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提到明朝時期中國和日本的關係,我們想到的往往是明朝後來的倭寇海患。其實在一開始,明朝和日本之間還是有著官方的正式貿易關係的,日本嚮明朝進行著勘合貿易。那為何後來中日關係變得這麼糟糕,為何明朝和日本之間的官方貿易會結束,那就不得不提到寧波爭貢之役了。

這場由兩個日本使團為爭奪對明朝朝貢貿易權而引起的爭貢事件,不僅影響了明朝和日本之間的貿易關係,對明朝和日本自身而言也有著深遠影響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一、爭貢之役如何產生與爆發


1、 日本各方勢力對勘合貿易權的追逐

明朝建立後,明朝統治者積極尋求與周邊國家建立聯繫。明代中國的發展水平在當時的世界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此時明朝和周邊國家的聯繫更多是周邊國家嚮明朝進貢、明朝進行回賜的朝貢貿易體系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中日之間正式建立勘合貿易關係,日本由此被納入了明代中國的朝貢貿易體系。明代嘉靖朝之前,中日貿易關係從無到有,逐漸繁榮興盛。勘合貿易制度建立之後,中日貿易往來日趨正規化,到嘉靖時,兩國貿易規模已經相當可觀。

日本自應仁之亂之後,幕府勢力逐漸衰微,較有實力的大名的紛紛崛起。各大名為了發展自己的實力,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對明勘合貿易權利就成為各大名激烈爭奪的對象。進入16世紀後,

日本對明貿易的實際控制權逐漸轉入了有實權的大名手中

到了後期,對明貿易權更為大內氏、細川氏兩大名所壟斷。而大內、細川兩氏關於對明貿易權的爭奪,愈演愈烈,最終釀成了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發生於寧波市舶司的爭貢之役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2、大內氏和細川氏的使團在在寧波市舶司矛盾爆發

嘉靖二年,日本大名大內氏自己組織了第九次對明朝的貿易團,由宗設謙道率領三船三百餘人,於4月27日到寧波。日本和明朝的朝貢是需要有勘合作為憑證的,擁有勘合也就是取得了了與明朝進行朝貢往來的權利。在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日本爆發應仁之亂時,由日本使者帶回國內的正德勘合被大內氏奪走了,所以他才得以組織嚮明朝進行朝貢的貿易使團。

另一實權派大名細川氏得知大內氏組織對明貿易團時,也立即派出一艘船,由鴛岡瑞佐宋素卿率領,一行百餘人日夜兼程赴明朝。我們知道要想前往朝貢是需要有勘合的,細川氏不滿大內氏獨佔朝貢,便向已經徒有其名的幕府將軍索要勘合。由於嘉靖朝的新勘合還未送過來,幕府景軍便拿之前過期作廢的舊勘合來打發細川氏。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大內氏的使團先行出發而且手握正德勘合,細川氏的使團後出發而且手裡拿著的是過期作廢的舊勘合。雖說此時應該拿的是嘉靖的新勘合,但好歹大內氏手裡的還不至於說過期作廢,應該接受哪一方的朝貢,對於明朝寧波市舶司來說也並不是難事。但事情如果那麼簡單就不會引發後續的爭端了。

鴛岡瑞佐和宋素卿等於嘉靖二年4月底也到達了寧波,雖然到達的事件比大內氏使團的宗設謙道等人晚,但此時還尚未對勘合進行檢驗。兩個使團都到了,市舶司才對勘合進行檢驗,這一檢驗發現有新舊勘合之分。宗設謙道與鴛岡瑞佐遂便為了勘合的真偽產生了爭執。又是晚到又拿的是舊勘合,情理上都說不過去,但細川氏使團的宋素卿深諳官場之道,他暗中

賄賂了太監賴恩,於是細川氏使團得以先於大內氏使團進港驗貨。

兩個使團都進來後,市舶司便在嘉賓堂安排宴席歡迎他們。由於收了宋素卿的好處,在安排座位時,市舶司便將鴛岡瑞佐安排于于首席,宗設謙道安排於居次。在國內就互相敵對的兩派,因為席位問題而激化了矛盾,在寧波爆發了武鬥

宴會後,在宗設謙道的唆使指揮下,大內氏使團的眾人搶出原本按照規定收繳保存的武器,攻入了嘉賓堂。細川派的鴛岡瑞佐因無武器,立即被殺死,宋素卿在府衛軍的保護下倉皇逃出。宗設謙道率眾人縱火焚燬嘉賓堂,然後率隊伍在追逐宋素卿的過程中一路燒殺肆虐,禍及無辜的軍官和百姓。這便是在寧波發生的爭貢事件。

事情發生後,細川氏這邊逃出的宋素卿被捕,最後身死獄中。而大內氏這邊的宗設謙道一夥在逃回日本途中,因風吹誤至朝鮮,被俘虜並獻給了明朝。嘉靖皇帝託琉球使節轉交書信給日本,要求逮捕宗設謙道歸案並送還袁班,不然將斷絕朝貢,最後也沒有得到答覆。

這次由於日本兩個掌握實權的大名之間的矛盾而爆發的爭貢之役,反映出明朝海防的鬆弛和政治的腐敗,是明朝對日本進行懷柔的羈縻政策帶來的直接惡果。這次爭貢事件無論是對於日本、明朝還是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而言,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二、爭貢之役對明朝有什麼影響


1、 明日官方貿易的解體與私人貿易的發展

爭貢之役後,明日勘合貿易規模逐漸萎縮,並於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正式結束。雖然這和日本國內動亂局勢有關,但爭貢事件仍舊可以說是直接推動了明日勘合貿易體制的解體

官方貿易渠道的關閉給明朝、特別是日本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日本只能通過走私渠道或中間貿易商獲得明朝商品,這就為此前已經暗中發展的私人海外貿易勢力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明代中前期,由於嚴厲的海禁政策的限制,私人海外貿易還處於一種較低的水平。爭貢之役後,私人海外貿易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2.、明朝市舶司因此興衰變遷

爭貢之役發生後,明朝統治階層的觀點普遍認為“禍起市舶”,於是寧波市舶司首當其衝,先被關閉,福州市舶司也是開閉無常,只有廣州市舶司維持了較為正常的運轉

在爭貢之役和日漸興盛的私人海外貿易的影響下,傳統朝貢貿易受到衝擊並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負責中國與日本之間朝貢貿易的寧波市舶司被關停,寧波也在中日貿易往來關係中地位漸衰;負責中國與琉球之間朝貢貿易的福州市舶司受到衝擊並逐漸衰落、形同虛設;只有原本負責中國與占城、暹羅、滿剌加、真臘諸國之間朝貢貿易的廣州市舶司在對外貿易過程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朝貢貿易大幅衰落後,嘉靖年間大規模發展的私人海外貿易成了廣州對外貿易的主力軍。

3、朝廷展開關於禁海還是開海的激烈爭論

自明初實行海禁政策以來,就一直存在著禁海、開海之爭。這種爭論,在爭貢之役後,更是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由於兩大日本使團互相仇殺,殃及中國無辜官民,明朝的統治集團非常震怒。一些原本便主張閉關自守的官員,藉此大做文章。

他們不僅要求嚴格控制朝貢貿易,還要取消一切對外貿易,主張撤銷沿海各市舶司;而主張開放海外貿易的人,則認為開放適應時代潮流,合乎中外人民的要求,十分有利於國計民生。

禁海派、開海派兩派爭論最激烈的問題,是應否允許日本來華互市。主張閉關自守的守舊官員完全從政治角度看待日本問題,把日本視為永久的敵人。認為只有絕其往來,才能相安無事。或者只許入貢,不許互市;而主張對日通商開市的有識之士,則認為解決明日矛盾的關鍵恰恰是對日開港通商。

最後有識之士的進步意見卻並未為被統治者所採納,中日通貢貿易的大好形勢在嘉靖朝正式終結。從嘉靖中後期直至明朝滅亡,日本始終未能以貢市方式與中國開展合法貿易,只得另覓途徑,加強走私活動,或在南洋以高價收購中國物品,或靠葡萄牙和荷蘭的中介貿易。這些貿易途徑,終究不如中日合法、直接的貿易那樣便利、流暢,不利於中日經濟的健康發展。

不過後來馳禁通商之論逐漸佔據上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開放海外貿易的重要性。同時,私人海外貿易已經成為沿海地區蓬勃發展的社會現象。在中國傳統的海外貿易國家之外,明朝也與歐洲、美洲的國家也建立了直接或間接的貿易關係。明朝政府對待海外貿易的態度也是“通”多於“禁”,這多少都受到了爭貢之役的影響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三、爭貢之役給日本帶來什麼變化?


1、日本對外貿易港口和工商業得到發展

爭貢之役後,明日私人海外貿易大規模發展,不僅促進了中國東南沿海一些港口城市的發展,而且也促進了日本港口城市的發展。

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因追逐厚利,以及逃避明朝政府嚴厲打擊私人海外貿易的壓力等原因而前往日本。日本的對明貿易傳統港口,以及一些新興港口城市,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日本與明朝私人海外貿易的發展,使得更多種類、更大數量的中國商品進入了日本市場,豐富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推動了日本商業的發展。同時由於日本國內需要和對明貿易的增加,日本的手工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2、日本大規模開採與大量輸出白銀

日本一向是亞洲國家中白銀產量相對豐富的國家,但在此前其出產的金銀很少會向外出口。但在16世紀中葉,日本金銀礦的開發和出口出現激增,這是與明朝和日本貿易格局的變化密切相關的。

爭貢之役前,日本與明代中國的經濟交往以勘合貿易為主,其輸出商品主要是刀劍、扇子、屏風等,白銀並不佔有重要地位。爭貢之役後,中日私人海外貿易興起。因為明朝正經歷著白銀貨幣化進程加速的時代變革,中國在海外貿易的商人往往選擇以貨易銀。

隨著私人海外貿易發展,日本想要和中國的商人進行貿易往來就需要大量的白銀了。可以說,由於爭貢事件對於中日私人海外貿易的推動,使得日本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白銀開採和輸出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爭貢之役這場風波,是如何結束明日官方貿易

結語

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的爭貢之役,既有明朝海松弛、政治腐敗以及對日本進行懷柔政策的原因,也是日本國內各方勢力對勘合貿易權激烈爭奪的結果。它直接推動了明日勘合貿易體制的解體,使得中日官方之間失去合法的、直接的貿易往來,帶來的是中日雙方甚至多方之間私人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它使得日本對外貿易港口和工商業得到興盛發展,使得日本進行大規模的白銀開採和輸出。它影響了明朝的寧波、福州和廣州三地市舶司的興衰變遷,帶來了明朝政府關於禁海還是開海的激烈爭論,並影響了此後明朝政府對待海外貿易的態度。

總的來說爭貢之役使得中日之間的貿易往來失去合法、直接的渠道,不利於兩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由此帶來的私人貿易的興盛也衝擊了明朝舊有的朝貢貿易體系,亞洲東部的經濟體系和國際關係格局也受到影響。中國沒能及時調整姿態,逐漸在時代的弄潮中失去了身影。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嘉靖二年爭貢之役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