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當然得回顧一下自己所謂的"讀書"生活,寫一段文字記錄一下,也算是有個儀式感吧。儘管自上學起就和書本打交道直至今日,自覺不敢稱為讀書人,只怕自己不配。我是一個對概念有著執念的人,凡事要搞懂概念方可罷休。那麼,世界讀書日,要搞懂概念,到底怎樣才算是"讀書"呢?
360百科曰,"讀書是指獲取他人已預備好的符號、文字並加以辨認、理解、分析的過程……"由此看來,我自己平日所謂的讀書,可能頂多算作是看書,看見了,沒有辨認、理解、分析、消化為自己的,就不能稱之為讀書。
概念辨析完畢,回顧一下自己自去年讀書日以來一年來的看書歷程與收穫。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還總覺得自己在裝模做樣的看書,盤點起來實在是少得可憐,不忍目睹,比起俞敏洪每年動輒讀百本以上,不覺汗流浹背,臉紅耳熱。真不知道人家是怎樣讀書的,但我也相信,因為董卿曾經說過,不論平時工作再忙,她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讀一個小時的書,多年的習慣一直雷打不動。說到這不敢再說了,還是說說自己看過的書,看能挽回一點臉面不?若不是世界讀書日的盤點,自己仍然活在自我感覺良好之中。看來必須好好讀書了,否則拿什麼來做好《文字與生活》,如何對得起文友的支持與厚愛。
因為喜歡小說,特別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因此還是說一說一年來看過的小說吧。
梁曉聲的《人世間》,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之首。最近寫的讀後感,但真正讀它,是在春節期間。要說起對這部書的感受,我覺得,作家著眼普通百姓生活的日常,從百姓生活變化,展現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歷史生活場景。寫作手法和觀念非常樸素和傳統,平實真切、語言樸實、人物形象生動、簡筆深情,不經意間表現主題,是我最喜歡的寫作風格。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寫出一部所謂的小說,一定是這種風格,記錄生活、感悟生命。
《白鹿原》是本土已故作家陳忠實先生嘔心瀝血之作。說實話,在沒閱讀之前,我已經因為聽到道聽途說帶上了有色眼鏡去對待她。可是,今年由於想給孩子把關而閱讀,讀後立即被作家深厚的歷史文化功底所折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文化內涵深厚、風格既有寫實主義也有魔幻色彩,茅盾文學獎當之無愧。
因為同為陝軍,有人老拿《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相比較,我想說的是,兩部作品都絕對偉大,如果非要拿來對比的話,只是作家對生活的積澱、表現地域的差異、作家著眼點、表現對象與手法有所差異,僅此而已。每部作品都有他的閃光點,即使是一篇孩子的習作也是如此,尚且不說是大作家的作品。讀書難道不是各取所需嗎?在作品中找到你的所需,僅此而已。如果能和作家共鳴,那則是高山流水遇知音。讀書非得要說一部作品不好嗎?我沒有這個習慣。只要方向正確,就是好作品。沒有一部作品不是作家心血的凝結,作家的勞動是辛苦的,竊以為,作為讀者還是寬容一點好。
姜戎小說《狼圖騰》則是以作家獨特經歷創作而成。作品給我們展現了狼這種動物,人類與狼相處的故事。狼文化及狼的各種優秀品質,讓我重新認識了這種動物的聰明而不狡猾、神奇讓人驚歎。驚歎於作家神奇的人生經歷及深邃的思考,能將狼圖騰精神上升到草原魂甚至中華魂的高度,引發對人性精神意義的思考。生活經歷、對歷史的探究,大膽的構思,才有了這部偉大的作品,為野生動物正名,發掘其中可供人類學習借鑑的優秀品質,我覺得,這才是作家本意所在,或者說是小說創作的使命。
餘華的《活著》,作家以沉重的筆觸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這個作家、哲學家永恆的話題,告訴了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著的人最基本的目的。回想主人公福貴坎坷的一生,可不是如此嗎?只有活著,才有生活,才有其他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對人生的意義進行了探尋。
說到這裡,作為"讀"書人,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殊的節日,我們還沒有觸及最大的中心命題——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實際上,多數情況下,讀書的確無法給我們的物質生活帶來太大的改變,讀書最大的作用也許就是無用。但你會在不經意間發現,你所讀過的書,早已變成你的骨骼,融入你的血脈,化作你的靈魂,自然成了你對人、對物、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行動。
讀書會讓我們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有自己的內心。讓我們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甚至會和書中人物一起高興、一起痛哭流涕,變得有血有肉。"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的氣質裡,都藏著我們讀過的書,始終讓我們遇見最好的自己。
隻言片語,算是記錄一下自己世界讀書日印象。希望有一天,有人會問我:"今天你讀書了嗎?"我會自信地回答,"當然讀了。"
2020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