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1 蕭何


漢三傑之一,劉邦手下功臣第一,丞相,誅韓信後稱相國,可以“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刪定《秦律》為《九章律》,漢惠帝二年(前193年)去世。臨去世前推薦曹參接任。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2 張良


漢三傑之一,原為韓國貴族,韓亡後誓為韓報仇,於博浪殺狙擊秦始皇。漢朝建立後,由於身體不好,並沒有但任重要職務。張良的軍功在劉邦開國功臣排名僅62位,主要是因為他身體不好,不常領兵打仗,但劉邦給他的封賜則是最高的。高後三年(前185年)去世。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3 陳平


劉邦手下與張良齊名的謀臣,原為項羽的手下,因項羽遇事不順遷怒部下,陳平逃走,後歸漢。他是個滿肚了壞水的人物,他用反間計整死了范增,以及用大把的金錢腐蝕拉籠項羽的部下。曹參去世後,任右丞相,為左丞相王陵的副手。王陵罷相,任左丞相。漢文帝即位後,復為右丞相,不久周勃罷相,獨任丞相,並於丞相任上去世。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4 曹參


曹參(?—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泗水郡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政治家,漢朝第二位相國,史稱“曹相國”。起家沛縣獄掾,跟隨劉邦沛縣起兵,身經百戰,反秦滅楚,屢建戰功, 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劉邦定都長安後後,論功行賞,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5 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射陽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6 周勃


早年就是一個吹鼓手,跟隨劉邦起義成為劉邦手下重要的戰將,功勞排名第四。漢朝建立後曾歷任太尉、左丞相、丞相之職。罷相後在家,晚年曾一度入獄,後因為與漢文帝是兒女親家,所以被赦免。他的次子周亞夫也是漢初名將。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7 灌嬰


早年是一個布販子。追隨劉邦起義成為劉邦手下一員大將。他的作戰主要特點就是“快”,後任劉邦手下的騎兵司令。後隨韓信攻齊,定齊之後,灌嬰率軍攻下項羽的都城彭城。周勃二世罷相,灌嬰出任丞相。匈奴來攻,灌嬰以丞相領兵出擊,匈奴聞迅退走,而濟北王劉興居造反,灌嬰迅速回師平叛。不久,死於丞相任上。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8 樊噲


早年是沛縣的狗屠,也是劉邦的連襟,他的老婆就是呂后的妹妹呂須。在人們傳統印象裡他是一員猛將。在《鴻門宴》中表現相當出彩,可以說有勇有謀。其實他本人並不是一單純的武夫。在鴻門宴之前,他力勸劉邦不沉湎秦宮的舒適生活,表現出他清醒的政治頭腦。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9 夏侯嬰


夏侯嬰(公元前172年),即汝陰文侯,又稱滕公,泗水郡沛縣人(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之一。他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跟隨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陽市。。三國時期著名人物夏侯惇、夏侯淵、夏侯霸、夏侯玄、夏侯獻、夏侯和及作《魏書》的夏侯湛,都是夏侯嬰的後裔。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10 彭越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碭郡昌邑(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人。西漢王朝開國功臣。秦朝末年在魏地舉兵起義,後來率兵歸順劉邦,拜魏相國,封建成侯,協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定都於定陶

劉邦手下的十大文臣武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