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的隱蔽性
我們之前說了這麼多,包括上一期節目所說的。讓我們要分析動機,要警覺信息不對稱陷阱,突破傳統思維,勤于思考。這些東西說來說去這些都還是戰略層面的泛泛而談,那有沒有操作指南和行動手冊啊?有沒有工程學的解決方案,讓我們可以一個螺絲一個錨釘的把這種經濟學的思維模式逐一落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呢?
有,而且這條主線一直都埋藏在我這兩期節目所敘述的所有案例之中。就是數據分析。你要想說服我,讓我相信你,可以啊。但是不要給我嗶哩巴拉的講道理,灌迷魂湯,把數據拿出來,需要有據有理的數據分析,才能讓我信服。
美國流浪漢的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一名倡導流浪者權益的教授在一所大學裡做演講,就呼籲社會關注流浪漢的問題。他給出了這麼幾個數據,說如今全美國大約有300萬名流浪漢,並且每45秒鐘就有一位流浪漢因為得不到社會的關愛慘死街頭,臺下悲哀的唏噓聲一片。乍一聽,直覺會告訴你這還真是一個非常之嚴重的社會問題啊。但是你稍微拿數字分析一下。300萬名流浪漢,當時美國總人口只有2.25億。也就是說每75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人露宿街頭,是流浪漢。每45秒就有一位流浪漢慘死街頭,每年就要死掉70萬人。而這已經是美國每年死亡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了。您想想看這怎麼可能?
只要經過數字的分析事所言假自然昭然若揭。說到這裡就應該有人走上前去把教授一腳從講臺上給踹下來。
如果您作為孩子的家長,您有兩個友好的鄰居,李叔叔和劉阿姨。李叔叔家裡有一把搶,劉阿姨家裡有一個游泳池。你的第一直覺會做出什麼樣的判斷?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千萬不能讓孩子去李叔叔家玩,因為那裡有搶啊。就經常去劉阿姨家裡玩吧,還有一個漂亮的游泳池,挺好、挺好。但是這真的是正確的判斷嗎?我們拿數據來說話,按照美國的統計數據,美國有600萬個游泳池,每年有550名兒童被淹死在裡面。同時美國還擁有2億支槍,每年有175名兒童因槍擊身亡。面對一把槍和一個游泳池的時候,淹死的概率是一萬分之一,槍擊致死的概率是一百萬分之一。這可是差了100倍之多。所以您讓孩子在有游泳池的劉阿姨家玩那可是要更加危險的多得多。
我們可以簡單的解釋這時候為什麼直覺會出現錯誤判斷。令人擔驚受怕的風險和真正奪走性命的風險對我們的感受影響有著極大的差別,讓我們的直覺發生誤判的是風險是否容易被我們控制。比如說游泳池,我們非常熟悉。可以給游泳池加一個圍欄,或者大人看緊一點,不在家的時候鎖好門別讓孩子跑出去,就可以避免災難的發生。但是搶走火傷人或者是孩子被射殺,只要我們一想到這點就會讓我們不寒而慄。
像是十分罕見卻十分可怕的瘋牛病與廚房中的及其常見但卻不會讓大家感覺害怕的病原體。你死於家中廚房病菌感染的幾率要遠遠高於你患上瘋牛病死亡的概率。但是瘋牛病讓我們感覺不可控,我無法分辨哪一塊牛肉裡有病毒,看不出來也聞不出來。但是我自己的廚房我可以控制,我看得見汙垢可以清洗,地板髒了我看得見。
明白了控制原則所造成的直覺判斷偏差,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害怕做飛機,覺得非常危險,而沒有多少人畏懼自己開車的。當然了有一方面原因是媒體的原因,全世界哪裡飛機失事我們都能從網上看到,而全世界隨時隨地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我們並沒看到,這也影響了我們傳統觀念的形成,讓我們覺得飛機隨時都在失事,造成認知偏差。另一方面就是由於汽車是我能控制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飛機我控制不了,我的生命被外部因素擺佈,所以我們的恐懼油然而生。要洞察真相就看數據吧,如果我們按照一年時間來計算,坐飛機失事的概率多少?470萬分之一。聽起來沒啥感覺是吧?對比一個數字。在這一年中你被雷劈死的概率是多少呢?190萬分之一。所以說啊,相比於擔心做飛機喪命,更應該擔心的是自己會不會被雷劈死。
前面說了這麼多的事例,其實就是在說,我們所看到的表象多半都是來源於直覺判斷,傳統觀念和存量思維。缺失的是我們對數據的敏感和分析能力。數據分析是幫助我們跨越複雜度,理解真實世界的重要手段。數據這個維度又往往隱藏在事物的表象之中的,一旦缺失,我們就很難能透過表象觸及真實。
就像一個聾子看人家放鞭炮,因為缺失了聽覺這個重要的維度,他就會很納悶,怎麼好好的一個紅紙卷,突然之間就散了呢?你帶聾子去看郭德綱的相聲,周圍所有的人都笑的前仰後合,而他卻完全不能理解。而究其根本他也只缺失了聽覺這一個維度而已,但已經足以令你對所聞所見根本無法理解。而數據也就是這麼一個洞察真實世界的至關重要的維度。
明白了數據的隱蔽性和重要性之後,我們最後再提示一點,就是在數據分析中存在一個大坑,而且是很多人利用數據對你進行欺騙的慣用伎倆。我們生活中常常都會掉到這個坑裡。但是我一說您就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