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三十多年人生,再回味郭老師當年課堂上分享的命運交響曲

在這段時間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有很多很多的碎片化時間。


比如現在封路了,我就不敢把摩托車騎到街上去了,因為來來回回的騎要耗油,而你沒辦法出去加油,當然如果你要出去也是讓你出去的,但是你何必呢,何必給自己人找為難的地方呢?

在走路去上班的過程中,以及在單位的很多碎片時間裡,就發了很多微博,導致自己現在都可以申請原創文章的博主了。

當然這些都是虛的東西,更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是這段時間在感悟生活、領悟人生。

今天想說的是一個話題,叫做命運。初中歷史書上就介紹過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和他的命運交響曲,但是一直沒有聽過,也沒想到去聽,以為世界名曲離我很遙遠很遙遠。

第1次親密接觸是讀高中的時候,剛上高一,正在經歷從初中學習的信手拈來到高中學習的步步維艱。結果我們的班主任郭老師。就給我們帶來了命運交響曲,在課堂上放了三遍,三遍都認真聽了,儘管什麼都沒聽懂。

自我的感覺,那就是介紹人不平凡而坎坷的人生旅途。而郭老師要求我們班上所有同學都要寫聽後感。大家發散思維,各種想法寫了交給我們的班主任郭老師。而最後郭老師說唯一聽出命運交響曲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是蔣四川的,他說是剛開始聽的時候嚇他一跳,還以為是某個人出生了呢,就這一句話就絕對正確。

因為整個命運交響曲一開始就是比較急促的聲音,就像嬰兒的出生一樣,世間的哪一個嬰兒的出生不是費盡全身的力量使出吃奶的勁,帶著啼哭來到人間。而人類把自己的出生日比作是母親的受難日,也就是說母親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是九死一生。

所以一個孩子的出生包含了一個生命用盡自己所有的傷痛與苦難,幾乎以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另一條生命。而另一個生命,是在打敗了上億精兵強將之後,經過在母體孕育9個多月,最後靠著自己的頑強衝出母體,來到世界,來到人間。

在英語上有完成時態: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將來完成時,但是人生卻是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你以為人生出來任務就完成了嗎?錯,還多著呢!

他要成長,他要吃奶,他要學說話,他要學走路。等這些完了他就要上學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牛逼的人還要上研究生,上博士生,上博士後,甚至出國留學。普通的人要就業,要參加工作,要結婚生子,要孕育下一代,讓下一代重複同樣的故事而繼續努力。每個人都將為自己、為自己的下一代和上一代奮鬥終生而不得停息。

想想我們的人生,真的就像命運交響曲一樣,中間只有一段華美的樂章,那是一段比較輕鬆的樂章,那段印章聽起來就像笑傲江湖曲哪一段一樣,確實瀟灑,確實輕鬆,那是屬於我們懂事之後、進入激烈競爭之前的那個階段。

我個人認為那個階段大概就是屬於小學三年級到小學畢業,長一點的到初中畢業。而且只有我們那個時代的人享受到,因為那個時代基本上老師不怎麼管、家長不怎麼管、學習也不是很累。

而進入初中以後,你必須面臨競爭,每一次考試的分數,電子錶上一個降序排列,你的成績是多少?你的排名是多少?你和前面那一名以及你和第1名相差多少,你距離最後一名有多遠?你是屬於力爭上游的佼佼者還是保住不墊底的掙扎者一目瞭然。

這就是競爭,這就是學習。

高中就更不用說了。高中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應該是屬於盡情發揮興趣、發揮特長的,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已經成長的比較強壯,可以打籃球,可以踢足球,可以交友,可以閱讀文學名著.........

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你敢嗎?只要是一個稍微懂事的人,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的人,你敢嗎?

你周圍的人都在學習,你周圍的人都在為6月6號和6月7號那天而奮鬥。

這個時候你停下來,你要去進行所謂的興趣,你要去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那你無疑就是個特列,你等於就是不合群。所以高中沒有中,只有高。不管你是屬於下游者還是上游者,你都要苦苦的學習,苦苦的奮鬥,上游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學習成績,下游者為了向上追趕,同時大家的目標都是那一天,那就是6月6號和6月7號,這就是所謂的高考見分曉。

高中畢業之後,絕大部分同學都要上大學,我們80後這一代趕上了高校擴招,這是國家的紅利,也是時代的紅利,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學習成績好,學習成績差,你都有機會到高校去體驗一把。去感受一下什麼叫做大學,什麼叫做象牙塔。

而這個時候,成績好的進入名牌,成績中等偏上的,進入重點本科,成績中等的進入本科,下游的進入大專,成績不行的進入職業技術學院。369等的人就出來了。

我不知道別人進入大學什麼感受,反正當年我進入大學的時候,我感覺大學是一隻張著大嘴的鱷魚,等待著吞噬你的學費。當時在我眼中。有兩隻鱷魚,一隻是大學,一隻是醫院,這兩隻鱷魚吞錢是不眨眼的。而且還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進入大學,進入象牙塔。學生進入半學生狀態,學習不是唯一衡量一個人的標準。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展開。但是中國的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寒門子弟的,這是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

中國的脫貧攻堅一直都在幹,但是真正的大幹起來是2014年開始,從2014年所有的貧困戶進入國務院的扶貧系統。全國有多少貧困戶?這些貧困戶每家每戶基本都有孩子。他們的孩子也在上學,而我們上學的時候是2002、2003年,,那個時候的貧困戶更多,貧困戶的子女帶著父母的血汗,到大學裡面去。

即使他們父母省吃儉用,讓他們每個月不為生活費不為零花錢而發愁,但是他們由於從小就生活在貧困的家庭,他們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貧困的氣質,而這個氣質要改變是很難的。

就像非誠勿擾中的很多男嘉賓一樣,他們一出場在氣場上就已經被24個女嘉賓給拍死了,所以很多很多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後能夠享受生活卻沒有這個資格去交漂亮的女朋友,他沒有這個經濟實力以及身份去和家庭好的大學生在同一個平臺上社交。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個驛站,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天開始,他們就想的就是如何把大學讀完,在大學讀完之後怎麼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改變自己家庭的情況,回報父母。

所以說很多大學生。在進大一的時候就發誓自己的大學絕對不會耍過、白讀,一定要認真的讀下來。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大學的科目也不是你想學就能學好的。很多時候鼓起勇氣、集中精力一堂課聽下來,但是能聽懂多少呢?

我記得當年我們學工程製圖的時候,教我們工程製圖的魏祥武老師就說過一句話:

知道你們聽不懂,你們要聽懂了就不正常了,但是我又不得不講。

看看、看看,這就是中國的大學,而且我上的還僅僅是一個大專院校。那麼那些上本科、上重點本科、上名牌的呢?當然以他們的智商起點來說,他們可能能聽懂,但是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聽懂、不一定所有科目都能聽懂。

到了大學,很多學霸在大學裡面他不一定能夠施展自己的學習能力,因為大學和高中變了,大學沒有那個環境、沒有那個氣氛了,因為大學的知識和高中基本上沒有銜接。所以,不管是好的大學還是一般的大學,都有人掛科,都有人留級,都有人畢不了業,當然現在中國這個國度還是算好的,沒有特殊情況,基本上你都可以畢業

1997年、1998年的時候,我們的初中化學老師李孝偉說過,在日本上大學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走出大學是很難的,也就是說大學的門檻很低,很容易進去,寬進,而你要在大學裡面把學習的課程學完,要在大學裡面順利的畢業,那很難,這叫嚴出,所以說外國的大學是寬進嚴出。

我記得十幾年前我看過的一本知音,瀋陽的一個孩子,他的父母把全身的心血都傾注在他身上,高價送他自費到美國去留學,結果第一學期下來,就已經被學校開除了,因為他的文化成績太差了,而他回國的時候,告訴家人全部過了,然後獲得了無數的掌聲,無數的簇擁,讓他的女朋友也回心轉意的跟著他,通過交往才發現他哪是去留學,他是在另外一個城市的一個酒店裡面天天玩,他的想法是等到畢業的時候花高價錢買一個假的畢業證書就完事了,而他的女朋友知道這一切之後,開始嫌棄他,開始和別的男人交往,結果他用蘋果手機數據線勒死了他的女朋友,最終釀成慘案,這是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以及世界的大學生,他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中國到外國去留學的留學生,很多年前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在華人開的餐館裡面刷盤子送外賣,去幹最粗最笨最髒的活,掙的錢用於生活開銷,父母還要負擔他們留學的很大的費用,而國內的大學生,每個月也是花著父母的血汗在大學晃來晃去的瞎混。

就以我們讀書時候為例,一個月的生活費至少是400塊錢,我那個時候稍微輕鬆點的原因,是因為我大二的時候我賣方便麵、賣火腿腸,掙了一點小錢,足夠生活開銷,所以說中國的大學生在生理上的壓力,沒有中國的留學生那麼大,但是他們心裡肯定是有壓力的,面對著每一年都是就業最難年,每一年的大學畢業生都在增加,他們不慌嘛,面對著日復一日的蹉跎,家裡人的錢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他們不內疚嗎?面對著每日對著窗前發呆,大吼一聲,我好無聊啊,這就是真正的大學生活嗎?這就是象牙塔嗎?他們迷茫。

所以真正到了學生結束的時代,有幾個會留戀的,有幾個會傷感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是成年人了,年齡都是在21歲以上了,這個時候迷茫還有用嗎?這時候的人生,還談什麼花前月下還談什麼兄弟感情找工作、奔前途是最要緊的。

嘿嘿,說完了,大學之後的我就不想說了,再說就沒完沒了,寫了一篇關於80後集體奔4的文章,已經介紹了參加工作之後的迷茫。

把這個命運、把這個人生寫完,那得花多長時間,估計寫一個禮拜都寫不完,所以說就不打算寫了。

想想我們的學生時代是人最美好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都是如此的痛苦,在今後要面對生活的壓力,要面對父母的衰老,要面對子女的成長,人要承擔多少痛苦,人要承擔多少壓力,面對這些壓力,人只有自己彈起人生的樂章,在緊張中度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