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随着江浙沪一代尤其是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在持续提升,除去必要时的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外,坚持药物治疗其实是每位冠心病患者能够在日常践行中获益最多的行为之一。

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分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通俗的讲是能够延长患者生命的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它们对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介入治疗后的患者非常重要,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是需要终身服用的药物(氯吡格雷可以在支架植入1年后停药)。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2、β受体阻断剂:如长效倍他乐克。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弱心肌收缩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3、调脂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等,这类药物降低患者的血脂,改善慢性心绞痛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寿命。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和炎症假说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已明确得出结论,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既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也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所以调血脂治疗是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4、ACEI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等,这些药物可促进血管扩张,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另外还有一些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远期的预后。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过陈旧心肌梗死伴有心肌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这类药物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以上是改善冠心病预后的第一类药物,共分四种。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第二大类药物是减轻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

这大类药物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稳定性心绞痛常用必备药,硝酸脂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第二种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临床上我们常用的有地尔硫卓、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第三类改善心肌氧耗的药物有曲美他嗪。

以上都属于减轻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

这些药物都是处方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少量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制定了合理的药物疗法,需要每位患者积极配合和重视,确保每天按时按量服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把药当饭吃”,潜台词就是要像记得吃饭一样记得吃药,不能忘不能落。

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同时要积极和医生沟通,向主治医师详细提供个人病史及相关情况,便于我们为广大患者实现精准化和个体化的优化治疗方案。

本次的“浅谈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就分享到这里了,咱们下次再见!

如果想了解给更多正确医学科普,请搜索关注“樊民医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团队”。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