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愛的五種語言》共讀第一天

小時候在我們聽的童話裡,總有這樣的結局“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讓我們對美好的愛情充滿了憧憬,對婚姻生活也充滿了嚮往。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愛的五種語言》共讀第一天

翻開《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第一章的標題就吸引了我:婚禮之後,愛情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聽到一位先生的困惑:

他經歷了三段婚姻,都是以美好的愛情開始,卻發現在婚禮以後全都走了樣。

第一段婚姻維持了差不多十年,因為他覺得在有了孩子以後太太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給了孩子。當他嘗試過溝通,嘗試過改變,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之後,兩人漸行漸遠;

第二段婚姻在蜜月裡就成了一場災難;

因此在他第三段的感情裡,他就更加慎重,也希望會真的不一樣。並且他自己認為,這一次是真的懂得什麼是愛一個人,而且也覺得對方很愛自己,然而在婚禮以後,他發現新婚的太太又變了。終於,他不再愛她,她也不再愛他了,所以也就分了手。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愛的五種語言》共讀第一天

於是在他心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每次在婚禮之後,愛情就發生了變化?那麼自己的經驗,是平常的嗎?至於那些沒有離婚的人,是因為他們學會了活在虛空之中,還是因為愛情確實活在他們的婚姻裡呢?如果真的有愛情還在他們的婚姻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位先生的問題,對於成千上萬已婚者和離婚者來說,或多或少都會在自己心裡問過的吧。

就拿我自己來說,也曾經以為找到一個能夠關心自己愛自己的男人,即便步入婚姻,也會延續這份甜蜜。然而,等真正面臨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後,矛盾突然激發。生活真的就是一地雞毛。

那時我也想過,童話裡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愛的五種語言》共讀第一天

讀完這本書的第三章我才明白,我的際遇並不是個案。因為書裡給了我們心理學家做出的研究結論:

一段神魂顛倒的浪漫戀情,平均壽命是兩年。

原來,戀愛時那種神魂顛倒的感覺只不過是個騙局。它遲早會落到現實。

戀愛期的陶醉感帶來一種擁有親密關係的幻覺,我們覺得彼此相處能夠有能力克服一切問題為對方著想。

然而,不是我們的想法或者感覺不真誠,只是不切實際,因為我們沒有考慮到人的本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絕沒有人是完全利他的。

一旦戀愛到達了一定的程度,我們就會回到真實的世界,開始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其實是人性所致。並不是你變了或者是他(她)變了。

在戀愛的感覺消失之後,通常我們認為只能有兩種選擇:

第一就是註定跟配偶痛苦相伴一世;

第二就是放棄婚姻。

其實還有一個比較好的第三種選擇——我們可以選擇一種結合了理智和情緒的愛,它包含了意志的行動,而且要求剋制,承認個人成長的需要。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愛的五種語言》共讀第一天

也就是說,戀愛經驗的自然結束,我們才可以開始真愛,而真正的愛是有理智、有意志力、有剋制的。是我們選擇對別人好、對別人慷慨,這樣去做的時候,自己也會得到滿足。

婚姻中的兩個人,如同都帶著一個“愛箱”走到一起。如果你的“愛箱”是空的,就好比開著沒有汽油的汽車。怎麼樣才能讓它填滿?書中給了我們一個有用的方法——常常去說愛的語言。愛的語言有五種,你要選擇對方能夠聽懂的語言去向他(她)表達你的愛。這樣在他接收到你愛他的信息之後,“愛箱”才能夠慢慢充盈起來。他(她)對你的愛裡會覺得安全,整個世界就明亮起來了。

是哪五種愛的語言呢?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