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實際上卻離我們很近。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新興富裕”人群的財富管理需求進一步釋放,財富管理越來越走入大眾的視野和生活。
數據顯示,2018年底中國個人高淨值人群規模達197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90萬億元。有報告預計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將達到約200萬億元,同比增長6%;中國高淨值人群將達到220萬人左右,同比增長11%;高淨值人群持有財富總量將達68萬億元,同比增長11%。我國高淨值群體將成為財富管理的重要支持資源和龐大的需求。
另據報告指出,在目前我國經濟大環境下,高淨值人群的財富增長仍然十分穩健,預計2020年中國高淨值家庭的數量將增至388萬戶,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將佔據中國整體個人財富的半壁江山,這將為中國私人銀行業務提供良好的發展土壤。
更重要的是,高淨值客戶也是銀行財富管理的重要目標,銀行由於私人銀行具有對接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兩方資源的獨特優勢,在歷史的發展機遇面前一定會有所作為。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27家中資私人銀行管理的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覆蓋高淨值客戶超過88萬人。
面對財富管理的未來,銀行面對大眾財富管理的未來如何進行選擇?
有報告說,我國未來的私人銀行市場將迎來多樣化、專業化、全球化、信息化四大競爭;而私人銀行機構應該提高打造品牌建設、客群維護、資源整合、綜合服務、數據管理以及風險管控六大能力。
也許一般人會認為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僅僅針對最有錢的那一部分人,也許是有道理的。但這個問題不是今天要討論的問題。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是:對於那些大眾財富類的財富管理如何進行規劃?
如何我們將各家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標準以上的部分,即600萬元甚至1000萬元以上部分叫高淨值型財富客戶的話,那麼,我們應該對100萬元以上到1000萬元以下的大眾財富如何進行財富管理?這應該是大部分銀行需要考慮的目標和問題。
根據最新的央行調查報告數據,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淨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調查報告顯示樣本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平均為317.9萬元,中位數為163.0萬元,除了擁有淨資產最高1%家庭的淨資產佔全部家庭淨資產的比重為為17.1%的部分之外,大部分中位數的家庭都需要大眾財富管理,未來中國家庭資產更多導向金融市場是值得關注的趨勢,家庭財富管理需求仍將快速增長。
而如今,所有的銀行對客戶的財富管理,基本上是對高財富淨值群體,缺少對大眾的財富管理服務成為銀行客戶數量不足、服務規模不大的重要原因。
在未來商業銀行財富管理過程中,高淨值客戶的財富管理固然重要,如何為大眾提供高效低價的財富管理服務成為銀行轉型中的重要內容。
銀行如何為大眾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呢?如何讓財富管理從富人的專屬轉型成為大眾化的理財方式,可能決定著未來銀行業的財富管理的成敗。
專欄
財富真相
58幣
21人已購
一是通過場景化的金融服務,讓大眾感受和體會財富管理服務,併為大眾財富管理提供增值服務。
通過場景化的金融服務,使大眾財富客戶在日常的金融業務過程中就能體驗財富管理服務,並通過財富管理服務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從而在大眾財富管理服務過程中強化大眾財富客戶的聚集效應,強化大眾財富客戶的聚集化、提高粘性、降低服務成本,有效轉化大眾財富管理模式。
二是私人銀行的高淨值財富管理與大眾化的標準化財富管理服務相結合,強化高淨值財富管理和大眾財富管理的互動和推動。
私人銀行的高淨值財富管理肯定是銀行財富管理的重點,這一點對任何大銀行的財富管理都是必須的。但對大銀行來說,僅僅有對私人銀行高淨值客戶的私人定製是遠遠不夠的,而對於中小銀行根本無法在高淨值客戶的財富管理中與大銀行進行競爭,因此,對大眾財富管理的標準化財富管理就成為大銀行培育高淨值客戶的基礎,同時,更是中小銀行財富管理的目標客戶基礎。通過標準化的財富管理標準、標準化的財富管理產品、標準化的財富服務模式,大眾化的標準化的財富管理服務也應該是銀行財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三是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以及智能化的財富管理降低大眾財富管理的服務成本。
大眾化的財富管理過於分散和服務淨值不高一直是影響大眾財富管理的重要制約,因此,財富管理過程中私人定製方式、傳統個性化服務模式肯定會產生大量的服務成本而導致大眾財富管理服務的缺乏。如今,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智能化銀行服務的選擇,為大眾實施財富管理提供了可能,藉助於大數據分析技術、系統化的分析和管理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大眾化財富管理服務的精準化、針對性和降低成本。
銀行高端高淨值客戶的財富管理肯定是財富管理中最重要的競爭目標,但只有高淨值財富管理服務是不可能做大做強的,大眾化的財富管理服務才是大銀行財富管理做大做強的基礎,更是中小銀行財富管理的主要目標。(麒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