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一位清華大學教授說,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的。學習是為了某種目的,是對其一生重要是不得不去學的。同時快樂教育,並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亦更不是放手教育。

快樂教育

最近幾年,中國的初等教育被快樂教育來個大洗腦。

小學好輕鬆,四點半就皆大歡喜的放學了;低年級數學課取消,英語高考不考;孩子要時常表揚,批評也不能使孩子難堪;孩子只管快樂與玩,這教育,聽起來真美好呀。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教育,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智識的挑戰。可這種“快樂教育”的結果是:光玩了六年,基本禮貌、知識、能力和視野一個都沒有,還一個個心比天高,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受不得管、吃不了苦、聽不得罵、學不會基本加減乘除。

問問那些由著孩子減負的家長,你家存款後面究竟有多少個零,就這麼有底氣讓孩子在基礎教育的階段,沒頭沒腦的玩?

充分釋放天性

小寶爸爸在餐廳吃飯,隔壁的三歲孩子毫不安分,大吵大鬧,破壞了靜謐美好的氣氛。小寶媽媽看不過去,和那媽媽悄聲說:“讓孩子小點聲好嗎?大家都覺得很吵。”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那位孩子的媽媽一臉無辜的說:“孩子天性不就是活潑嗎?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呃,好吧,小寶媽帶著“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的表情默默退下。小寶爸爸對這位媽媽沒有客氣:“這樣的孩子已經不是解放天性,而是侵犯他人。”

這年頭常見有人把孩子的大聲尖叫、粗魯沒禮貌、搶人東西、隨地大小便這種沒教養的行為,當作孩子天性。更自戀的父母,還會把這當成孩子真性情。但是別忘了,除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會孩子在公眾場合遵守基本底線。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既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社會準則。一味的放縱自由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自由永遠是和規則伴隨的。

再說,別老聽雞湯裡說“天性與自由”,教養該教就得教。教養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線;往高層次說,還是發自內心的溫暖、坦蕩,是替人著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孩子有權利活潑,周圍人也有權利享受安靜、舒適和不被打擾的旅程。一個把天性凌駕在社會規則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該醒醒了。

只圖孩子釋放天性,那叫任性,不給周圍的社會人添麻煩,才叫為人父母的責任。

成功和學歷沒關係

中國孩子還常喝這樣一碗雞湯:大學生都在給初中同學打工,小學畢業的都給博士當老闆了——所以,學歷高沒用,將來妥妥的給人打工。考不上大學也沒關係,將來總會成為管理界的奇才。

我一直很好奇這碗雞湯是哪個廟裡端出來的,直到我看見一則類似的勵志帖: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棠、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林。

第二份名單:李漁、洪異、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答案揭曉: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但現在默默無聞。後者落榜,但都流傳千古。結論是:成功和學歷沒有半毛錢關係。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初中畢業就能打拼天下,這種人必定是人中龍鳳,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絕大多數的孩子資質一般。以這種小概率事件告訴孩子“不上大學也沒關係”,不是耽誤孩子前途是什麼?

很多同學,就受了這樣的蠱惑,高中畢業只讀了兩年專科便去應聘,處處碰壁。因為每家HR都會告訴他招聘底線是本科。

那時才會明白,學歷也許不決定未來的高度,但絕對能大幅度提高奮鬥的起點。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喜歡用“我的孩子學歷不高,但是將來能管大學生”這樣罕有事件來自我安慰的父母,還請細細品味這樣一段話

在大道上辛苦前行的人往往羨慕另闢蹊徑者的迅速登頂,抱怨自己太累太慢,卻從來不去想那條小路上佈滿了多少荊棘和兇險,以及多少人在那裡摔得粉身碎骨

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果沒有其他一技之長,就要好好學習。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是每一個普通孩子所必須經歷的,這是一次公平的考試。雖然高考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但它能主宰-個人的發展方向。

父母有責,更應有心

古人云:“‘慣兒不慣學’,‘棒打出孝子’。”就是說做父母的可以對孩子慣吃、慣喝,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及安全等諸方面。但在讀書學習上不能慣,不能隨他任性。孩子必須管教,這樣才能成才成人。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律、自覺性,很難堅持去做一件事情。而父母的教育可能嚴厲,但卻能幫助孩子堅持到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所有的嚴厲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因為他們明白只有忍著疼,才能讓孩子飛到更高處欣賞更美的風景。有遠見的父母,真的要帶點“心狠”。不嚴厲、不苛刻,不打不罵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

中國教育的三大騙局,你中招幾個?

愛孩子,就不要滿足他眼前廉價的快樂,而是要“逼”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來對抗生活的風風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