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熱播劇《不完美的她》講述圍繞著處事果敢、智商超群的網絡安全調查員林緒之追查身世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引發人們對愛情、婚姻、孩子的深度思考。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不完美的她》海報

在婚姻上,最具毀滅性的問題在於缺乏溝通,尤其是愛情、性和金錢方面。——奧茨

林緒之是幸運的兩位母親疼愛著,呵護著。即便是親生母親的“拋棄”也只是為了給她頂罪,希望她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她又是不幸,遭遇著親生的冷暴力使她幼小的心靈產生了不可磨滅的的印記;母親的拋棄讓她不再輕易去愛他人,即便是對尊敬的養母、要好的朋友、疼愛的妹妹也依然是保持距離,直到穆蓮生的出現,讓她有了想要愛人、保護人的慾望。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袁玲,林緒之養母,因為不能生男孩而離婚,一人帶著三個孩子依然努力經營著大公司,被林緒之疏遠之時仍舊時強撐歡笑,只希望能讓林緒之感受她的愛。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鍾惠,林緒之生母。承受著家庭冷暴力,因為懷疑是女兒放火致使丈夫受傷而坐牢15年,為了讓孩子遠離過去的不堪而幫女兒選擇了疼愛她的養母。本不想再打擾女兒的生活,只願默默看著,卻不曾想因為女兒的調查以及前夫冷暴力的折磨而與女兒冰釋前嫌。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林亦之,林家二女兒。任性的千金大小姐,和相愛的男朋友在要結婚之時因為男友的懦弱退出不再奢望,在母親的寬慰下選擇自行撫養孩子長大。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穆靜,穆蓮生母親。本是一位堅強而陽光的母親,正像她所說的要給孩子雙份的愛,早期的穆青做到了。因為虛榮走上了不歸路,失了自我也失了孩子。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在婚姻中,每個人都要付出,同時也要收回點什麼:這是供求規律。——羅曼·羅蘭

賈靜是我的同學,家境挺好,獨生子女,在我們一眾同學眼中就是一位公主。她沒有大小姐脾氣,也不嬌生慣養倒是很難得的好姑娘。大學畢業回到父母身邊做了一名教師,也算是穩定下來。在那個充滿期待和幻想的年紀,她和我們說過對未來婚姻的憧憬,不要求對方有錢,只要人實在、上進就好,房子和車她都有。


多年後,賈靜和我聊起她的過往,言語中雖已平靜卻還有難掩的悲涼。她說,自小就憧憬婚姻,因為父母恩愛,周圍所有人都很好,她覺得這個世界沒有壞人。至少只要真心待人必定能得到真心回報。


她的婚姻沒有得到家人支持和朋友的祝福,婚禮那天家人沒有出席,甚至沒有送親,她一個人走下樓,一個人走出小區坐上婚車。父母說,今後你與我們再無瓜葛,為了捍衛愛情放棄了親情。

男人因結婚而知女人之賢淑;女人因結婚而知男人之愚蠢。——長谷川

關於賈靜的前夫我有所瞭解,靠借錢度日,無所事事且花心。我們幾個家境好的女生都曾被他前夫覬覦過,只是賈靜當時什麼都聽不進去,只想著嫁人,相夫教子。


聽她說,生完孩子後前夫不幫著玩耍看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照顧月子而他父母吃好的,只給她吃涼飯,產婦沒有營養,孩子沒奶喝,一大一小坐在床上哭,而他們就在客廳吃喝聊天;生完孩子十天便下床洗尿布,因為婆婆不洗尿布,尿布在水裡已經堆了一個多星期,老公找藉口遠離了這個家,拿著朋友們給孩子出生慶賀的紅包在外花天酒地,這一切就發生在父母給她買的房子裡。


<code> 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這樣,不過,一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裡去。
 /<code>


她不怕苦,心中始終認為只要像母親那般賢惠,總有一天丈夫可以成長,可以揚眉吐氣的回到那個被她傷透了心的家中,得到父母遲來的認可。

最終,她都沒有得到。因為她選擇了離婚,在孩子滿月後果斷選擇斬斷這段不堪的過去。

<code>女性更擅長髮現伴侶欺騙行為,因為女性更擅長解釋非語言行為,但是女性更擅長自欺欺人。
人們在最具回報性的關係中更少說謊。/<code>

賈靜說:“這麼明顯的渣男我怎麼看上的?這種人放在現在,我連看都不看一樣。別說沒有工作,就是有工作,沒有房和車我都不樂意。”


<code>女性更擅長髮現伴侶欺騙行為,因為女性更擅長解釋非語言行為,但是女性更擅長自欺欺人。
人們在最具回報性的關係中更少說謊。/<code>


學生時代的賈靜就是一顆耀眼的星星,只是她自己不自知罷了。她喜歡一切文藝的活動,廣播站能聽到她甜美且標準的播音;校園裡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校文藝演出有她頻繁上臺的身影,就像是一個被關在籠子的金絲雀般,純潔天真,只做喜歡的事情,無關風月。


如今的她經常陪著父母、孩子旅行、聊天,偶爾也會和知心的姐妹參加一些活動、聚餐談天。我問她:“可曾後悔、怨恨?”她反問我:“後悔有用嗎?”我一時啞然。


既然後悔、怨恨毫無用處,何苦為難自己?


曾經錯過的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現在和未來才是你應該考慮的。


<code>姑娘
你那麼努力
不是為了嫁給世俗傳說的如意郎君
你那麼優秀
不是為了給娃當個娘就算了
你從不欠別人一段戀愛
也不欠任何人一個孩子
你只欠自己一個幸福的模樣/<code> 


不懼命運的女藝術家


從“青樓女”成為一代畫魂——潘玉良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戴花執扇女郎》 92×62 布面油畫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3歲被賣入青樓,從此,她身上便被烙上了不光彩的標籤。17歲與海關監督潘贊華相遇相知,被納為妾。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里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潘玉良的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意大利政府美術獎金。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潘女士為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玩撲克的女孩》 68×53

潘玉良開闢了中國女性繪畫的嶄新道路。她也證明了女子可以從事繪畫,將繪畫當作職業。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菖蒲水果》65×55 布面油畫

潘玉良用自己的努力換取了成功,給那些曾經看不起她的人響亮的一巴掌!


傳奇一生的女畫家——弗裡達·卡洛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弗裡達·卡洛,二十世紀墨西哥國寶級畫家,也是印在墨西哥通用貨幣上的女人,她的一生就像墨西哥的色彩一樣,絢爛、熱烈,但是也不同於墨西哥的色彩,有些太過於悲傷了。

六歲時被確診得了小兒麻痺症,十八歲時,一場車禍讓她被宣告終身癱瘓,再也無法生育。她的身體從此之後的每一天都飽受折磨直至死亡,電車的扶手貫穿了他的腹部,也割開了她的子宮,她的一生經歷過三次流產,第三次流產的時候她徹底的絕望了。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自畫像與猴子》

“我不畫夢,我只畫自己的生活”。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自畫像》

“我生命中遭遇過兩次巨大的災難。一次是被車撞了,另一次是遇見我的丈夫” ——弗裡達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兩個弗裡達》

他們的一生是相愛相殺的一生,他們的愛情像是鮮花怒放,一起喝酒一起抽菸一起跳舞,他們在各自的空間中創作,然後相互評論欣賞,無論是藝術上還是信仰上他們都是那麼的契合,像是兩個孤獨的靈魂互相取暖。

弗裡達生命的最後幾年,在最後幾年弗裡達的病情急劇惡化,已經斷成三截的脊柱終於還是不堪重負,後來的弗裡達只能穿著鋼製的鐵甲作畫。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生命萬歲》

她生命的最後一幅畫是《生命萬歲》,這次弗裡達沒有再畫自己,她畫了七個西瓜,這也寓意著她生命的七個階段。在西班牙切開的西瓜寓意著死亡,弗裡達在西瓜上寫上Viva la vida,她是一位英勇無比的傷痛承受者,她勇敢、熱情帶著傷痛逼近死亡,她向死而生。

傳奇女子——張荔英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民國俠女:張荔英

“革命聖人”張靜江的女兒,自幼學習油畫。24歲愛上了二婚且比自己大了30歲的民國外交家陳友仁。並與之浪跡天涯。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自畫像》1946年

“在經歷過與陳友仁的美好婚姻後,我曾很肯定自己不會再次踏入婚姻,也打算從此獻身於喜愛的藝術事業中去。”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北平風景》1946年

1947年張荔英再一次踏入婚姻的殿堂,對方是陳友仁生前的好友何永佶。但他沒有一個明確的志向,最終的吃起了軟飯,認為張荔英賣畫就能養活兩個人。

《不完美的她》:婚姻不是女人的唯一

張荔英1967年的《水果》,香港佳士得83萬新元成交

最終在和何永佶離婚後全身心投入到繪畫藝術中,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文化藝術獎章,這是新加坡對張荔英一生在藝術界卓越成就與巨大貢獻的表揚。

文:小眼鹿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