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朵在艳阳下绽放

近年来,我市整合校内外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大力夯实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德育阵地,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月初的校园,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了往日的书声琅琅。武威师范附属小学“延期不延学,停课不停教”,积极营造乐学善读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引领全校师生、家长在居家期间真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以延期开学期间综合性学习实践和“读书月”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线上“寻找最美朗读者”活动。

“通过诵读古典名著、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等经典,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使这个假期过得更充实,每天都有小进步。”学习经典,多读书、读好书让武师附小四年级学生侯涵宇受益匪浅。学校用道德浸润未成年人的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如今,无论是在绿意萦绕的街头、景色宜人的公园,还是各中小学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醒目而又新颖独特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未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奋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相互配合的德育机制,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教育局局长马生威说。

走进凉州区下双九年制学校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里,电子琴声悠扬悦耳。一群十来岁的学生正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葫芦丝。少年宫兴趣活动项目有经典诵读、手工制作、体育等,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愿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在凉州区第三幼儿园,走廊、教室、校园、花坛等都被注入了文明的印记。校园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醒目而温暖;走廊上,一幅幅文明礼仪图片和画报格外生动;教室中,孩子们文明话语充盈双耳,让人倍感温馨与和谐……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我市大力实施“24字”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师生熟知背诵率达100%,并体现在习惯养成中。“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口子”等教育实践活动陆续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个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员和推动者。在我市创城工作中,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我市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学校、社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未成年人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本报全媒体记者韩慧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