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00歲老太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去世後全村人都趕來送葬

故事:100歲老太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去世後全村人都趕來送葬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春水

開春後北方的老家還是冷的厲害,老話說:返了春,凍斷筋,看來真的不假,我己經好幾年沒有回過老家了。

前幾日,家中堂哥打電話說族中麻嬤去世了,村裡大隊為麻嬤做了路祭,各家門兒裡都要出個祭棚,堂哥這才給我打了電話,問我能回去不能?

我翻了下日曆,這半月幾乎沒有什麼事,除了和石三老師有一個回訪外,便沒有其他的安排了。

我打電話給石三說了這個事,他說:“你們這個麻嬤是什麼來頭?值得你們村裡這麼大動靜,我也沒事,跟你走一趟吧!”

和石三說定後,我們下午便開車出發了。

我們村屬於典型的北方山村,小時候每次去集上買個東西都要翻好幾道嶺子。

如今雖然不用翻嶺子了,但是要開車到村裡還是要翻幾個大灣子。

一路上,石三開車,我給他說起了關於麻嬤的事情。

“石三,你知道換昏麼?我麻嬤就是通過活到現在的。”

這時車開在了一塊石頭上,瞬間感覺車輪子蹦得老高。

“你別嚇人了?這都什麼年代了!新社會啊,老穆!”

“你還別不信?我們村都是穆姓。微子的後裔便在我們家鄉繁衍至今,因為靠山我們村又叫穆家坳子。

我們村是一個宗族,麻嬤是族長的第一個女兒,聽說自她娘懷孕的時候喜鵲就在她們家喳喳叫著不肯走,麻嬤出生那天滿院的喜鵲圍著房頂喳喳飛個不停,於是,麻嬤出生就得名鵲仙。

鵲仙長到十二三歲的時候,已經出落的楚楚動人,人不光漂亮還能幹,是聞名四里的巧手。

那時候鵲仙爹孃在外忙莊稼,她就在家操持家務,由於是老大,她還要給弟弟妹妹做鞋裁衣,老輩人說:那時候鵲仙扎的繡樣,連方圓幾里的婆娘都借去做鞋做衣。

鵲仙長到十六那一年,早上起來兩個腿突然就疼起來了,撩起褲腿一看兩個膝蓋上都出現了兩個黑青的印子,像人用拇指和食指狠狠的按了一下,剛開始鵲仙爹孃以為是白天不注意磕碰在了那裡,便也沒在意,只是用藥酒給她擦擦洗洗,讓她坐床上休息。

可十天半月過去了,那塊黑印越來越大開始往外鼓包,鵲仙爹孃一下子就慌了,架起驢車就找先生,先生看了說是鐵骨瘤,要用草膏藥貼敷。

那年月的膏藥都是狗皮膏藥,貼上又粘又刺鼻,鵲仙就每天貼著膏藥坐在床上納鞋底子做花樣兒。

膏藥貼了十幾副,鵲仙的腿真的不疼了,腿也越來越細。

那天村裡來了一個遊方老人 可能是個老道,討水喝老族長就給他請家裡了,老道看了鵲仙的腿後,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說:“哎呀!不好,這女娃子的命保不長啊!”村口來個老頭討水喝,帶到家他看眼卻我女兒說,她活不久了

鵲仙娘一聽就哭起來。

後來道長解釋說:“如果剛開始發現,還好辦,如今都到這一地步了除非換才有可能保下命來,但是這輩子卻不能再嫁人生子了,鵲仙便不再是真正的人了!”

雖然鵲仙爹孃心疼的如刀鉸,可為了活命,也只得試上一試。

說起這個其實各地都有不一樣的說法,在我們老家說白了就是讓人偶代替鵲仙去死。

所有的物件都備齊後,就等著道長開壇做法了。

鵲仙娘一手拿著點著的黃表,邊走邊續,鵲仙邊走要邊喊:“你是姐,我是妹,我不會,你去吧!你去吧!”

鵲仙娘領著鵲仙走到村口,把它用火點著,燒成灰燼,然後領著鵲仙快速的回到家裡,關上大門並在門口放一個裝滿清水的碗。

這就算成了。

只是鵲仙以後再也不叫鵲仙了,而是改了名字叫仙草,而且要在東南方向藏上21天。

說來也奇,自從這件事後,鵲仙的腿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後來就真的痊癒了,只是在兩條腿上留下了耳朵樣的大傷疤。

後來,鵲仙也就真的沒有再嫁人,她拜了道長為師傅跟著道長學習道法和藥理濟世救人。只是她人越來越單薄,有時看她坐在門口,靜靜的不說話,真的和個人偶一樣。

慢慢的我們坳子的老人走了一波又一波,娃子們生養了一茬又一茬,鵲仙就成了我們坳子裡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老人,我們孩子們就喊她麻嬤。

記得我離開家鄉的時候還特地去看麻嬤。,那時候她已經快100歲了,臨行時她把一個護身符放在我的手裡說:這一輩子估計是再也見不到了!100歲老太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去世後全村人都趕來送葬

當時我還不信,沒想到那次見面竟真的成了最後一面。

石三聽後沉默了一段時間後說:“不成想世間真有這種奇術,以前我聽說靠活下來的人,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人了,因為本人已走,餘生便只有軀體活著,軀體什麼時候不能支撐了,便也就死了!也許你們麻嬤也是這種情形呢?”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也不知道麻嬤是早就死了呢?還是剛剛過世?如果早就死了?那一直生活在我們坳子裡的麻嬤又是誰呢?

到了村口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六點多了,堂哥接住我後,便帶我們到了自家的祭棚,棚裡放著麻嬤的畫像。

堂哥告訴我因為麻嬤一生沒有子嗣,晚上宗族裡的小輩孩子都要去麻嬤家給麻嬤戴孝,晚飯就安排在麻嬤家的大院裡。

在我們坳子,老人去世後靈堂設在堂屋,靈棚挨著堂屋的門口搭在院子裡,去世的老人頭朝外躺在棺材裡,棺材蓋子不訂上,漏出一半給親人兒孫瞻仰遺容。

那一晚我們大概有十幾個人,為了防止困便分了兩班輪流值守。

守前夜的是我家堂兄弟和本家的四個兄弟我們七個,剛開始我們都圍坐在麻嬤的棺材四周說話,可能是趕了一下午的路比較累,不知不覺竟睡著了,恍惚間感覺有人用手肘碰了我一下,我睜開眼一看,原來是麻嬤她笑咪咪的看著我,我一激靈就站了起來。

“麻嬤!你不是已經……”

“易伢子,麻嬤是回來了,活著一輩子,算起來最和你易伢子投緣,小娃娃們都怕我,只你小時候常來我院裡聽我嘮叨。”

“麻嬤,這一回來就不走了吧!我還想著找你嘮話呢!”

“伢子,麻嬤這次回來,是來接這身子來了,幾十年了,那木偶身子用起來實在是不得方便。伢子,這一別便再也不得見面了,那枚平安記得時時戴著,於你終是好的。”

麻嬤說完就轉身跨過了門檻,身影一晃便似在十幾米遠的門口了,我覺得我還有好多話未曾問出口,一著急便喊出了聲。

堂哥一巴掌拍在我肩膀上說:“太累了吧!都睡著了,走吧!換班了裡屋躺會!”

我回過神來,原來是一場夢,我看看門外的靈棚,恍惚間好似看到麻嬤的身影一閃而沒!

第二天出殯前,作為孝子賢孫,我們都要一個個圍著棺材看一眼麻嬤的遺容,我看到麻嬤沉靜安詳的躺在那裡,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麻嬤單薄的像個人偶一樣。

事後我聽那日抬棺的槓夫說:麻嬤的棺材是他這輩子抬的最輕的棺材。

麻嬤的喪事辦完後,我便和石三開車回去了,路上我把那晚的夢境告訴了他。

石三說:“看來麻嬤真的遇見了境外高人了!”

“如果是這樣生命的真正含義便和我們日常理解的不一樣了!”

“相傳,藏地得道喇嘛辟穀數月而不食,但卻可知萬里事,想必也是此等道理。”

這是我和石三返程路進行的討論,事後有一段時間我們翻了很多的神話故事,漸漸對此事深信不疑。

不管怎麼說麻嬤做了一輩子善事,給村裡人幫很多忙,一輩子也無兒無女,

後村裡的人只要有個頭疼腦熱,便會讓鵲仙來醫,婆娘生孩子,鵲仙來接生,有人得癔症,這些她也從不收錢,她也算是村裡最值得尊重的人了。(作品名:《麻嬤換魂記》,作者:春水。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讀點投稿助手

創作好故事,現在投稿就有機會獲得豐厚獎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