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火燒少林寺,洪門五祖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今天曆小六給大家講下洪門始祖和前五祖以及洪門七戒由來的故事!

相傳創立洪門之始祖為殷洪盛。殷洪盛又名洪英,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人。崇禎十四年(1641),他率領門人南下,投奔史可法麾下下。他與當時名人顧炎武、黃宗羲、傅青主、王夫之等都有交往。他有五位最得意的門生,即蔡德英、方大成、馬超興、胡得帝、李式開五人。清兵入關攻入北京後,明朝邀臣痛感亡國之恨,力圖光復明朝。相傳史可法令殷洪盛赴北京遊說吳三桂,要吳倒戈反清,吳不聽從。

殷洪盛逃出北京南返途中,“遍訪志士顧炎武、王夫之、傅青主、黃宗截諸人,議創"漢留'組織,以為反清復明'的企圖”。當殷洪盛得到史可法在揚州殉難的消息後,乃轉到安徽蕪湖,投靠明朝將領黃得功,參贊軍務。後來因黃戰敗自刎,部眾分散,殷洪盛遂招撫、集合二萬餘抗拒清兵,屢戰屢敗,而於1645年死於三汊河(即安徽無為、含山、巢縣三縣交界處,距蕪湖西南六十餘里)。其門徒蔡德英等五人,暫死繼承其邀志,為社稷效命。五人投奔潞王,不料潞王投降了清廷,五人就投奔了臺灣鄭成功。

康熙火燒少林寺,洪門五祖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鄭成功

鄭成功於順治十八年(1661)佔領臺灣,依舊抱復國之志,日夜招兵買馬,臥薪嚐膽。當他得知永曆帝和太子遇難之後,十分悲痛。這年九月間,他和部下將領及士兵共同結為兄弟,宣誓復明滅清,歡血為盟,並以駐兵的金臺山為會盟地點,開山立堂,稱之為“金臺山明遠堂",這便成為鄭成功創立洪門組織的起點。

鄭成功為了要發揚復明大志,必須深入大陸活動,“於是派了他的部將蔡德英、方大成、馬超興、李式開、胡德帝等五人向中國(大陸)推進,這五個人是洪門始祖洪英(殷洪盛)的門徒,後來便稱為洪門前五祖。”

康熙火燒少林寺,洪門五祖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蔡德英等五人到達福建莆田縣九連山少林寺(即南少林),投拜於智通長老門下。智通出家前原為明朝大臣,因明末朝政腐敗而急流勇退,到福建少林寺落髮為僧,後來為少林寺方丈。滿人入主中原後,智通懷有光復明朝之志,當其得知蔡等五人的來歷後,勸五人受戒為僧,以便於掩護其反清復明的活動。於是五人受戒為僧,並從此在少林寺練習武藝。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秉承清廷意旨勸鄭成功投降,為鄭成功拒絕而遭到滿門抄斬時,鄭成功之兄鄭書丹在廣東經商,得免於難。鄭書丹之子鄭君達得知蔡德英等五人奉鄭成功之命到閩省活動,借少林寺為立足點,於是攜帶其妻郭秀英、妹鄭玉蘭、兩子鄭道德、鄭道芳,千里迢迢來到少林寺,求得與蔡德英等五人合作,誓殺魅子,以報國仇家恨。智通長老接納鄭君達一家在少林寺內居住,鄭君達每天同眾和尚一起練習武藝,準備=等待機會反清復明。

康熙火燒少林寺,洪門五祖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康熙十一年(1672),西魯(有的抄本說是西藏)和清兵發生戰爭,清兵屢次被西魯打敗,“清廷驚懼惶急,懸榜招賢",廣求將才。智通長老對鄭君達及蔡德英等五人建議趁機應徵人清營,以報效朝廷為掩護,俠機倒戈反清。眾人都認為此計甚妙。於是由鄭君達、蔡德英等和少林寺和尚百餘人揭黃榜應募。

鄭君達、蔡德英和一百多個和尚浩浩蕩蕩向西魯進發,“遇敵迎擊,百戰百勝,西魯國王屈服,親至陣前“求和",未及三月,寺僧凱旋歸來,清廷大加賞囑,加官晉爵”。清廷授予鄭君達以總兵要職,蔡德英和其他和尚不願為官,仍舊回到少林寺,鍛鍊武藝。當時清廷重賞金銀絹帛,加賜“玉僧"名母,賜對聯三副:英雄居第一,豪傑定無雙;不用文章朝聖主,全憑武藝見君王;出門朝見君王面,人寺方知古佛心。

康熙火燒少林寺,洪門五祖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少林寺和尚中有位馬福儀,武功居第七位,但六根未除,對相貌俊美的郭秀英、鄭玉蘭誘姦未遂,事為智通方丈及眾僧所知,將其趕出山門。馬福儀銜恨將少林寺僧反清復明的打算向清廷官吏陳文耀、張近秋二人告密。陳、張二人啟奏清廷:“西魯叛亂為少林寺僧人輕易征服,將來少林寺僧人如有異志,則危及杜稷也。”於是,清廷派兵三千人,攜帶硝磺燃料及易燃物品,由陳、張二人率領,以馬福儀為嚮導,深夜包圍少林寺,縱火焚燒,霎時間火光沖天,少林寺盡付一炬,僧人僅十八人逃出寺外,其餘皆葬身火海。蔡德英、馬超興、方大成、胡德帝、李式開等五人恰在此十八人之中。蔡德英等十八人突圍後,馬福儀率清兵緊追不放,蔡德英以袖箭將馬福儀射死。蔡等且戰且走,到達黃泉村時,已有十三人戰死,僅剩下蔡德英、馬超興、方大成、胡德帝、李式開五人,此時忽然濃霧瀰漫,使五人便於隱蔽,追兵迷失方向,五人逃到沙灣口始得嘴息。後輩尊稱蔡德英等五人為洪門前五祖。因馬福儀屬於負義小人,以其武功居第七位,以後洪門有以七為戒的傳統。

五人逃難之後,便遇到陳近南,他又是怎麼成為洪門二聖之一的呢,故事還得繼續,各位看官彆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