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三皇五帝”和先秦时期的“姓”和“氏”——阿杜读《史记》

咱们小时候学历史,背朝代歌时通常第一句就是“三皇五帝始”,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是“五帝”前中华大地上的三个传说政权,是指引华夏先民由“蛮荒”走向文明的先驱者。“五帝”到底是哪“五帝”,史学界多有争执,我这里以《史记》“五帝本纪”为准,即:黄帝轩辕,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唐尧,虞舜。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如今华夏大地上尽是其子孙后裔。《史记》记载:“皇帝二十五子,其”,也就是说,皇帝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个人获得姓氏。我认为这里的“姓”其实就是“氏”。先秦时期“姓”“氏”是分开的,通过“姓”可以追溯其祖宗来源;“氏”用于区分子孙各分支;“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但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社会秩序混乱,“礼崩乐坏”,“姓”“氏”慢慢混淆了,到了秦汉时期姓氏更是分不清了,所以太史公所说的“得姓者十四人”其实就是“氏”。


闲谈“三皇五帝”和先秦时期的“姓”和“氏”——阿杜读《史记》

闲谈“三皇五帝”和先秦时期的“姓”和“氏”——阿杜读《史记》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