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寧波人,小時候經常聽母親河和我說起她從前去上海的故事,知道有樣東西叫“上海輪船”,寧波人把開往上海的客輪叫做“上海輪船”,在上海,則叫“寧波輪船”。

提到寧波老外灘,幾乎所有的寧波人都不陌生,但是提到寧波輪船碼頭和上海的“十六鋪”一些年輕的寧波人可能就會不知所以了。寧波輪船碼頭到“十六鋪,這條寧波到上海的航線開了整整140年。

據相關資料記載,滬甬航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早在1862年(同治元年),上海至寧波的海上客輪就已開通,由美商旗昌輪船公司的“湖北”輪、“江西”輪往返航行。自1898年開闢滬甬定期航線起,“滬甬航路一夕可達,故聯袂攜眷紛至沓來,僑寓之數幾佔全埠人口之半”,成為中國輪運業主要定期航線之一。

20世紀初的時候,英商太古輪船公司的“北京”輪、“盛京”輪,中國招商局的“永寧”輪、“江天”輪,民營寧紹商輪公司的“寧紹”輪、“甬興”輪等相繼投入申甬線航行。期間,以虞洽卿為代表的寧波幫,為維護中國航運主權,集資成立寧紹公司,向外資輪船公司公開宣戰,“寧紹鬥太古,乘船不再苦”,如是民謠,流傳至今。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1929年攝於上海港“寧紹”輪前 圖片來源:明州世相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太古洋行舊址

解放前,申甬線跑的是招商局的“江”字號客輪,1948年舉世震驚的“江亞輪”海難中,隨2300餘條生命葬身海底的江亞輪便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江靜”輪、“江寧”輪,“江平”輪等,解放前夕,蔣介石將包括“江靜”輪在內的沿海大部分輪船擄至臺灣。申甬航線一度中斷。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江亞輪 圖片來源:寧波圖書館

1952年3月14日,申甬線客運復航,“江泰”輪(即後來的“民主三號”)由上海首航寧波。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申甬線主要由“民主三號”、“民主四號”對開。60年代前期,“民主十八號”和“民主十九號”加盟。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民主十八號

1987年2月,寧波花港股份有限公司的“甬興”輪,作為申甬線第一艘高速客輪投入運營,至90年代初申甬線鼎盛時期,寧波至上海每天僅“新”字號客輪就有四班,再加上“天封”輪以及“甬興”、“海馬”、“飛翔”等高速客輪,一天內共有十多班輪船開往上海,客流量達到93萬人次。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80年代早期的老外灘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甬興”輪(可能有不少人坐過吧)

1998年底,滬杭甬高速全線建成通車。上海與寧波之間的直達高速大巴多達每天68班,幾乎可以隨到隨走,行駛時間也僅需4小時。加之兩地間鐵路提速,民航增加航班。傳統的水路客運逐漸式微。

2001年6月24日晚,風雨交加。上海港十六鋪碼頭空寂無船,因為颱風,原本安排申甬線的最後一個航班,因客輪“天封號”未能按期抵達,無法開行,至此,申甬線未及告別,便悄然停航。

曾經位於三江口的寧波輪船碼頭也已經不復存在了,原址改建為寧波美術館,保留了原來的建築結構,也算對曾經的歷史的緬懷。


老外灘丨從寧波輪船碼頭到上海十六鋪,老寧波記憶中的申甬航線(歷史篇)


下期將會講一些與船票相關的事情,如果有對寧波輪船碼頭或者上海輪船熟知的朋友,也可以留言。

部分素材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