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聖》,他以為人生就這麼過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你以為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呢,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他繼續說:“而吃,吃也是一樣的。說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

對於《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泰晤士報曾經這麼報道過:從遇到哈羅德的那一刻起,我再也不想離開他。這是一本書有關於自我的發現,信念的迴歸,從哈羅德的腳步邁開的那一刻起,歷經千里而跋涉,我們與他一起600英里的故事就開始了。

《一個人的朝聖》,他以為人生就這麼過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遇見哈羅德

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在釀酒廠幹了四十年的銷售,沒有升職,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生活異常的平靜,與妻子關係疏離,日復一日的生活在小鎮中。突然的一天,平凡的生活被一份老友的信打破,老友得了癌症,讓他慌忙失錯,在於加油站女孩進行短暫的交流(關於信仰方面),他竟然衝動的走上了行程,通過,道路,農田,森林,河流,曠野,荒原,高峰,深谷,還有數不清楚的人。

《一個人的朝聖》,他以為人生就這麼過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眼前的長街,高原上的陰森,腳下的帆布鞋都似乎暗示著,這場旅途並不平凡。

跟隨者,裡奇與狗

隨著步行的進行,哈羅德的事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冷漠無感的妻子也打來電話支持,在途中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與事,從大批的跟隨著,到最後裡奇的離開,然後遇到沒有雜念的小狗,似乎也映射了人生的軌跡。

默默無聞,只想憑藉信念告訴老友奎尼,希望她能多活一些時日,等到他的到來,而現在似乎被所有人都知道,人們進相跟隨,哈羅德莫名的接受關注,穿上朝聖者的T恤,似乎出發遠行的揹負更多了一點,裡奇作為年輕的朝聖者,喝著醉酒:我永遠沒法成為你那樣。哈羅德卻解釋:這並不是場比賽。

《一個人的朝聖》,他以為人生就這麼過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所以這時候的隊伍很長很長,但是真正關係老友的只有他一個人,哈羅德在旅途尋找自己,年輕的朝聖者們只把這次旅途當場遊戲。

再見奎尼

歷經87天,627裡,當哈羅德完成這次旅途時,再見面奎尼蒼白的臉色,這趟旅途哈羅德找尋自我,走進了社會百態,跨過了時間與空間的考驗,好友奎尼已經走到了人生盡頭,哈羅德完成了自我,只要哈羅德走下去,她就能活下去,因為老友在等,不能放棄也不敢放棄。再見奎尼,病魔依然折磨著她,一封信件寄託著改變。

令人交織難措的劇情與歷程,讀完後,我會懷戀哈羅德的勇敢,愛德華.史提頓曾評價說,哈羅德告訴我們,即使性格上的弱點也能帶來振奮與救贖,這個書還有第二部,叫做《一個人的朝聖.奎尼的情歌》,它不是這第一部的續集,也不是前傳,它與哈羅德同時比肩,帶來的故事更為揪心。

關於我是誰,碌碌無為的無所而做,日復一日似乎在侵蝕著你,但何時改變呢?卻不敢改變,每個人註定會安穩下來,但是自我的尋找希望不要放鬆一刻,當遇到你的旅途時,請認真的講述一個好的故事。


(我是阿韓學長,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我們之後將繼續推送更新,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