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為什麼小米智能鎖總被攻擊不靠譜

時評:為什麼小米智能鎖總被攻擊不靠譜


小米最近總被詬病,其產品或服務一旦出現稍負面的新聞,隨後便可在朋友圈看到懟小米的言論文章。但小米真的如相關文章說的如此不堪嗎?或者說,為什麼小米事件會在行業內引起如此大的關注,被各類群體爭相轉發?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篇由全國鎖具信息中心主任趙宏武的觀點文章《為什麼小米智能鎖總被攻擊不靠譜》,希望可以引發你的思考。

時評:為什麼小米智能鎖總被攻擊不靠譜

以下為正文


寫在前面: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問,小米米家智能鎖靠譜嗎?甚至在前一時間米家智能鎖還被攻擊成不像樣子,作為行業的深度介入者,看到了一位兄臺寫的米家的產品各種不靠譜,也看到了一些人寫的各種靠譜。於是在回答的基礎上整理了關於小米米家智能鎖的自己的一點點理解,希望用自己中肯的筆觸,能給行業,能給消費者一些啟迪吧。當然時間有限,也可能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或者被認為什麼樣的,也希望大家指正吧。必竟一家之言,定有不足之處,這裡先感謝了!

1

小米動了誰的奶酪?


說米家鎖不靠譜,就要分析誰說的不靠譜,目前看,兩類人群,一類是行業同仁,一類是消費者,消費者可以理解,出問題了,我們可以後敘。單說行業同仁,為什麼會講,原來的凱迪仕、德施曼為什麼沒有講?分析來分析去,其實就是一個核心原因,競爭所導致,小米的

性價比模式在智能鎖的當前是一巨大殺器,讓剛剛有一點起色的智能鎖企業,重新回到了水深火熱當中去。這一點從數據上就可以分析出來,目前在C端零售上,米家智能鎖是當之無愧的銷量第一品牌,而且領先第二位幾個量級。而且通過米家品牌(在智能鎖產業當中,米家、小米的品牌張力無疑是頭部級的),對其它品牌形成的擠壓;再者,性價比,這個才是真正的殺器,品牌只是一個基礎,直接將智能鎖的主流價位從2000+拉到了1000+,讓即將收穫期的智能鎖企業措手不及,從幸福區直接跌入了競爭的深水區。

綜上,這是為什麼行業同仁對小米及米家品牌智能鎖說不靠譜的原因之一,這個同產品無關。想想,辛辛苦苦十幾年,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卻發現自己家的果園子被別人摘了,心裡能舒坦嗎?所以筆者在這裡並沒有首先分析產品、售後等等其它原因,而先從奶酪論開始的目的。

2

小米(米家)的智能鎖強在哪裡?


米家鎖產品強項在哪裡,這是需要我們要搞清楚的,不瞭解強項,意味著其它都可能是道聽途說,意味著只是憑著自己感覺做產品,而不是憑著真正的知道去講。筆者是親身拆解過米家智能鎖的。而且是完全拆解的那種,所以還是有一定的認知的,筆者分析的產品強項,兩個維度,幾個指標。

第一個維度真實的產品質量。這個維度有幾個點要注意,米家的智能鎖產品質量真的好嗎?好在哪裡?怎麼做到的?

首先,真的好嗎?筆者拆解過,確實是國內一線水平,如果達不到這個水平的話,其實也就不會出現動誰的奶酪的原因了,至少,筆者樓下就是智能鎖的國家檢測中心,米家的鎖得到了檢測工程師的一致認可,這個筆者不為米家洗白,確實是真的,而且從筆者的十幾年經驗和拆解來看,也是國內一流的!還有安全性問題,這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至少,米家的安全性是還可以的。這一點業界應該認同。這是第一點質量的問題。

其次,好在哪裡。這一點可能很多業界同仁也拆解過米家的鎖,相信都會有這一概念,其實這些結構我們也可以做出來,但為什麼沒有做,其實有很多同學已經說出來了,用手機的思維做鎖或者說用電子產品思維做鎖了,極致的消費者體驗感,這一點從筆者拆解米家的鎖當中可以看出來,一切為了消費者著想(不管米家是否重視消費者),極致的用戶體驗,這也是米家傳感器為什麼多的原因之一,再有就是細節上,同樣的油漆,為什麼米家的耐看,色差變化不大,還有把手手感等等這些細節,是米家做的好的原因,所以說好在哪裡?就好在了用電子產品思維,極致的用戶思維兩種,把細節和體驗做出來了。好就好在這裡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業界的同仁們思考的。

第三,怎麼做到的?其實第二點已經說了,用的電子產品或手機的思維,從拆解的的零配件來看,米家的鎖大量的應用了不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供應鏈(這一點筆者有實證,因為他們的供應鏈筆者基本都挖出來了),說句實話,他們的供應鏈體系是比我們要強大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之所以能做到優秀,真正靠的是米家自己的供應鏈與國內智能鎖行業最優秀的供應鏈做出來的,而不是用嘴說出來的。所以米家的鎖出來大家感覺壓力大也是有其本質性原因的。

第二個維度,米家的產品體系和粉絲體系,或者叫產品矩陣,這個其實筆者認為這才是米家真正的優勢,而不是產品。試問國內智能家居做的最好的是哪家?相信很多人講物聯、歐瑞博、紫光物聯等等一系列的公司,但真正出貨量最大的是米家,這一點相信智能家居體系內的人都知道。基於其成熟的產品矩陣體系,米家智能鎖在智能家居上天然的優勢在智能鎖行業內的競爭對手來看,基本沒有,同時,小米的粉絲,這一點相信太多的人羨慕嫉妒恨了吧,其實筆者也一樣,有這麼多忠實的粉絲,如果不轉化過來,相信小米公司自己都不願意。所以這一點是米家智能鎖的核心優勢之一,而且從目前看用的也非常好。甚至帶動了非粉絲群體。

3

小米(米家)的智能鎖弱在哪裡?


前面說的,相信太多的人認為在給米家洗白了,吹牛文,連軟文都算不上,不過,各位看官,分析完強,就要分析弱,取其長,避其短,這才是本文分析的目的之一。但米家的產品真正的有弱的地方嗎?真如網上所謂的一些分析的一樣,安全性不好,材質差,結構不合理等等的一系列的文章嗎?我們同樣從幾個維度來看,米家的產品真正的核心的“弱”在哪裡?

首先,筆者認同有些人講的傳感器問題,但不認同智能鎖不需要傳感器,要知道傳感器多了才真正的將智能鎖“智能”化,我們要有未來的AI的思維,智能鎖未來一定是要智能化的,不能就只侷限於安全防範,還要兼顧智能和用戶,所以筆者認同傳感器,但不認同他的說法。傳感器要放,而且米家也下了功夫,全是全球一線品牌的傳感器,但米家忽略了一點,在智能門鎖的複雜使用環境下,傳感器的誤報機率,同時傳感器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壽命的問題,這些相信米家有數據,但一定沒有更詳細的數據。因為從數據上來看,時間不夠,只能期待時間來驗證。 這是其一,米家有一些冒進了。

其次,結構上,米家應用了大量的創新,而且這些創新,讓筆者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創新在零容忍的智能鎖上,是不是過於多,過於複雜了。至少筆者認為是,裝配複雜,新結構應用較多,儘管經過了長時期的測試,但是真實環境下的測試還是較少,這樣是不是容易出現問題,這個不得而知,從目前反饋的結果來看,問題還是較少的,說明結構的創新經受住了考驗,但仍然需要時間來驗證,看下半年,米家的真正的產品售後率吧,這一點估且算做是弱點,如果半年後仍然保持穩定,則說明米家成功了,但目前,至少說米家是走了一步險棋,應該是沒有錯的。

第三,產品應用的複雜度,特別是首次使用的複雜度,米家是最複雜的,沒有之一,當然這與米家聯動及功能的複雜度有著直接的關係,要讓使用者全部測試完成,沒有設置的複雜是不可能的,米家做了大量的優化,也非常人性化了,但從目前來看,在首次設置仍然是稍顯複雜的,後繼則非常簡單,這是其一,其二,與其它智能家居產品的聯動,儘管米家進行了大量的表述,但至少在目前,連很多小米之家的人員也說不清楚哪些米家產品可以讓米家智能鎖能當成網關與其它智能家居產品聯接,當然這一點可能是我們這類非小米粉絲不清楚,小米的粉絲應該是門兒清吧,但不管怎麼樣,相信小米絕對不是想讓自己的鎖只賣粉絲吧。

第四,米家的研發投入,米家的供應鏈是強項,但研發投入這一塊,相信與積累了十幾年的頭牌企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一點相信米家的人也會這樣認為,也是近兩年米家學習了不少智能鎖企業,也從行業內挖了不少人的原因吧。但從總體上看,當前智能鎖產品在米家體系內還稱不上重點產品,因此研發的精力、物力、人力的投入暫時還看不出有什麼樣的獨特的地方,至少目前仍然是停留在鎖的階段,個人認為這與米家的智能或者叫AIOT的定位還有差距,沒進入到戰略定位當中,這也給其它企業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當然這與智能鎖的體量有關。

第五,小米的粉絲,相信一定會有人問,為什麼小米的粉絲為什麼會成為弱呢?永遠記得,有粉絲就會有非粉絲,粉絲越忠誠,就會有越忠誠的反粉絲,在手機行業其實已經非常明顯,所以粉絲強大,意味著反粉絲的強大,也許這就是米家智能鎖的弱點之一吧。

4

小米(米家)智能鎖的服務真的不靠譜嗎?


這一點,在米家沒出智能鎖之前,筆者就曾預言過米家的售後一定會容易被人詬病。事實也如此,大量的攻擊絕大部分來自於米家的售後、安裝,米家的智能鎖安裝及售後服務真的不靠譜嗎?我們可以看看其它廠家,所謂的3000家網點,20000個安裝服務人員,覆蓋到哪裡哪裡,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是真的嗎?筆者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絕大部分是假的,絕大部分都是第三方安裝平臺安裝和服務師傅。那麼米家的智能鎖為什麼不能是呢?

當然同一線智能鎖品牌商家來看,米家的線下服務體系確實有些不如,這與米家線下經銷和服務體系有關,比如凱迪仕、德施曼、鹿客、亞太天能等等,已經在與天貓玩起了O2O(有機會吐槽一下天貓,O2O竟然可以這麼玩),直接可以看到線下的自營銷售、服務網點,這才真正讓購買者放心,必竟智能鎖產品零容忍。但其它呢?至少筆者看到,米家的安裝、售後體系是國內一線水平的,至少管理水平是一線的。儘管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起碼,應用第三方安裝平臺來講的話,米家智能鎖還是靠譜的。

但是,筆者仍然要講,米家智能鎖有的仍然要注意的是,筆者在微博上接到了很多的吐槽,講米家的客服不專業,還有竟然六點下班、週六週日休息不上門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這類在電子產品上可以,必竟手機一天不用可以,但鎖不行,鎖一定要用最快的時間上門服務,否則有的時候不僅僅是開不開門的問題,而是生命的問題,所以這一點,估計米家也意識到了,近一個月極少了。否則這一項是要非常減分的,說米家服務不靠譜的人大部分也是利用了這幾點。

綜上,米家的服務如果與一線品牌相比,確實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差距,但要比其它所謂的淘品牌、線上品牌強,儘管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5

小米在智能鎖行業就是無敵嗎?


這是曾經某個企業同筆者講過的,小米在智能鎖產業一定會通殺,因為我們沒有華為,我們沒有蘋果,沒有VIVO和OPPO,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筆者也曾經有過這類的想法,但如今在一點一點的轉變,原因有三。

1. 米家的品牌張力是不可能通殺所有消費者的。這一點上面也分析過了,粉絲群和非粉絲群的問題。這其實就是一個品牌認同的問題,儘管智能鎖行業沒有華為,沒有蘋果之類的對抗品牌,但智能鎖行業有深耕行業品牌多年的自有品牌,已經在消費市場上形成了智能鎖的品牌矩陣了,儘管米家品牌張力足夠,但未必其它品牌就一點機會沒有,上半年的數據也證明了就是這樣的格局出現了。再得,除了米家,海爾、海信、TCL甚至西門子、菲利浦等等都進入了這個行業,品牌並非只有米家一家強勢,所以大家都有機會的。

2. 米家的產品不可超越嗎?特別是性價比,這裡不得不深挖一下小米品牌產品的內涵,真的是極致性價比嗎?可以不客氣的講,非也,而是超出預期的產品。如同手機、電視等產品一樣,智能鎖也是,這麼好的產品,這麼多的功能絕對是2500++的水平,結果就是1299。這才是吸引人的地方,那麼如果從這個理論向前推導,就一定是如何讓消費者認同產品的價值,只要找準價值的定位,米家的產品怎麼就不可超越了?動動腦袋吧,行業內已經有企業發現了這一點,並且付諸行動了。

3. 1299並不可怕。這個其實某種意義上和小米米家智能鎖無關,更是行業的問題,任何製造業進入收割期時,第一個爆發的必然是價格戰,這在筆者的報告中已經體現,現在是變革的時代,在變革的時代只有思變才能有機會戰穩腳,就算米家不出1299,也會有“面家”、“菜家”等等所謂的“X家”出來。那麼跟著打價格戰還是做好產品,筆者的十幾年的經驗告訴筆者,做好產品,合理價格才是根本,還停留在過去只會被時代所淘汰。所以1299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感受到變化。

選自《智能門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