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背叛的人,表現得都很忠誠,千萬別被假象迷惑

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分成了八個

分支學派,在不同地區傳播儒學。其中有一支學派以有若為代表,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有若,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歲。孔子弟子的言論,在《論語》出現時,一般般都稱他們的“字”,唯有曾參和有若稱之為“子”,以曾子、有子相稱。後代學者推論,這是源於他們二人的學生參與了《論語》的編纂,此說有一定道理。

喜歡背叛的人,表現得都很忠誠,千萬別被假象迷惑

據說有子長得相貌堂堂,與孔子有幾分相似,在孔門弟子中也很有些威望。有一次講學中,有子講了一段話,他說: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這段話就記錄在《論語》中。有子認為,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在工作中卻喜歡冒犯上級的,這種人很少。不怎麼冒犯上級,卻喜歡犯上作亂的,他從來不曾見過。他還認為,一個君子應該致力於根本性的事物,根本確立了,心中就有了道義,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就是擁有仁德的根本所在。

這段話談到了幾個問題,一是冒犯上級,二是犯上作亂,三是為人的根本。

喜歡背叛的人,表現得都很忠誠,千萬別被假象迷惑

01冒犯上級

有子沒有說什麼樣的人容易冒犯上級,而是說了什麼樣的人不容易去冒犯上級。那些在家做到對父母孝敬,對兄長尊敬的人,在他看來很少有在工作上去冒犯上級領導的。

這個結論值得商討。因為家是家,工作是工作,在家尊敬長輩,未必在單位就會尊敬領導,這不是一碼事。但總體而言這句話問題不算大,因為有子也沒有絕對化,而是用了“鮮矣”二字,在家表現好在工作中無禮的比較少罷了,不是沒有。

喜歡背叛的人,表現得都很忠誠,千萬別被假象迷惑

02犯上作亂

犯上作亂就是造反。有子認為,一個不喜歡冒犯上級的人,卻幹出犯上作亂事的,是從來沒有的。這句話就值得商榷了。

歷史證明,那些最終幹出“大逆不道”之事的人臣,往往會偽裝的很好。“鷹立如睡,虎行似病”,這正是它們獲取獵物的手段,一個人何嘗不是如此?那些有作亂之念的人,往往表現得很忠心負責,對上級俯首聽命,其實這正是讓別人對他們掉以輕心的計倆罷了。有子說“未之有也”,是不對的,有很多啊,只是他沒遇到罷了。

喜歡背叛的人,表現得都很忠誠,千萬別被假象迷惑

03為人根本

何為人的根本呢?有子認為“孝悌”二字便是。做到了這兩方面,一個人心中就可以接近仁道了。孝悌為本的講法,其實是與孔子一脈相承的,孔子曾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在孔子看來孝悌是一個人學問的起點。

孝悌是什麼?屬於德育,相當於現在的思想品德學習。儒家認為,知識技能唯有以道德為基,才能服務於社會,不然培養的都是些空有技能而缺少良知的“空心人”,也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教育就是失敗的。

喜歡背叛的人,表現得都很忠誠,千萬別被假象迷惑

有子的這句話,雖然在邏輯上存在一些可商榷之處,但總體上還是與孔子思想很接近的,提到了人的根本,也強調一個人應從根本之處下功夫,才能行走在正道之上,這種觀點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原創文章,歡迎關注賬號!謝謝點贊、留言、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