友

而今,疫情已近尾聲,我們期待著與孩子們在校園裡的再次相逢,一起看窗外的春暖花開。無論是今天,還是明天,藉助雲端,更好地引領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