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描寫了一個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經歷,最後小說主人公韋小寶發現了大清寶藏,而寶藏就在傳說中大清龍脈所在地——鹿鼎山。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大清龍脈的傳說,藉助金庸先生的這部小說,被傳得更加玄乎。那麼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大清龍脈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在今天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仍然流傳著許多有關大清龍脈的傳說。在新賓縣的永陵鎮,坐落著清永陵。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這是大清的祖墳,這裡埋葬著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後妃們。由於當時並無陵名,故僅以赫圖阿拉祖陵稱之。

赫圖阿拉是清朝奠基人努爾哈赤登上汗位的地方,後稱為興京,所以赫圖阿拉祖陵則又被稱為興京陵。直到順治十六年(1659年)才正式更名為永陵,意在江山永固、帝業長久。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根據當地的一些老人講,明朝破龍脈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在龍頭位置修廟或者建塔,認為這樣做可以把地氣壓住;

另一種辦法就是挑斷龍筋、砍掉龍脖子,這種方法是在龍脖子的位置挖土壕溝,一般是深五尺、寬六七尺,然後填上馬糞,晚上將它漚著,認為這樣就可以把龍脈的龍氣破了。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沒有什麼政治能力,一心只想做一個好木匠,對後金的崛起無可奈何。為了剿滅後金,他用了一個自認為的妙計,那就是去挖努爾哈赤的祖墳,史稱“天啟掘墳”。

  朱由校聽信風水先生之說,認為努爾哈赤的興起是因為女真族的龍脈未斷,龍氣還在。他先後兩次派人去九龍山掘陵、搞破壞。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從地上到地下,從裡面到外面,恢宏的後金帝王陵墓全部被掘開,不留一座。在砸毀全部地面建築後,他又命人挖開各個陵墓的地宮,用石柱欄杆一類的建築物體和亂石將地宮堵死。

為了徹底絕斷女真族的龍氣,還在金太祖睿陵所在的龍頭上動土,龍頭被砍掉一塊,龍頭下嚥喉部位也被掘出一個大洞。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這樣做之後,他還擔心沒有徹底斷掉龍脈,又在各個陵墓上方修建關帝廟,以鎮住女真族的龍氣。可我們知道,即使這樣,朱由校還是沒能挽救明朝,阻止清朝的興盛。

  從清初順治皇帝入關,到清朝坐穩江山後,幾乎所有的清朝皇帝都不忘祖宗。從康熙到道光的一百五十年間,先後有四位皇帝共計九次來永陵祭祖。為了保護這片龍興之地,清廷把龍脈的保護範圍幾乎擴展到了現在遼寧省的全部範圍。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為了保護龍脈不被侵犯和破壞,清王朝在關外專門修築了一條長達一千五百多千米的柳條邊牆。這種柳條邊,不像長城採取的築牆方式,而是挖一條壕溝。

壕溝一般寬八尺、深八尺,從壕溝裡取出的泥土在溝上再堆成高三尺的土堆,然後在土堆上每隔五尺栽三棵柳樹,柳樹和柳樹之間用繩連接,就形成了柳樹的牆,史稱柳條邊。

關外到底有沒有大清龍脈,其中究竟有沒有寶藏?

在柳條邊保護圈內,清廷派重兵保護,規定不得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生產。

  而對於所謂“龍脈”一說,康熙曾一語道破天機:“從來國運之興衰,關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鑑,惟德是與。有德者昌,無德者亡,與山陵風水原無關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